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是常见的肌肉问题,根据发生部位不同,有不同的名称,例如板机指、妈妈手、网球肘和高尔夫球肘等,都是肌腱炎的一种。《Hello健康》将为您介绍什么是肌腱,并说明:肌腱发炎的原因、常见症状、恢复时间以及肌腱炎的治疗方法。
肌腱炎是什么?
肌腱”位于肌肉末端,连接骨骼或关节,呈细绳状附着于骨头上,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 将肌肉的力量传递到骨骼,带动关节运动
- 稳定骨骼和关节结构
- 吸收外力,保护肌肉避免受伤
大部分连接骨骼的肌腱都比较薄,甚至呈片状,厚度只有几厘米。虽然组织结构坚韧,但血液供应较少。肌腱如果经常重复过度使用或因动作不当受伤,就可能发炎,出现红肿、发热和疼痛等症状。
肌腱发炎症状
肌腱炎大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 急性肌腱炎:患处疼痛,按压或用力时疼痛加重,有时还会出现红肿和发热的症状。
- 慢性肌腱炎:发炎的肌腱会形成瘢痕,导致粘连和僵硬,影响患处的正常活动。
肌腱炎分3级
根据影像学检查,肌腱炎可分为三级:
- 肌腱炎第一级:超声波或影像学检查看不到撕裂,但体格检查有异常反应。
- 肌腱炎第二级:超声波或影像学显示软组织有撕裂现象。
- 肌腱炎第三级:超声波或影像学显示软组织已断裂。
一般来说,二级及以上的肌腱炎患者,即使接受手术,也不一定能完全恢复,因此要把握早期的黄金治疗时机。
肌腱炎的成因及常见高发部位
肌腱发炎的常见原因包括:
- 用力过度,超过肌腱承受能力
- 重复使用同一部位且缺乏休息
- 不正确的工作或运动姿势
- 外力撞击或创伤
- 骨关节错位
- 类似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等疾病影响
肌键炎的高发部位如下:
- 肩膀:肩关节有多条重要肌腱,如肱二头肌腱、冈上肌腱、冈下肌腱和旋转袖肌腱,工作或运动姿势不当都可能引起肌腱炎。
- 手指、手腕:手指过度使用时,肌腱和腱鞘容易发炎肿胀,导致手指弯曲后难以伸直,俗称“板机指”。另外,大拇指的伸肌和外展肌腱若常用不当,也会发炎肿痛,形成“妈妈手”。
- 手肘:手肘外侧(拇指侧)是手指和手腕伸肌肌腱附着处,内侧(小指侧)是屈肌肌腱附着处。外侧肌腱发炎称为“网球肘”,内侧发炎称为“高尔夫球肘”。
- 下肢:包括膝盖的髌骨肌腱炎、足跟的阿基里斯腱炎,以及扩张筋膜肌腱炎、鹅颈肌腱炎等。
肌腱炎多久会好?治疗方法解说
治疗肌腱炎首先要找出并去除病因,比如过度用力、反复使用或姿势不正确。若不解决根本原因,即使治疗,患处也容易反复发炎
肌腱炎的治疗可分成治疗发炎期与慢性训练期等两阶段:
1.治疗发炎期
患处肌腱发炎时,必须适当休息,同时配合冰敷、局部加压,以及抬高或固定患部。
冰敷的方法会根据病因和发炎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 一次性的急性伤害:疼痛刚出现时,立即进行冰敷以消炎止痛。
- 一般中度运动外伤:受伤后6小时内持续冰敷,之后可改为冷热敷交替或直接热敷。
- 严重发炎、疼痛:冰敷时间延长至1到2天,待肿胀减轻或稳定后,再改用热敷,促进组织循环和修复。
除了以上基本处理外,医生还会根据病情开药或配合其他治疗方式:
- 药物治疗:口服消炎止痛药,或局部类固醇注射
- 物理治疗:深层热疗、低能量激光治疗或电疗
- 局部肌腱按摩:有助消除肌腱粘连
- 手术治疗:对于慢性肌腱炎且粘连严重、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改善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慢性训练期
在肌腱发炎初期,若能及时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和诊断,并遵照医嘱好好休息和治疗,通常经过6到8周,炎症会明显改善,疼痛也会减轻甚至消失。此时即可进入慢性训练期,通过训练肌耐力和强化肌腱,预防复发。训练时间因患处和严重程度而异,一般需3到6个月不等。
肌腱炎该看哪科?
骨科和运动医学科都能处理肌腱炎问题。如果是初次就诊或病情较严重,建议到能提供超声波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