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Dementia,俗称老年痴呆)在新加坡愈来愈普遍,但仍不少人轻忽失智症的征兆,以至于当症状恶化时,往往已经错失了许多就医时机。失智症因为无法根治,因此即早治疗、减缓病情恶化速度非常重要。
《Hello健康》为您简单介绍何为失智症、失智症的成因、症状,以及分享3招预防失智症的方法。
什么是失智症?
失智症是脑部病变及退化,导致思考能力、判断力、沟通能力及注意力下降,进而影响正常生活的一种症状。若以下认知及日常行为能力有2项以上明显衰弱,便需留意是否罹患失智症,并即早赴医院检查:
- 记忆力
- 沟通及语言能力
- 专注力
- 理解及判断能力
失智症的原因
失智症的主因为大脑细胞受损,使掌管各种行为能力的细胞失去控制,进而影响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诸如退化性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脑部受伤、脑部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长期酗酒及吸毒等,皆可能造成失智症。此外,基因遗传也是原因之一。
失智症会有哪些症状?
失智症的早期症状如下:
- 记忆力衰退
- 注意力减弱
- 意识混乱
- 个性或行为改变
- 冷漠、孤僻或忧郁
- 无法好好处理生活琐事
若您或家人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是失智症的严重警讯,建议尽早咨询医生以作进一步评估与诊断:
- 若经常记不住事情,甚至完全忘记,即使他人提醒也毫无印象或无法回忆
- 情绪变化起伏大,而且没有原因
- 对平常喜爱的事情不再感兴趣
- 想不起简单的词汇,经常讲一些令人无法理解的话,或是无法理解他人的言论
- 想不起来某些地方的位置,或是完全失去定向性,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 失去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譬如不知道数字的概念
- 判断能力变差,譬如不知道肚子饿需要吃饭,或空间概念失调,无法厘清距离或方向
如何预防失智症?
要预防失智症,可从以下3个关键面向着手:
1. 规律运动
运动有助于心血管的运作及血液循环,同时也对脑部健康有正面影响,能促进血液和氧气流入大脑,增强认知功能。建议尽量避免久坐,每周应至少安排3次以上温和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散步或骑单车等,每次约30分钟,或进行每周累计75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如慢跑或游泳。此外,也可加入强化肌力的训练,例如伏地挺身和仰卧起坐,以全面提升身体与脑部的健康状态。
2. 饮食少糖、盐
饮食控管有助于预防失智症,建议每天摄取5份蔬果,并在每周至少摄取2次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蛋、肉、豆类及豆制品。
尽量减少摄取高糖、高盐及饱和脂肪的加工食品,改以天然淀粉类为主,如马铃薯和地瓜,并保持每天喝6到8杯水的习惯。
也可尝试地中海型饮食,其核心原则是少吃红肉,多摄取全谷类、蔬菜、水果、鱼类、鸡肉、坚果及橄榄油等健康脂肪来源,有助于保护脑部健康;此外,应避免吸烟与饮酒,以降低失智风险。
3. 参加强化心智的活动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