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患者,尤其是有过敏儿童的家长们,为了改善孩子的过敏症状,常会积极寻找各种可能的改善方法,其中洗鼻(鼻腔冲洗)就是一种常见选择。
不少家长听说洗鼻可以缓解过敏,纷纷购买洗鼻器帮孩子清洗鼻腔,但洗完后不仅过敏症状未见改善,鼻水反而增多,让家长感到困惑。
让《Hello健康》为您介绍洗鼻器,告诉您洗鼻器是否能治疗鼻部过敏、哪些人适合使用,以及正确的洗鼻方法。
洗鼻器介绍
洗鼻器是一种用来清洁鼻腔的工具,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诊所多采用电动型),属于低风险的一级医疗器械。
洗鼻器通过将生理盐水注入鼻腔,经由鼻前庭、鼻窦和鼻咽部,最终从另一侧鼻孔或口腔排出。此过程能冲洗出鼻腔内的细菌、污垢及过敏原,有助于过滤杂质和有害物质、软化粘稠分泌物,并恢复鼻腔湿润,从而缓解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洗鼻只是辅助疗法,过敏症状应优先通过药物治疗
从上述介绍可知,洗鼻器通过物理方式清除鼻腔内的污垢和过敏原,而生理盐水本身并不具备治疗鼻炎的效果。就像冲洗身体一样,水只能带走表面的脏污,但不能治疗体内的疾病。
鼻子过敏是因为鼻腔黏膜接触到过敏原而引发,因此使用洗鼻器清除过敏原,确实有助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然而,洗鼻在治疗鼻炎(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中仅起辅助作用,若症状严重,仍需以药物治疗为主。
英国于2007年曾针对使用生理盐水洗鼻对改善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 类固醇鼻喷剂在改善慢性鼻窦炎方面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洗鼻
- 使用生理盐水洗鼻可帮助改善慢性鼻窦炎
- 使用抗组胺药物配合生理盐水洗鼻,可提升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
- 生理盐水洗鼻改善慢性鼻窦炎的效果,与按摩鼻腔和鼻窦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 高渗盐水和等渗盐水在改善鼻窦炎方面,效果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同时明确指出,缓解慢性鼻窦炎症状应以类固醇鼻喷剂和抗组胺药物为主,辅以生理盐水洗鼻,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洗鼻的常见适应症
一般来说,临床上鼻腔清洗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 有黏稠鼻涕时
- 慢性鼻窦炎
- 萎缩性鼻炎
- 头颈部放射治疗后
- 鼻腔手术后
这4类人最适合洗鼻
以下4类人群最适合在工作结束后或症状出现时洗鼻,有助清除鼻腔内的粉尘、过敏原、炎症物质及分泌物,减轻鼻腔和呼吸道负担:
- 经常接触废气工作者(如交通警察、工厂工人)
- 在多粉尘环境下工作的人员(例如工地工人、装修工人等)
- 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区域的居民
- 过敏性鼻炎严重或正在接受鼻炎治疗的患者
洗鼻子的步骤
- 清洁双手:使用肥皂清洗双手。
- 准备温盐水:将生理盐水倒入鼻腔冲洗瓶中,调节水温至30至35摄氏度,或加入专用洗鼻盐。根据说明加入适量温开水,均匀摇晃瓶身,直到盐粉完全溶解。
- 将瓶口顶住鼻孔:低头靠近洗手盆,微张嘴巴,用口呼吸。
- 轻轻挤压瓶身:瓶口紧贴鼻孔,轻轻挤压瓶身,让约半瓶盐水注入鼻腔,从另一侧鼻孔或口腔流出。
- 排出鼻腔盐水:洗完一侧后,勿捏鼻子,轻轻用纸巾擤出鼻腔内的水分。
- 清洗另一侧鼻孔:重复步骤3至5,清洗另一侧鼻孔。
- 完全排出清洗液:轻轻左右摇头,缓缓吹气,将鼻腔内的液体完全排出。
- 清洗洗鼻器与晾干:用清水彻底清洗洗鼻器,并置于通风处晾干。
不可不知!洗鼻8大注意事项
- 以生理盐水或洗鼻盐调制的盐水,对鼻腔黏膜刺激小,伤害低,是鼻腔清洗的最佳选择。
- 切勿使用自来水、蒸馏水、眼药水用生理盐水或自行调配浓度不明的盐水,以免引起鼻腔黏膜水肿、胀痛,甚至感染发炎。
- 可使用无碘盐,以每500毫升水加入4.5克盐调配盐水。不建议使用海盐,除了价格较高外,还可能含有海洋生物残骸或排泄物。
- 盐水温度应控制在30至35°C之间,过低或过高都会刺激鼻腔黏膜,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不适或过敏反应。
- 洗鼻时水流力度不宜过强,避免刺激鼻黏膜造成肿胀甚至流鼻血。
- 使用洗鼻器后,务必彻底清洗并晾干,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以防细菌滋生。
- 洗鼻器属于辅助用品,建议使用前咨询医生意见,使用频率建议早晚各一次或每晚一次即可。
- 建议在持有药商许可的药房购买具备医疗器械认证的合格洗鼻器,避免购买品质不佳的产品。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