backup og meta

肺腺癌全攻略:前兆症状、原因、检查与治疗一次掌握

肺腺癌是什么?

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的一种。它起源于分泌黏液的腺体细胞(Glandular Cells),通常生长于肺泡(Alveoli)内,位置多在肺部外缘。与其他肺癌类型相比,肺腺癌的生长速度通常较慢。

肺腺癌全攻略:前兆症状、原因、检查与治疗一次掌握

在新加坡,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

  • 女性肺癌发生率较高,其中约75%–80%的新诊断肺癌为肺腺癌。
  • 相较之下,美国数据则显示约68.5%的肺癌患者属于肺腺癌。

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属于肺癌中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简称 NSCLC)。肺腺癌始于分泌黏液的颗粒细胞(Glandular cell),通常会在肺泡(Alveoli)之中增长,位于肺部外缘,与其他癌症相比,肺腺癌往往生长得更慢。

值得注意的是:

  • 40%–50%的肺癌患者并无吸烟史。
  • 女性肺癌患者中,约80%不吸烟。
  • 在东亚地区,不吸烟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比率甚至高于吸烟者。
  • 近年亦有肺腺癌年轻化的趋势,但确切原因尚未明朗,医学界仍在积极研究中。

肺腺癌的症状与前兆

肺癌是一种隐匿且致命的疾病,由于肺部缺乏痛觉神经,导致肺腺癌在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往往难以及时察觉。

以下为常见的肺腺癌警讯与症状:

  • 久咳不愈
  • 呼吸急促或喘不过气
  • 胸部疼痛
  • 声音异常或刺耳
  • 咳血
  • 体重无故下降

需注意的是,症状可能因人而异。若出现多个症状并持续一段时间,请务必尽快咨询医生,以进行进一步检查与诊断。

肺腺癌的成因?

肺腺癌与 APOBEC 酵素的关系

肺癌的发生与基因稳定性及环境致癌物有密切关联。若基因结构不稳定,便更容易受到癌细胞的破坏,且修复能力较差,从而增加癌变风险。

在新加坡,女性非吸烟者罹患肺腺癌的比例特别高。研究显示,这些患者的肿瘤中常可发现APOBEC酵素相关的基因突变特征。

另一方面,若长期暴露于环境致癌物,也可能在癌症早期阶段触发基因突变,成为主要的驱动因素。

因此,当个人同时存在 不良环境暴露或生活习惯,又伴随免疫力不足,就更容易使异常细胞逃避免疫系统清除,进而增加癌症发生风险。

肺腺癌的8大风险因素

肺腺癌属于肺癌的一种,其危险因子与一般癌症的触发因素有重叠。常见的风险因因素包括:

  • 吸烟
  • 长期暴露于二手烟
  • 炒菜油烟
  • 基因突变
  • 家族病史
  • 既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纤维化)
  • 空气污染
  • 化学物质或职业暴露:包括金属冶炼、采矿、石棉、放射线等

什么是肺腺癌肺腺癌患者可能有久咳不愈的症状?肺腺癌原因、症状、诊断、治疗、预防

肺腺癌的分期

肺腺癌的分期,通常依循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分期方式。分期主要依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制定的TNM 癌症分期系统:

  1. 肿瘤(Tumour,T):肿瘤大小、在肺部的数量,以及是否已扩散至肺脏内的血管。
  2. 淋巴结(Node,N):癌细胞是否扩散至周边淋巴结。
  3. 转移(Metastasis,M):癌细胞是否已转移至远处器官,例如大脑、骨骼或肝脏。

在TNM系统中,字母后会搭配数字或字母,以标明病情的严重程度。数字或字母越大,代表癌症范围与进展越广。

肺腺癌 第 0 期(Tis, N0, M0)

在第 0 期(又称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 肿瘤仅存在于气管或肺泡的表层细胞,尚未侵入更深层的肺部组织。
  • 癌细胞未扩散至邻近淋巴结(N0)。
  • 癌细胞未转移至远处器官(M0)。

此阶段通常被视为肺腺癌的最早期,若能及早发现并治疗,预后相对理想。

肺腺癌第 I 期

第 IA1 期(T1mi/T1a, N0, M0)

符合以下其中一种情况,即可归类为第 IA1 期:

1. 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

  • 肿瘤直径≤ 3公分
  • 癌细胞入侵肺部更深组织的范围≤ 0.5公分
  • 未扩散至邻近淋巴结(N0)或远处器官(M0)

2. 小型肿瘤(T1a)

  • 肿瘤直径≤ 1公分
  • 尚未侵入内脏胸膜(Visceral Pleura)
  • 未侵犯主要支气管
  • 未扩散至邻近淋巴结(N0)或远处器官(M0)

此阶段的肺腺癌仍属早期癌症,若能及时治疗,整体预后较佳。

肺腺癌第 IA2 期(T1b, N0, M0)

  • 肿瘤直径介于1至2公分之间
  • 尚未侵入内脏胸膜(Visceral Pleura)
  • 未侵犯主要支气管(T1b)
  • 癌细胞未扩散至邻近淋巴结(N0)
  • 癌细胞未转移至远处器官(M0)

此阶段仍属早期肺腺癌,治疗效果通常良好,存活率较高。

肺腺癌第 IA3 期(T1c, N0, M0)

  • 肿瘤直径大于2公分,但小于3公分
  • 尚未侵入内脏胸膜(Visceral Pleura)
  • 未侵犯主要支气管(T1c)
  • 癌细胞未扩散至邻近淋巴结(N0)
  • 癌细胞未转移至远处器官(M0)

此阶段的肺腺癌仍属早期,若能及早接受治疗,整体预后依旧理想。

肺腺癌第 IB 期(T2a, N0, M0)

肿瘤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

  • 肿瘤直径大于3公分,但小于4公分
  • 已生长至主支气管,但距离气管隆突(Carina)仍≥ 2公分,且直径不超过4公分
  • 已侵入内脏胸膜(Visceral Pleura),但直径不超过4公分
  • 部分阻塞呼吸道,但直径不超过4公分

癌细胞:

  • 未扩散至邻近淋巴结(N0)
  • 未转移至远处器官(M0)

此阶段的肺腺癌仍属早期癌症,治疗成效相对良好,但风险比IA期略高。

什么是肺腺癌?肺腺癌原因、症状、诊断、治疗、预防

肺腺癌第 II 期

肺腺癌 第 IIA 期(T2b, N0, M0)

肿瘤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

  • 肿瘤直径大于4公分,但小于5公分
  • 已生长至主支气管,但距离气管隆突(Carina)仍≥ 2公分,且直径介于4–5公分
  • 已侵入内脏胸膜(Visceral Pleura),直径介于4–5公分
  • 部分阻塞气道,肿瘤直径介于4–5公分

癌细胞情况:

  • 未扩散至邻近淋巴结(N0)
  • 未转移至远处器官(M0)

此阶段的肺腺癌属于中期癌症,治疗方式可能需要结合手术与其他治疗,风险相较 I 期更高。

肺腺癌第 IIB 期(部分情况示例)

以下情况之一可归类为第 IIB 期:

1. 小型肿瘤伴随淋巴结转移(情况 1)

  • 肿瘤直径≤ 3公分(T1)
  • 尚未侵入内脏胸膜(Visceral Pleura)
  • 未侵犯主要支气管
  • 已扩散至同侧的肺门淋巴结(N1)
  • 未转移至远处器官(M0)

2. 肺腺癌第 IIB 期(情况 2)

癌症符合以下条件:

  • 癌细胞已扩散至同侧的肺门淋巴结(N1)
  • 尚未转移至远处器官(M0)

并同时具备以下一种或多种肿瘤特征(T2):

  • 肿瘤直径大于3公分,但小于5公分
  • 已生长至主支气管,但距离气管隆突(Carina)≥2公分,且直径≤5公分
  • 已侵入内脏胸膜(Visceral Pleura),直径≤ 5 公分

3. 肺腺癌第 IIB 期 (情况 3)

癌细胞情况:

  • 未扩散至邻近淋巴结(N0)
  • 未转移至远处器官(M0)

并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肿瘤特征(T3):

  • 肿瘤直径大于5公分,但小于7公分
  • 已生长至胸壁(体壁胸膜)、膈神经(Phrenic nerve) 或 心包膜(Parietal Pericardium)
  • 在同一个肺叶中出现2个或以上独立的肿瘤结节

肺腺癌第 III 期

肺腺癌第 IIIA 期(部分情况示例)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IIA 期:

1. 肺腺癌第 IIIA 期(情况 1)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IIA 期:

肿瘤特征(T1)

  • 肿瘤直径≤3公分
  • 尚未侵入内脏胸膜(Visceral Pleura)
  • 未侵犯主要支气管

淋巴结情况(N2)

  • 癌细胞已扩散至纵隔(Mediastinum)或气管隆突(Carina)周围的淋巴结
  • 这些淋巴结与肺部原发肿瘤在同一侧

转移情况(M0)

  • 尚未转移至远处器官

2. 肺腺癌 第 IIIA 期(情况 2)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IIA 期:

肿瘤特征(T2):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 肿瘤直径大于3公分,但小于5公分
  • 已生长至主支气管,但距离气管隆突(Carina)≥ 2公分,且直径≤5公分
  • 已侵入内脏胸膜(Visceral Pleura),直径≤ 5公分
  • 部分阻塞呼吸道,直径≤5公分

淋巴结情况(N2)

  • 癌细胞已扩散至纵隔(Mediastinum)或气管隆突周围的淋巴结
  • 这些淋巴结与肺部原发肿瘤在同一侧

转移情况(M0)

  • 尚未转移至远处器官

3. 肺腺癌 第 IIIA 期(情况 3)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IIA 期:

肿瘤特征(T3):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 肿瘤直径大于5公分,但小于7公分
  • 已生长至胸壁(体壁胸膜)、膈神经(Phrenic Nerve) 或心包膜(Parietal Pericardium)
  • 在同一肺叶(Lobe)中出现2个或以上独立肿瘤结节

淋巴结情况(N1)

  • 癌细胞已扩散至同侧的肺门淋巴结(Hilar Lymph Nodes)
  • 或扩散至支气管进入肺部区域周围的淋巴结

转移情况(M0)

  • 尚未转移至远处器官

医师与患者讲解肺腺癌分期

肺腺癌第 IIIB

肺腺癌第 IIIB 期(情况 1)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IIB 期

肿瘤特征(T1)

  • 肿瘤直径≤3公分
  • 尚未侵入内脏胸膜(Visceral Pleura)
  • 未侵犯主要支气管

淋巴结情况(N3)

  • 癌细胞已扩散至锁骨上或锁骨下的淋巴结(可位于任一侧)
  • 或扩散至纵隔淋巴结(Mediastinal Lymph Nodes),可能位于主要肿瘤对侧,或另一侧的肺门

转移情况(M0)

  • 尚未转移至远处器官

2. 肺腺癌 第 IIIB 期(情况 2)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IIB 期:

肿瘤特征(T2):符合以下 一种或多种情况

  • 肿瘤直径大于3公分,但小于5公分
  • 已生长至主支气管,但距离气管隆突(Carina)≥2公分,且直径≤5公分
  • 已侵入内脏胸膜(Visceral Pleura),直径≤5公分
  • 部分阻塞呼吸道,直径≤5公分

淋巴结情况(N3)

  • 癌细胞已扩散至锁骨上或锁骨下的淋巴结(任一侧)
  • 或扩散至纵隔淋巴结(Mediastinal Lymph Nodes),可能位于主要肿瘤对侧,或另一侧的肺门

转移情况(M0)

  • 尚未转移至远处器官

3. 肺腺癌 第 IIIB 期(情况 3)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IIB 期:

肿瘤特征(T3):具备以下 一种或多种情况

  • 肿瘤直径大于 5 公分,但小于 7 公分
  • 已生长至胸壁(体壁胸膜)、膈神经(Phrenic Nerve)或心包膜(Parietal Pericardium)
  • 在同一肺叶(Lobe)出现2个或以上独立肿瘤结节

淋巴结情况(N2)

  • 癌细胞已扩散至纵隔(Mediastinum)或气管隆突(Carina)周围的淋巴结
  • 这些淋巴结与原发肿瘤位于同一侧

转移情况(M0)

  • 尚未转移至远处器官

4. 肺腺癌 第 IIIB 期(情况 4)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IIB 期:

肿瘤特征(T4):具备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 肿瘤直径大于7公分
  • 已生长至纵隔(Mediastinum)、心脏或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如主动脉),亦可能侵犯气管、食道、膈肌或脊柱
  • 在同一肺脏的不同肺叶中出现2个或以上独立肿瘤结节

淋巴结情况(N2)

  • 癌细胞已扩散至纵隔或气管隆突(Carina)周围的淋巴结
  • 这些淋巴结与原发肿瘤位于同一侧

转移情况(M0)

  • 尚未转移至远处器官

肺腺癌第 IIIC

以下两种情况皆可归类为第 IIIC 期:

1. 肺腺癌 第 IIIC 期(情况 1)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IIC 期:

肿瘤特征(T3):具备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 肿瘤直径大于5公分,但小于7公分
  • 已生长至胸壁(体壁胸膜)、膈神经(Phrenic Nerve)或心包膜(Parietal Pericardium)
  • 在同一肺叶(Lobe)出现两个或以上独立的肿瘤结节

淋巴结情况(N3).

  • 癌细胞已扩散至锁骨上下方淋巴结(任一侧)
  • 或扩散至对侧纵隔或对侧肺门淋巴结

转移情况(M0)

  • 尚未转移至远处器官

2.肺腺癌 第 IIIC 期(情况 2)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IIC 期:

肿瘤特征(T4):具备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 肿瘤直径大于7 公分
  • 已生长至纵隔(Mediastinum)、心脏、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如主动脉)、气管、食道、膈肌或脊柱
  • 在同一肺脏的不同肺叶出现两个或以上独立肿瘤结节

淋巴结情况(N3).

  • 癌细胞已扩散至锁骨上下方淋巴结(任一侧)
  • 或扩散至对侧纵隔或对侧肺门淋巴结

转移情况(M0)

  • 尚未转移至远处器官

肺腺癌第 IV 期

肺腺癌第 IVA

1. 肺腺癌 第 IVA 期(情况 1)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VA 期:

肿瘤特征(T):

  • 肿瘤可为任何大小(任何 T 型)
  • 可能已侵犯或尚未侵犯邻近结构

淋巴结情况(N):

  • 癌细胞可能已扩散或尚未扩散至淋巴结(任何N)

转移情况(M1a):符合以下任一情况

  • 癌症已扩散至另一侧肺脏
  • 在胸腔积液中发现癌细胞(恶性胸腔积液)
  • 在心包积液中发现癌细胞(恶性心包积液)

2.肺腺癌 第 IVA 期(情况 2)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VA 期:

肿瘤特征(T):

  • 肿瘤可为任何大小(任何 T 型)
  • 可能已侵犯或尚未侵犯邻近结构

淋巴结情况(N):

  • 癌细胞可能已扩散或尚未扩散至淋巴结(任何N)

转移情况(M1a):符合以下任一情况

  • 癌症已以单一肿瘤的形式扩散至胸腔以外的区域,例如:远端淋巴结、肝脏、骨骼或大脑

肺腺癌第 IVB 期(M1c)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归类为第 IVB 期:

肿瘤特征(T):

  • 肿瘤可为任何大小(任何 T 型)
  • 可能已侵犯或尚未侵犯邻近结构

淋巴结情况(N):

  • 癌细胞可能已扩散或尚未扩散至淋巴结(任何 N)

转移情况(M1c):

  • 癌症已在胸腔外形成多个肿瘤
  • 转移部位可能包括:远处淋巴结、肝脏、骨骼、大脑或同时扩散至多个器官

肺腺癌的检查与治疗

多数肺癌往往在出现明显症状后才被发现。当患者出现疑似肺癌的症状时,医生会根据病况安排合适的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癌细胞,或排除其他疾病。

以下为常见的肺腺癌诊断方式:

肺部X光照片

肺腺癌如何检查?

  • 胸部X光检查(Chest X-ray):初步筛检工具,可发现肺部是否有异常阴影或肿块。
  • 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CT):比X光更敏感,能更早期发现肺部小结节,是目前常用的肺癌筛检方法。
  • 核磁共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可提供软组织与肿瘤边界的精细影像,常用于评估癌症是否侵犯脑部或脊椎。
  • 肿瘤标志物检测(Biomarkers):抽血检查,检测特定分子或蛋白质,如CEA(癌胚抗原),可作为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测。
  • 活体组织切片(Biopsy):透过支气管镜或穿刺方式取得组织样本,是诊断肺腺癌最确切的方法,并可进行分子基因检测以指导治疗。

肺腺癌治疗方式

肺腺癌的治疗会依照癌症分期、扩散程度、基因突变状况,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情况来决定。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

  • 手术(Surgery):主要适用于早期肺腺癌,透过切除肿瘤或部分肺叶来清除癌细胞。
  • 放射治疗(Radiation Therapy):利用高能量射线杀死癌细胞,常用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或结合其他疗法。
  •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透过药物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适用于中晚期,或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 标靶治疗(Targeted Therapy):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ALK、ROS1等)的药物治疗,精准抑制癌细胞生长。
  • 血管新生抑制剂(Angiogenesis Inhibitors):阻止肿瘤形成新血管,从而切断癌细胞的养分供给。
  • 免疫疗法(Immunotherapy):透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帮助身体辨识并攻击癌细胞。

肺腺癌预防8大重点

想要降低罹患肺腺癌的风险,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着手:

  1. 戒烟:远离吸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
  2. 拒绝二手烟:避免长期暴露于他人吸烟环境。
  3. 减少油烟暴露:烹饪时保持厨房通风,尽量减少炒菜油烟吸入。
  4. 定期健康检查:尤其是高风险群体,应安排低剂量CT扫描等筛检。
  5. 均衡饮食:多摄取蔬果与高纤食物,提升身体抵抗力。
  6. 外出佩戴口罩:减少空气污染及PM2.5的吸入。
  7. 避免化学物质暴露:远离石棉、重金属、辐射等致癌物。
  8. 保持良好心态:维持心理健康,提升免疫力。

肺腺癌的照护重点

在肺腺癌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日常照护有助于减轻副作用、维持体力与生活品质。以下为主要注意事项:

  • 若没有食欲,可采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的方式进食。
  • 避免一次饮用过多液体,以减少饱胀及恶心感。
  • 选择清淡饮食,避免过于油腻或味道浓烈的食物。
  • 注意均衡营养摄取,增加蔬果及蛋白质。
  • 适量饮用白开水,除非医生特别限制饮水量。
  • 避免摄取过度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或过酸食品)。
  • 化学治疗后,免疫力可能降低,应尽量避免进出人多的公共场所。
  • 外出时配戴口罩,以减少细菌与病毒感染风险。
  • 若出现发烧或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延误。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Lung Adenocarcinoma.  https://lungevity.org/for-patients-caregivers/lung-cancer-101/types-of-lung-cancer/lung-adenocarcinoma  Accessed Nov 25, 2020

Adenocarcinoma Cancers.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21652-adenocarcinoma-cancers Accessed January 4, 2022

现行版本

2025/10/03

文: 鄭光廷

醫學審稿: 何懷德醫師

Jeff Ong 更新

由 何懷德醫師 审核,肿瘤科,Wikibooks(維基書)。由 鄭光廷 撰写。更新于 2025/10/03。

ad icon广告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