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

口腔就像身体其他部位一样,存在各种不同的细菌。一般情况下这些细菌对健康无害,但若缺乏良好的口腔护理,细菌便可能失控,进而引发牙龈发炎、蛀牙等问题。

常识

口腔健康

为什么睡觉会咬到舌头?了解原因与预防方法

有时我们在吃饭太快或运动过于激烈时,会不小心咬到舌头。但您是否也曾在睡梦中咬伤舌头?这种情况相当常见,尤其容易发生在舌头两侧或舌尖部位,严重时可能造成疼痛、肿胀甚至溃疡。事实上,睡眠中咬舌并不罕见,但它往往与潜在的生理或睡眠问题有关。以下将为您说明睡觉时咬舌的4种常见原因,帮助您了解背后的机制与应对方式。 1. 咬舌头可能与癫痫或睡眠呼吸中止有关 在部分情况下,睡觉时咬到舌头并非单纯的习惯性动作,而是与神经或睡眠障碍有关,其中以夜间癫痫与睡眠呼吸中止症最为常见。患有夜间癫痫的人,在睡眠中常会出现异常的身体动作与行为,例如:咬舌头、四肢剧烈抖动或摆动或睡梦中不自觉排尿。这主要是因为脑部神经讯号突发异常,导致肌肉短暂僵硬、失去控制,甚至影响膀胱与肠道功能。由于夜间癫痫发作往往在睡梦中发生,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不易被察觉,因此若怀疑有相关问题,应尽快就医进行脑波检查(EEG),并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控制。 对于睡眠呼吸中止的患者,咬舌头是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当睡眠时口腔肌肉过度放松或舌头较大时,舌头容易在呼吸暂停或打鼾过程中被牙齿夹住,造成伤口。若呼吸中止的次数频繁,患者早上醒来时可能会发现舌头疼痛、口腔内有血迹,甚至伴随头痛、疲倦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若出现以上情况,应尽早向耳鼻喉科或睡眠专科医生咨询,以进行睡眠监测(Sleep Study)与适当治疗。 2. 咬舌头也可能与运动疾患或莱姆病有关 除了癫痫与睡眠呼吸中止外,节律性运动疾患(Rhythmic Movement Disorder)与莱姆病(Lyme Disease)也可能造成睡眠中无意识咬舌的情况。这种状况多见幼儿或学龄前儿童,通常发生在入睡前或睡眠初期。由于头颈部或脸部肌肉出现短暂痉挛,孩子会不自觉地做出重复性动作,例如:摇头或甩头、下巴颤抖或脸部抽动。若动作过于剧烈,可能会造成舌头、脸颊甚至眼部受伤。家长无需过度担心——这种运动疾患通常会随着孩子成长而自然消失。 此外,莱姆病是一种由受感染的蜱虫叮咬所传播的细菌感染。感染后,细菌可能影响脑部与神经系统,造成肌肉不自主抽动(Involuntary Movement),从而导致患者在清醒或睡眠时误咬舌头或脸颊。若患者曾前往有蜱虫分布的地区、出现发烧、皮疹或神经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血液检测与抗生素治疗,以避免感染进一步恶化。 3. 咬舌头可能与磨牙或牙齿矫正有关 有些人睡觉时会磨牙(Bruxism),除了造成牙齿磨损外,也可能在夜间不自觉咬到舌头,醒来后常感到舌头疼痛或酸胀,甚至持续一整天。磨牙的成因多半与焦虑、压力过大或睡眠障碍有关,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打鼾或多梦等情况。若磨牙频繁,不仅影响睡眠品质,也可能造成舌头或脸颊内侧反覆受伤。 此外,若您佩戴牙套、牙齿矫正器或假牙,也需注意其位置是否合适。因为矫正器可能占据口腔空间、改变舌头活动范围,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咬伤或摩擦舌侧黏膜。 4. 咬舌头可能与压力过大或药物副作用有关 在现代社会,长期压力是许多人共同的健康隐忧。当情绪紧绷、压力累积却缺乏适当的抒发方式时,身体可能会在无意识中透过睡觉时咬舌头或磨牙来释放紧张能量。因此,无论工作多忙、生活多紧凑,都应为自己安排放松或独处的时间,透过深呼吸、听音乐、运动或冥想等方式,帮助身心恢复平衡。 服用部分精神类药物或中枢神经兴奋剂也可能导致咬舌或磨牙。例如俗称“摇头丸”(MDMA/Ecstasy)等非法药物,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使肾上腺素飙升(Adrenaline Rush),引发不自主的肌肉紧绷与磨牙反应。 更危险的是,这类药物具有麻醉与致愉快作用,会麻痹疼痛感受器,让使用者在不自觉中反覆咬伤舌头或口腔组织,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探索更多口腔健康分类

更多 口腔健康 相关文章

口腔保养

嘴巴破洞怎么办?口腔溃疡3招快速缓解

嘴巴破洞(口腔溃疡)虽然常见,但疼痛感往往会影响进食与说话。《Hello健康》带您一次了解口腔溃疡的成因、处理方法与饮食建议。从症状判断到治疗小贴士,帮助您更快缓解不适,并降低反覆发作的机会。 嘴巴破洞是什么情况?认识口腔溃疡 “嘴巴破洞”在医学上通常指口腔溃疡,尤其是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RAS)。这是一种常见且良性的口腔黏膜损伤,好发于口腔内部的非角化区域,例如嘴唇内侧、颊黏膜或舌头下方。 初期症状可能包括红肿与灼热感,随后会形成白色或灰白色的浅层凹陷,引起明显疼痛,进而影响进食与说话。 根据医疗说明,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依大小与外观分为3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溃疡会影响疼痛程度及复原时间: 小型口腔溃疡:直径小于1公分,通常在7至14天内可自行痊愈。 大型口腔溃疡:直径约1至3公分,愈合时间较长,部分可能会结痂。 疱疹样口腔溃疡:数量较多,常聚集成群,好发于女性,容易复发。 嘴破吃什么比较快好?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在口腔溃疡期间,选择适合的食物与营养补充品,有助于减轻疼痛并促进伤口愈合。若溃疡与营养素缺乏有关,医生通常会建议优先补充以下成分: 维生素B群(B2、B12、叶酸):有助于修复口腔黏膜,加快伤口愈合。 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形成,帮助伤口修复。 锌与铁: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组织愈合。常见于海鲜、红肉、南瓜子等食物。 建议多摄取以下类型的食物,有助于减轻不适并促进愈合: 柔软、易吞的蛋白质:如豆腐、鸡蛋、鱼类。 富含维生素C且不刺激的水果:如熟木瓜、番石榴。 富含锌或铁的天然食材:如南瓜子、牡蛎、牛肉。 在复原过程中,应暂时避免以下类型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延长伤口愈合时间: 酸性食物 辛辣食物 质地坚硬或粗糙的食物 过热的食物与饮品 虽然网络上流传如“奇异果泥”能帮助伤口修复,但由于奇异果酸度较高,反而可能刺激溃疡,加重疼痛。尤其是肾功能不佳者,更不适合过量摄取。 简单来说,口腔溃疡期间的饮食原则是:温和、营养、易入口,再配合适当的营养素补充,就能有效缩短复原时间。 嘴破怎么办?怎么更快好?3招快速缓解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虽然常见,但若疼痛明显、反覆发作或影响进食,建议尽早处理。以下3个方法可帮助缓解不适,加速伤口修复: 1.局部用药缓解口腔溃疡 在口腔溃疡期间,可使用以下局部药物来减轻不适: 类固醇软膏或喷剂:有助于消炎,缓解红肿与疼痛。 止痛喷剂或凝胶:含有麻醉成分,可短暂缓解剧烈疼痛。 保护性凝胶:在伤口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刺激与摩擦。 若口腔溃疡是由霉菌感染(如念珠菌)引起,类固醇药物反而可能使病情恶化。因此,在使用前应由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适合。 2.保持口腔清洁 饭后刷牙,并以温盐水漱口,可帮助减少细菌滋生,避免二度感染。应避免使用含酒精或起泡剂(如 SLS)的漱口产品,以免刺激溃疡,加重不适。 3.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与情绪波动。 多补充水分:预防口腔干燥,以减轻溃疡不适。 管理压力:建立规律作息,提升身体自我修复能力。 大多数口腔溃疡会在7至14天内自行痊愈。若症状超过2周仍未改善,或反覆发作,建议尽早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嘴破原因有哪些?营养缺乏还是压力大? 口腔溃疡的成因并不单一。除了民间常说的“上火”,实际上可能与多种身体状况及生活因素相关。常见原因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1.缺乏营养素 缺乏维生素B群(特别是 B2、B12、叶酸):会影响口腔黏膜修复。 缺铁或锌:会降低免疫力,并延缓伤口愈合。 饮食不均衡:偏食或过度节食,常导致营养不足,是口腔溃疡的常见原因之一。 2.免疫力低下 作息不规律:如熬夜、长期压力、情绪波动或过度疲劳,都会削弱免疫系统。 荷尔蒙变化:女性在经期时,荷尔蒙波动可能影响口腔黏膜的稳定性。 自体免疫疾病:例如红斑性狼疮,也可能是口腔溃疡的潜在原因之一。 3.口腔局部伤害 机械性损伤:不小心咬到口腔内壁、刷牙过度用力。 口腔器具摩擦:如矫正器或假牙长期摩擦口腔黏膜。 饮食造成损伤:食用过烫或过硬的食物,导致黏膜破裂。 4.感染与药物副作用 感染因素:如疱疹病毒、霉菌或细菌感染,均可能引发口腔溃疡。 药物与治疗相关:放射治疗、化疗,或部分慢性病药物,可能导致口腔干燥,从而增加溃疡发生的风险。 5.潜在疾病或癌前征兆 消化道疾病:如乳糜泻等慢性疾病,可能与口腔溃疡相关。 口腔癌早期警讯:长期吸烟或嚼槟榔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口腔溃疡,应尽早就医检查,以排除口腔癌的可能。 若口腔溃疡反覆发作,或持续超过2周仍未痊愈,建议尽早就医,以检查是否与潜在疾病相关。 嘴破白色是什么?正常吗? 很多人在照镜子时会发现口腔溃疡中央呈现白色,因此担心是否为口腔癌的前兆。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溃疡表面呈现的“白色”属于正常现象,这层覆盖物称为伪膜,是伤口在愈合过程中的一部分。 常见的白色口腔溃疡原因 复发性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最常见的原因。中央的白色区域是破皮后形成的伪膜,周围常伴有轻微红肿。 外伤性溃疡:如咬伤、烫伤造成。伤口中央多呈白色、表面平滑,有时伴随红晕。 慢性刺激引起的伤口:例如假牙不合适、牙齿长期摩擦,也可能导致白色溃疡样变化。 一般来说,这类白色溃疡或白斑会在1至2周内自行痊愈,且不会出现硬化、增生或隆起的情况。 口腔溃疡有4种状况要快就医! 若口腔溃疡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快就医评估: 白斑表面粗糙:摸起来颗粒状,或类似花椰菜表面。 质地异常:伤口处变得坚硬,或有不平隆起。 反覆在同一位置:溃疡反覆发生在相同部位。 愈合延迟:溃疡持续超过2周仍未痊愈。 这些情况可能提示口腔癌前病变或初 红白斑。若同时伴随长期吸烟、饮酒或嚼槟榔习惯,更应定期接受口腔检查。 总结来说,多数口腔溃疡中央出现白色伪膜属于正常愈合现象。但若伴随上述危险特征,应提高警觉,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口腔溃疡常见位置丨嘴角、舌头或牙龈破洞未必是口腔溃疡 “嘴破”可能出现在嘴唇内侧、舌头、牙龈,甚至咽喉部位。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口腔破洞都等同于口腔溃疡。 以下将介绍不同口腔部位出现破洞或破皮时,可能涉及的疾病与成因: 嘴角破裂、脱皮 嘴角出现破裂或脱皮,可能是口角炎,常见原因包括: 维生素B2缺乏 霉菌感染 牙齿咬合不正或反覆摩擦 这类情况并不属于典型的口腔溃疡,应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 B 群,或接受抗霉菌治疗。 舌头或舌下破洞 舌头内侧或舌下若出现白色溃疡,常见原因之一是口腔溃疡。不过,若伤口呈现颗粒状、质地异常,或长时间未愈合,则需警惕可能与其他黏膜病变或潜在肿瘤相关,应尽早就医检查。 牙龈破洞、白斑 牙龈若出现白色溃疡或裂伤,常见原因包括刷牙过度用力、假牙压迫或感染。若同时伴随红肿、出血或肿块,则可能与牙周病或其他牙科疾病相关,应尽早由牙医评估。 口腔溃疡要看哪一科?多久没好要看医生? 大多数口腔溃疡会在7至14天内自行痊愈。但若伤口迟迟未愈合或反覆发作,建议尽早就医,以排除潜在疾病。 以下情况应寻求专业医疗协助: 溃疡持续超过2周仍未痊愈。 溃疡反覆出现或范围扩大。 溃疡伴随严重疼痛、出血或溃烂 口腔溃疡该看哪一科? 牙科:若溃疡与刷牙、假牙、牙龈或牙周问题相关,可由牙医评估。 […]


口腔保养

草莓能去牙渍吗?9个居家牙齿美白方法

随着年龄增长,牙齿难免会出现颜色变化;再加上咖啡、茶、红酒等饮食习惯,也容易让牙齿染色。做好日常预防,并配合适当的牙齿护理产品(如美白牙贴或牙齿专用涂剂),就能逐步恢复牙齿的亮白光泽,让您重新展露自信笑容。 以下为您整理9个居家牙齿美白小贴士,一起来看看吧! 1. 非处方牙齿美白产品 一些非处方的美白产品可以在家中自行使用,例如含美白成分的牙膏、牙齿美白贴片或牙齿美白套组。这些产品通常能帮助去除牙齿表面的污渍。 简单来说,牙膏中的主要去垢成分包括温和的美白剂,以及可协助清洁的研磨剂(Abrasive)。 2. 牙齿美白套组 多数居家牙齿美白套组含有过碳酰胺(Carbamide peroxide)或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等美白成分,这些化学物质能够去除牙齿表层及深层的污渍。 不同产品的使用方式有所差异: 若是牙齿美白剂,可用牙刷蘸取后清洁牙齿。 若是美白凝胶,通常需将凝胶涂抹在牙托的上下排,并将牙托置于牙齿上约45分钟。 3. 家用牙齿美白牙贴 美白牙贴通常以聚乙烯(polyethylene)薄片制成,并浸有约5%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作为美白成分,方便在家自行使用。 一般建议每天贴敷数分钟,连续使用约一周,即可看到初步效果。 4. 美白牙膏 市面上的多数普通牙膏、牙齿美白凝胶及牙齿美白精华液,主要作用是去除牙齿表面的污渍。但需注意,这类产品大多不含漂白成分(如过氧化物),因此实际的美白效果有限,有些甚至几乎没有显著的美白作用。 5. 居家牙齿美白护理 一些日常习惯和食物,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牙齿保持亮白: 小苏打与柠檬汁:常被提及可帮助美白牙齿,但因酸性过强,若使用不当,可能腐蚀牙釉质,不建议长期或频繁使用。 高纤维水果与蔬菜:如苹果、梨子、胡萝卜,在咀嚼时会对牙面产生摩擦,加上唾液分泌增加,有助于清洁牙齿。 草莓:含有收敛作用的天然成分,以及维生素C,可帮助去除牙菌斑和表面污渍,但效果有限。 无糖口香糖:能刺激唾液分泌,帮助清洁牙齿,并中和口腔内的酸性环境。 6.牙齿治疗与牙齿美白 若您曾接受过牙齿治疗,例如配戴牙套、补牙、贴片、植牙或牙桥,在考虑牙齿美白前应先与牙医讨论。 牙齿美白剂只对天然牙齿有效,对人工牙齿或经过矫正、修复的牙齿并无作用。这意味着在美白后,天然牙齿与修复牙齿之间可能会出现颜色差异。 7. 预防牙齿表面污渍的方法   牙齿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牙釉质(Enamel),其下方是带黄色的牙本质(Dentin)。随着年龄增长,饮食中的酸性或色素会逐渐侵蚀牙釉质,使牙本质更容易外露,导致牙齿表面褪色或变色。 要延长牙齿美白的效果,可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选择:尽量减少摄取容易染色的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红酒、酱油),选择不易染色的食物有助于维持牙齿亮白。 谨慎使用美白剂:适度使用牙齿美白产品,美白效果一般可维持约一年。 避免过度使用:若滥用美白剂(使用过于频繁或集中),可能导致牙齿颜色变得半透明,甚至呈现蓝色或蓝灰色。 8. 不吸烟   烟草是导致牙齿染色与褪色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因素之一。吸烟或嚼食烟草会让牙齿迅速出现棕褐色斑点,并留下持久的泛黄痕迹。 此外,烟草产品还会大幅增加罹患多种癌症的风险,并可能引发严重口臭与牙龈疾病。 9. 避免饮用易造成牙齿染色的饮料 常见会导致牙齿表面产生污渍或褪色的饮料包括:咖啡、茶、深色碳酸饮料,以及各类果汁(尤其是深色水果制成的果汁)。 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如果某种饮料或食物会在白色衣服上留下污渍,那么它同样也可能在牙齿表面留下痕迹。


口腔及牙龈疾病

嘴唇起水泡?了解唇疱疹的原因与症状

唇疱疹(Cold sores,Herpes labialis)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感染,又称为感冒疱疮或热性水疱(Fever blisters)。它通常会在嘴唇周围出现一簇簇充满液体的小水泡,水泡破裂后可能形成溃疡并结痂。大多数情况下,症状会在数周内逐渐痊愈,不会留下疤痕。 唇疱疹的传染途径 唇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引起的感染。它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例如亲吻、共用餐具、刮胡刀、毛巾,或经由口交传染。唇疱疹的传染力在水泡破裂、流出液体时最强。 HSV 分为两种类型: HSV-1: 常见于面部及嘴唇黏膜。 HSV-2: 多见于生殖器黏膜。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社会,由于性行为多样化,HSV-1也可能引起生殖器感染,而HSV-2亦可能出现在颜面部位。 唇疱疹的症状 初次感染可能出现喉咙痛、淋巴腺肿大、口臭,并伴随口腔或嘴唇周围的疼痛、搔痒与灼热感。随后会形成灰黄色溃疡,以及一簇簇充满液体的小水泡。部分患者在初次感染时并无明显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 复发感染通常出现在相同部位,范围可能扩大,但症状较轻,愈合时间也较短。复发时一般不会伴随发烧或头痛,主要症状为水泡与局部淋巴腺肿大。 儿童唇疱疹(单纯疱疹龈口炎) 儿童也可能感染唇疱疹,医学上称为单纯疱疹龈口炎(Herpes simplex gingivostomatitis),是常见的儿童疾病,多见于 5 岁以下幼童。若在童年时期感染,日后复发的可能性较高。 儿童常见症状包括: 牙龈肿胀及发炎 嘴唇或口腔周围出现小型、疼痛性溃疡 喉咙痛,有时伴随喉咙肿胀 唾液分泌增加,导致频繁流口水 发烧(38°C 或以上) 因饮水不足导致脱水 恶心 头痛 唇疱疹容易因刺激而复发 唇疱疹在感染后往往会反复发作,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加速伤口愈合,并减少溃疡发生频率。即使伤口痊愈,病毒仍潜伏于体内,当受到刺激时便可能复发,例如: 发烧或合并其他病毒感染 荷尔蒙变化(如月经期) 精神压力 过度疲劳 长时间曝晒或强风刺激 免疫功能变化

常见问题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