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手术:风险、过程与术前术后须知
青光眼手术介绍 青光眼手术的目的在于降低视神经进一步受损的风险。传统的青光眼手术是小梁切除术或滤帘切除术(Trabeculectomy),有时也可与白内障手术同时进行。除了传统方式,目前亦有微创手术及雷射手术,可根据不同病况来选择。 视网膜会将接收到的影像透过视神经传送至大脑,使人能够看见周围景象;若眼内液体排出受阻而造成眼压升高,便可能导致视神经受损并引发青光眼(Glaucoma)。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眼压正常,视神经也可能受到损害。 青光眼手术目的:高眼压 青光眼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眼压。手术会在眼部制造一个引流通道,让眼内液体排出,从而减轻因青光眼所引起的压力和不适。40 岁以上人群中,约有 2% 受到青光眼影响;若病情持续恶化,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青光眼手术的风险及后遗症 青光眼手术最常见的问题是液体出口出现疤痕,导致液体无法顺利排出,从而影响手术成效,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接受手术处理。 以下是青光眼手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视力模糊 眼内出血 眼部感染 以及短暂或长期丧失中央视野(风险取决于术前已受损的范围) 眼压升高有时会导致眼前房(Anterior chamber)塌陷,进而形成恶性青光眼(Malignant glaucoma),但此情况非常罕见 青光眼手术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 白内障恶化 与青光眼相关的视神经持续损伤 眼部感染 眼睑轻度下垂(此情况相当常见)。 在接受青光眼手术前,充分了解可能的副作用与风险非常重要。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以获得更完整的资讯。 青光眼手术的过程及术前准备 在考虑青光眼手术前,医生通常会先以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若需进一步治疗,通常会先进行雷射手术,若效果不佳,才会考虑采用传统手术方式。 在手术前,患者必须与医生讨论近期的用药情况,以及是否有过敏或其他健康状况。同时,患者也会与麻醉科医生会面,共同制定麻醉方案。另外,请务必遵守术前的饮食指示,例如手术前需禁食禁水的时间。 在青光眼手术中,丝裂霉素(Mitomycin)常被使用,以预防疤痕形成;另一种药物是 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简称 5-FU),可在手术期间或术后注射至结膜(Conjunctiva,覆盖眼睛表面的薄组织),同样能减少疤痕生成。丝裂霉素的使用频率比 5-FU 更高,但只能在术前使用。 青光眼手术通常需时约 45 至 75 分钟。医生会在眼部开一个引流通道,让眼内液体顺利排出,并聚集在眼睑下方。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以获得更完整的资讯。 青光眼手术的术后恢复 患者通常在术后数小时即可返家,但需要约两周时间休养。 手术后几周内,患者可能需多次回诊,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追踪和处理。 在医生许可前,应避免游泳、搬运重物或弯腰使头部低于腰部。 规律运动有助于更快恢复日常生活,但开始运动前务必先咨询医生。 大多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青光眼也能因此获得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