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呼吸道疾病

此类别收录了关于呼吸道健康的相关资讯,例如囊状纤维化、上呼吸造阻塞等少见的疾病与症状,或是潜藏在生活中危害呼吸道的因子,如空气污染,并介绍如何治疗与预防。

常识

其他呼吸道疾病

腺病毒症状、感染原因与潜伏期:家长必知防护重点

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种常见且传染力强的病毒,可引起多种感染,包括上呼吸道炎、结膜炎(红眼症)、肠胃炎等。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有机会感染腺病毒,但儿童感染率最高,尤其是在学校、托儿所或人多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Hello健康》将为您详细介绍:腺病毒的感染原因与传播途径、大人与儿童的症状差异腺病毒性结膜炎(红眼症)的常见表现以及如何预防与治疗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是什么? 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种无包膜的双股 DNA 病毒,可感染呼吸道、消化道及眼部,常引起感冒样症状、红眼症及肠胃炎等疾病。 这种病毒在全年皆可传播,尤其在学校、托儿所、军营及办公室等密闭或人多的环境中更容易扩散。腺病毒感染多为轻症,但在婴幼儿、年长者或免疫力较弱者身上,有时可能导致肺炎、角膜炎或其他并发症。 腺病毒会传染吗?感染原因是什麼? 腺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无论成人或儿童,都有可能受到感染。 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 飞沫传播: 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腺病毒会随飞沫散布在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直接接触传播: 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如握手、拥抱或共用个人物品。 间接接触传播: 触摸被腺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毛巾、玩具、门把等),再接触口、鼻或眼部。 粪口传播: 若粪便污染了食物、水源或物品,也可能造成感染。例如家长在更换尿布时,若未彻底洗手,就有机会被感染。 腺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可在物体表面存活较长时间。若处于卫生条件较差、人员密集的环境(如幼儿园、学校、宿舍或游泳池),或自身免疫力较低,感染风险会相对提高。 腺病毒症状:成人与儿童有何不同? 腺病毒常见症状 腺病毒的症状因病毒型别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多数情况下,其症状与一般感冒或流感相似。常见症状包括: 咳嗽 喉咙痛 流鼻水或鼻塞 发烧(有时可持续一星期或更久) 头痛或全身不适 在部分病例中,可出现鼻窦炎或中耳炎 腺病毒感染:成人常见症状 成人感染腺病毒后,症状会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包括以下几种: 呼吸道感染:表现与感冒相似,包括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咙痛及发烧等症状。 消化道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腹痛及呕吐,常见于病毒经口传播或影响肠胃道的情况。 结膜炎:若病毒感染眼部,可能导致眼睛红肿、有血丝、畏光、异物感或灼热感,并伴随分泌物增加及暂时性视力模糊。 对于年长者或免疫力较低者,腺病毒感染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病毒性肺炎。此时可出现发烧、头痛、咳嗽、肌肉酸痛、倦怠无力、呼吸急促或困难,甚至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腺病毒感染:儿童常见症状 儿童感染腺病毒后,症状通常比成人更明显,也较容易出现并发症。 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包括鼻炎、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炎。患儿可能出现咳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流鼻水、喉咙痛及发烧。 出血性膀胱炎:多见于男童,病程约3至7天。典型症状包括频尿、血尿、尿急及排尿疼痛或困难。 咽结膜热(游泳池结膜炎):常因使用受污染的泳池水传播。症状包括结膜炎、喉咙痛、高烧(可持续5至7天),有时会并发化脓性扁桃腺炎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程约1至2周。 急性肠胃炎:出现频繁腹泻、稀便或水样便,并伴有恶心、呕吐及腹痛。 眼部发炎:眼睛红肿、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或轻度疼痛。 儿童腺病毒感染通常比成人严重,较易出现腹泻、咽喉炎、中耳炎、肠胃炎或肺炎等并发症。尤其是未满一岁、体重偏低或免疫力较弱的婴幼儿,应特别注意病情变化。若怀疑孩子感染腺病毒,应尽快就医,以便及早诊断与治疗。 腺病毒眼部症状 当腺病毒感染眼睛后,经过约2至3天的潜伏期,可能引发病毒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症)。病程通常持续1至2周,具有一定传染性。常见症状包括: 眼睛泛红、结膜充血 分泌物增加,早晨起床时眼皮可能黏住 眼睛畏光、流泪 视力暂时模糊 眼部异物感或灼热感 严重时可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与触痛 腺病毒病程、传染期、潜伏期、流行期 腺病毒病程:一般病程约7至14天,多数患者在一周内会逐渐好转,但若出现发烧,体温可能持续超过1周。 腺病毒潜伏期: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的时间约为2至14天,期间患者可能尚未察觉,但已具潜在传染风险。 腺病毒传染期:在发病期间,包括出现咳嗽、流鼻水、红眼等症状时,均具有传染力。部分患者在症状消退后仍可能在体内带病毒数天。 腺病毒流行期:腺病毒感染一年四季皆可能发生,但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如学校、幼儿园、宿舍及军营,更容易造成群体感染。 腺病毒有快筛检测吗?如何进行? 目前已有腺病毒快筛检测,可协助确认是否受到感染。检测方式与新冠肺炎快筛相似,利用拭子从咽喉或鼻腔采集黏膜分泌物样本。检测过程简便,只需约10分钟即可取得初步结果,能协助医生判断是否为腺病毒感染,及早采取适当的隔离与治疗措施。 腺病毒多久会好?治疗方式有哪些? 腺病毒感染的病程一般约7至14天。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腺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治疗以支持性疗法为主,医生会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与照护建议。常见的对症治疗包括: 发烧: 可服用退烧药以降低体温、缓解不适 咳嗽或有痰: 使用止咳药或化痰药帮助呼吸道清除分泌物。 鼻塞: 依情况使用缓解鼻塞的药物或生理盐水喷剂 腹泻、肠胃炎: 维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与刺激性食物,并补充足够水分及电解质;必要时可使用止泻药 结膜炎: 可依医生指示使用含类固醇成分的抗炎眼药水,减轻红肿与不适 咽喉炎: 建议食用温凉软食,并配合止痛或消肿药物缓解症状 腺病毒感染后可以上学吗? 感染腺病毒后,不建议立即返校上学。一方面,居家休息能让身体更快康复;另一方面,腺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容易透过飞沫或接触传播给同学及老师。 若仍有以下明显症状,建议在家休养,待症状完全缓解后再返校: 持续发烧 咳嗽严重 流鼻水、喉咙痛等呼吸道症状明显 结膜炎(红眼症),伴随分泌物增加 肠胃炎症状,如腹泻或呕吐 预防腺病毒的大重点 保持手部清洁: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是预防腺病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接触公共设施如门把、扶手、电梯按钮,或可能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后,应立即清洗双手,尤其在触碰口、鼻或眼睛前。若无法使用清水与肥皂,可使用含75%酒精的消毒液,以搓揉方式彻底清洁双手。 避免处于空气不流通、拥挤的场所:应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避免前往人多或空气不佳的公共场所,如商场、游泳池、幼儿园或学校等。若必须外出或进入此类环境,建议佩戴口罩,以减少经飞沫感染腺病毒的风险。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更多 其他呼吸道疾病 相关文章

其他呼吸道疾病

缺氧

缺氧的定义 缺氧是指身体组织中的含氧量不足,常由低血氧症(Hypoxemia)引起,即血液中氧气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有时“缺氧”一词也被用来统称缺氧与低血氧症,两者都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呼吸或循环功能受阻的表现。 正常动脉血氧分压(PaO₂)约为75–100毫米汞柱(mmHg)。若数值低于60 mmHg,即表示存在缺氧,需要给予氧气治疗。 缺氧十分常见,且会影响所有年龄层的人,但只要多留意便能降低发生的机率。 缺氧的症状 缺氧的症状会因人而异,常见表现包括: 呼吸道相关: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哮喘 心血管相关:心跳加快 脑部及精神相关:头痛、意识混乱 皮肤变化:肤色可能由鲜红(樱桃色)转为蓝色 其他症状:坐立不安、出汗 以上并未涵盖所有可能症状。如有疑虑或症状持续,请及时咨询医生。 什么时候该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寻求医生的评估与咨询: 即使在轻微活动或休息时,仍感到呼吸急促或气短。 活动时,呼吸困难明显加剧。 睡眠期间因呼吸急促而中断睡眠,可能提示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 若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寻求医疗协助: 突然发生且严重的呼吸困难,明显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在高海拔地区出现严重呼吸急促,并伴随咳嗽、心跳加快及水肿症状。 缺氧的常见原因 缺氧通常由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的功能及结构异常所引起。可能的原因包括: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肺气肿(Emphysema) 支气管炎(Bronchitis) 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贫血(Anemia):因红血球数量减少或功能不足,导致携氧能力下降 氰化物中毒(Cyanide poisoning) 新冠肺炎(COVID-19):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快乐缺氧”,若家中血氧机测得血氧饱和度低于 90%,应提高警觉;若持续低于 90%,须立即送医 此外,缺氧也可能由严重的哮喘急性发作引起,此时呼吸道明显变窄,空气难以进入肺部。某些药物(如强效止痛剂及其他抑制呼吸的药物)也可能导致缺氧。 缺氧的风险因素 导致缺氧的风险因素可分为以下2大类: 环境因素:包括吸烟、二手烟、空气污染、化学物质接触、粉尘暴露,或处于高海拔地区。 健康因素:与肺部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等相关的健康状况不佳。 缺氧的诊断与治疗 如何诊断缺氧? 医生通常会采用以下方式评估血液中的含氧情况: 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Pulse oximeter):一种夹在手指上的医疗仪器,用以监测血氧饱和度(SpO₂)。正常范围应在95%–100%;若低于90%,则提示缺氧。 动脉血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ABG):通过采集动脉血样,直接测量血液中的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更准确地评估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 若怀疑缺氧由其他潜在因素引起(如一氧化碳中毒),医生可能会进一步安排肺功能检查或其他相关检测,以确定低血氧的原因。 如何治疗缺氧? 缺氧患者通常需在医院接受治疗,并持续监测血氧浓度。若遇到紧急情况,首要目标是让身体获得更多氧气。常见治疗方式包括: 氧气治疗:医生可能会使用氧气面罩(覆盖鼻子与口部)或鼻导管(Nasal cannula),协助增加氧气吸入。 药物辅助:若血氧浓度仍未恢复正常,可能会处方吸入器或哮喘药物,帮助病人改善呼吸。 静脉注射或短期药物:在必要时,医生可给予静脉注射药物,或短期使用类固醇以治疗相关疾病(如肺炎)。 缺氧的生活调适与居家护理 以下生活调适与居家护理方式,可能有助于改善缺氧情况: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尽量避免接触空气污染或化学刺激物。 在医生建议下维持适度规律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加重呼吸负担。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预防或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 练习正确呼吸技巧,例如噘嘴呼吸(Pursed-lip breathing)。 遵从医嘱规律服药,并定期回诊追踪。 温馨提醒:若症状未改善或出现恶化,应尽早就医。


其他呼吸道疾病

肺积水不可轻忽:认识成因与症状,及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40 多岁的黄先生有超过 20 年的吸烟史,并长期受心律不整困扰。近期他在走路时发现容易气喘,但稍作休息后症状会缓解,因此没有特别留意。直到一周后,症状明显加重,走路时出现严重气促,才紧急前往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他患上了急性肺水肿,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那么,肺水肿的成因是什么?会出现哪些典型症状?需要做哪些检查与治疗?《Hello健康》将为您逐一说明。 什么是肺水肿(又称肺积水)? 肺水肿(Pulmonary edema,又称肺积水)是指肺部因液体过度积聚而导致的病症。其主要机制为:当肺部微血管壁受损,或肺静脉压升高、肺泡周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时,血管内液体会异常渗出至肺组织与肺泡中。若液体渗出的速度超过肾脏与淋巴系统的清除能力,便会引发肺水肿。 肺积水≠肋膜积水 两者虽然常被混淆,但医学上有所不同: 肺积水(Pulmonary edema):指液体积聚在肺部组织或肺泡内。 肋膜积水(Pleural effusion):指液体积聚在肺脏与胸腔壁之间的肋膜腔内。 肺水肿的原因:心因性与非心因性 肺水肿一般可分为急性与慢性2类:: 1. 心因性肺水肿 当心脏功能异常,特别是左心房无法有效运作时,肺部血液回流至心脏的过程会受阻,导致肺静脉与微血管压力升高,使血液中的液体渗入肺组织间隙,最终引发肺水肿。常见的相关心脏疾病包括: 心律不整(Arrhythmia) 高血压(Hypertension)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心肌病变(Cardiomyopathy) 心肌炎(Myocarditis) 瓣膜性心脏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如二尖瓣脱垂、主动脉关闭不全等) 冠状动脉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2. 非心因性肺水肿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肾脏病 (Kidney disease) 甲状腺相关疾病(Thyroid disorders) 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酒精成瘾(Alcohol dependence) 急性高山症(Acute mountain sickness) 肺水肿的3个阶段:症状一览 肺水肿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与呼吸急促。依照病情发展,通常可分为以下 3 个阶段: 第1阶段“间质性水肿期(Interstitial edema)”:此时肺部间质组织开始出现水肿并受到压迫,影响细小支气管,进而引发肺水肿。常见症状包括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呼吸时出现明显杂音、血压升高及心跳加快。 第2阶段:“肺泡性水肿期(Alveolar edema)”:患者症状加重,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与窒息感、皮肤及口唇发紫、咳嗽与出汗、咳出粉红色、带泡沫的痰液及呼吸时伴随异常杂音。 第3阶段:“休克期(Shock stage)”:若未及时治疗,肺部微血管大量渗漏,血容量急剧下降,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意识混乱或逐渐丧失、昏迷及心肺功能衰竭。 何时应就医?如何诊断肺水肿? 若出现前述肺水肿相关症状,应尽早就医接受检查。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 胸部X光:透过影像检查,确认肺部周边是否存在异常浸润,以判断肺部微血管是否有渗透性水肿。。 心电图:记录心脏电活动,协助评估是否有心律不整、心跳过快或其他心脏问题。。 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测量动脉血液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含量,以评估肺部气体交换功能。 血液检查:检测血液中的氧气水平,并评估是否存在心肺功能衰竭或相关并发症。 肺水肿的治疗方法:氧气支持与药物治疗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先为肺水肿患者提供氧气治疗,必要时配合人工呼吸器,以维持正常呼吸功能。随后,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药物治疗,帮助消除体内水肿。常见的药物类别包括: 麻醉性止痛剂(Opioid analgesics,例如吗啡类药物):可减轻患者焦虑,使呼吸减慢并加深,从而改善血液含氧情况,同时降低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