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疼痛的定义
膝盖疼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能由膝关节、髌骨(膝盖骨)、韧带或软骨等结构受伤引起,疼痛位置通常在膝盖前方髌骨下方或膝关节深处。
膝盖疼痛本身并不是明确的诊断,有些人症状轻微,有些则疼痛明显。疼痛出现的位置往往是判断病因的重要线索,可帮助医生找出最可能的原因。
膝盖疼痛很常见吗?
膝盖疼痛相当常见,通常在找到原因并加以改善后会自然缓解。虽然膝盖痛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层,但更常见于年长者。透过降低风险因素,可以帮助减轻或预防膝盖疼痛。若您想进一步了解,请咨询医生。
膝盖疼痛的症状
膝盖疼痛的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可用来推测最可能的病因。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及膝关节发出喀喀声;有时膝盖甚至会有卡住或锁住的感觉,这可能是因撕裂的软骨嵌入关节,阻碍膝盖的弯曲与伸直。膝盖痛的位置与严重程度会因病因而异,常伴随的症状包括:
- 关节肿胀与僵硬
- 局部发红或发热
- 膝盖无力或站立不稳
- 关节发出异样声响
- 膝盖无法完全伸直
何时该看医生
若出现以下任何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
- 若感到孤立无助且症状仍未改善。
- 在进行物理治疗或复健期间症状反而加重。
- 出现药物副作用。
- 膝盖外观出现畸形。
- 膝或膝盖周围发热、发红。
- 当膝盖出现锁住或伴随疼痛的喀喀声(若无疼痛的关节声响则通常无碍)。
- 膝盖骨位置看似异常。
- 受伤处皮肤破损。
- 或在膝盖及小腿肚出现神经或血管受损征兆,如麻木、刺痛或酸麻感。
- 皮肤呈现苍白、发白或发蓝,甚至比另一侧更冰冷。
- 因无力和疼痛而无法移动。
- 若患肢无法伸直,或无法承受重心并伴随关节不稳。
- 出现剧烈疼痛。
- 受伤后 30 分钟内膝盖迅速肿胀。
- 经过两天居家护理后肿胀和疼痛仍未改善。
- 出现感染征兆,如疼痛加剧、持续肿胀、局部发热发红、有红色条纹从患处延伸,甚至伴随发烧。
膝盖疼痛的原因
膝盖痛的成因多样,包括韧带扭伤或撕裂、软骨损伤,以及髌骨或整个膝关节的关节炎。较常见的原因包括:
- 扭伤或拉伤
- 前膝痛(髌骨周围疼痛)
- 半月板或软骨损伤
-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 肌腱炎(Tendonitis)
- 滑囊炎(Bursitis,也称女仆膝 Housemaid’s Knee)
- 膝关节积血
- 胫骨粗隆炎或称奥斯戈德氏病(Osgood-Schlatter’s Disease)
- 痛风(Gout)
- 败血性关节炎(Septic Arthritis,受感染的膝关节)
膝盖疼痛的风险因素
膝盖疼痛可能与多种风险因素相关,其中包括:
- 体重过重
- 生物力学问题
- 肌肌肉缺乏弹性或力量
- 从事特定运动项目
- 膝盖旧伤
膝盖疼痛应该看哪一科?
膝盖疼痛的就诊科别会因病因而异。若是运动伤害、职业伤害、老化或退化性关节炎,可到骨科或复健科就诊;若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则可到风湿免疫科检查与治疗。
膝盖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所提供的资讯仅供参考,不能取代专业医疗建议。若有相关疑问,请务必咨询医生,以获得更完整的资讯。
膝盖疼痛的诊断方法
医生诊断膝盖疼痛时会依据病史与体格检查结果,膝盖的 X 光片有助于判断病因,有时血液检查也能提供诊断参考。若膝关节有积水,医生可通过关节穿刺抽取液体,并送至实验室检验。
膝盖疼痛的治疗方法
最重要的是找出膝疼盖痛的原因,尤其是当您近期开始进行剧烈步行或慢跑等运动时,若伴随侧向动作,可能因此引发膝盖疼痛。建议暂停相关活动约 2 至 6 周,症状通常会逐渐缓解。
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如布洛芬(Ibuprofen)及萘普生(Naproxen),可缓解发炎(包括肿胀、发红)和疼痛。不过,这类药物可能引起胃部不适,应在餐后服用;若患者有胃溃疡或溃疡出血病史,使用前务必咨询医生的意见。
膝盖骨疼痛通常可通过物理治疗来控制,并藉此强化股四头肌(Quadriceps,大腿前侧),同时伸展大腿后侧的腿后肌群(Hamstring)及小腿腓肌(Calf muscle)。韧带扭伤多半可经由休息与时间改善,但若膝盖周围韧带撕裂,有时需要使用固定(Immobilisation)并配合积极的物理治疗。若经过治疗后膝盖痛仍未缓解,甚至恶化,外科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关节镜手术(Arthroscopy)以修复受损部位。
在症状缓解后,患者可逐步恢复活动,并从步行或骑脚踏车等较温和的运动开始。
缓解膝盖疼痛的生活习惯和居家疗法
以下生活习惯与居家疗法,可能有助于缓解膝盖痛:
- 应依照医生处方用药
- 应立即停止任何引起疼痛的活动
- 重新开始活动时应循序渐进,尤其在恢复导致膝盖痛的运动时更需特别谨慎。
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以寻求最适合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