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型头痛的定义
紧张型头痛(Tension Headache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通常会在前额、头后或颈部感受到没有明确范围的紧绷或压迫感。特别是脑部,可能出现轻度至中度的疼痛,不少患者形容这种感觉就像被紧紧的布袋包住头部,或像有大夹子在挤压头骨,但疼痛通常不会跳痛或伴随恶心呕吐。若每月发作天数少于15天,可归类为阵发性紧张型头痛(Episodic Tension Headaches);若每月发作超过15天且持续超过3个月,则属于慢性紧张型头痛(Chronic Tension Headaches)。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尽早就医评估与管理
紧张型头痛常见吗?
紧张型头痛可能影响所有年龄层的人,尤其在女性族群中较为常见。不过,只要尽量避开已知的诱发因子,如压力、姿势不良、睡眠不足或长时间使用电脑等,就有助于有效降低发作风险。若您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或有持续不适,建议咨询您的医生。
紧张型头痛的症状
以下为紧张型头痛常见的症状,但请注意,这并不是所有可能症状的完整列表。若您有疑虑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咨询您的医生以获得专业建议:
- 前额、头顶、后脑或颈部感到紧绷或压迫感。
- 白天时出现不适感。
- 难以入睡、睡眠浅、容易醒来或睡眠品质不佳
- 感到疲倦、情绪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
- 对光及噪音有些敏感
- 感觉肌肉疼痛
- 感觉头部闷痛
- 感觉前额有压迫感
- 当按压前额及头皮时,会感觉疼痛
什么时候应该去看医生?
- 头痛已严重影响到您的日常生活。
- 每周需要服用止痛药超过两次。
- 病头痛状况突然改变,或头痛的性质、强度、频率与以往明显不同。
- 出现突发性的剧烈头痛。
- 头痛并伴随着发烧、颈部僵硬、意识混乱、癫痫发作、复视(Double vision)、虚弱、麻木感、语言障碍等。
- 头部手术后出现头痛;若头痛持续加剧或突然恶化,应该马上去看医师。
紧张型头痛的原因
目前尚不清楚紧张型头痛的确切成因,有些人可能只是对疼痛特别敏感,因此较容易出现此类头痛。压力则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可能来自工作、课业、家庭、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心理负担。此外,头部或颈部肌肉紧绷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紧张型头痛。这种肌肉紧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没有充足休息
- 不良姿势
- 情绪及心理压力,如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或忧郁状态
- 焦虑
- 疲倦
- 饥饿
- 缺铁
紧张型头痛的风险因素
引起紧张型头痛的因素有很多,例如:
- 约有90%的女性在一生中曾经历过紧张型头痛。
- 中年人也是紧张型头痛的高发族群之一
紧张型头痛的诊断与治疗
上资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医疗诊断或治疗建议。若您需要进一步的评估或协助,请随时咨询您的医生。
如何诊断紧张型头痛?
若医生怀疑您有慢性或反复性头痛,通常会安排身体检查与神经学评估,并详细询问您的症状,以协助判定头痛的类型与可能原因。医生会请您描述内容包括:头痛的特征:是否为搏动性(跳痛)、持续闷痛、或是剧烈刺痛及头痛的严重程度:是否影响工作、是否因疼痛而半夜痛醒或难以入睡。
另外,医生也会询问您头痛的位置,例如:是否整个头部都在痛、仅限一侧头部、或是集中在前额或眼窝后方。这些资讯有助于进一步判断头痛的类型及可能的病因。若医生认为有必要,您可能会被安排进行两种常见的脑部影像检查:
- 电脑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电脑断层扫描使用电脑控制的X光来扫描,以看清楚整个脑部。
- 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磁振造影则利用磁场、无线电波和电脑的相关技术来产生脑部的影像。
如何治疗紧张型头痛?
在紧张型头痛的症状刚开始、仍属轻微阶段时,就应尽早接受治疗,以防止疼痛加剧,并减轻目前已有的不适。除了服药控制之外,患者也应尽量避开可能诱发头痛的因素,如压力、睡眠不足或姿势不良。
若需要用药,医生通常会先从非处方止痛药着手,例如扑热息痛(Paracetamol)或布洛芬(Ibuprofen)。但若您属于慢性头痛患者,可能就需要服用预防性药物。
当一般止痛药效果不佳时,医生可能会考虑开立:
-
处方止痛药或肌肉松弛剂(Muscle Relaxants),缓解头部与颈部肌肉的紧张
-
抗忧郁剂(如选择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SRI),稳定脑内血清素水平,有助于情绪调节并降低头痛频率
此外,医生也可能建议您接受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帮助识别与管理生活中引发压力、焦虑或紧张的情境,从而预防头痛发作。
另一个辅助方式是针灸(Acupuncture),有些患者在针灸后感到压力减轻、头痛缓解,也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整合性疗法。
紧张型头痛的生活调整与居家疗法
下列生活调整与居家疗法可能有助于改善紧张型头痛,减轻发作频率与疼痛强度:
- 学习压力管理与放松技巧
- 练习生物回馈治疗(Biofeedback)
- 洗热水澡、冰敷或改正姿势
- 学习良好的姿势,站着时肩膀应往后与头平行;坐着时要让大腿平行于地,注意头不要往前垂。
若您有任何疑虑或不适,请咨询医生,以获得最妥善、最符合您个人状况的专业评估与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