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帕金森氏症能活多久?会好吗?症状前兆、原因一次看!

帕金森氏症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前兆、症状?该如何预防?《Hello健康》为您说明帕金森氏症的患病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帕金森氏症能活多久?会好吗?症状前兆、原因一次看!

帕金森氏症是什么?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亦有翻译为“巴金森氏症”)是继阿尔茨海默症之后,第二常见的神经退化性疾病。此病多见于50至60岁以上人群,估计约有1%至2%的65岁以上长者受到影响,且病例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帕金森氏症的主要成因是大脑基底核与黑质区域的神经系统逐渐退化,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从而引起运动控制障碍。典型的动作症状包括:

  • 手脚颤抖(静止时尤为明显)
  • 四肢僵硬
  • 动作迟缓
  • 姿势不稳或行走困难

除了上述运动症状外,患者也可能出现非动作性症状,如情绪低落(忧郁症)睡眠障碍,甚至认知退化或失智症状

帕金森氏症症状、前兆有哪些?帕金森氏症原因、治疗及寿命一次看

帕金森氏症可以活多久?预期寿命多长?

透过及早诊断与持续治疗,多数帕金森氏症患者都能有效延长寿命并维持良好的生活品质。不过,相较于未患病者,患者的平均预期寿命可能会减少约5至10年,视个别健康状况而定。

综合来说,以现今的医学科技,帕金森氏症虽然尚无法完全根治,但已有多种药物与治疗方式能够帮助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建议患者与家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医生密切配合,制定出最适合自身的治疗计划,以便在病程中依然享有稳定、健康和有尊严的生活。

帕金森氏症会好吗?治疗方法解说

  • 药物治疗:请务必依照医生的指示规律服药,切勿自行增减剂量。常见的帕金森氏症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胺协同剂或其他药物如MAO-B抑制剂、COMT抑制剂等。
  • 运动治疗:适度规律的运动有助于缓解僵硬、增强平衡感与身体灵活度。建议的活动包括太极拳、有氧运动、伸展训练等、年长患者可采分段式、少量多次的运动方式及运动前应注意药效时间,避免药效减退时运动,以降低跌倒风险或突发僵硬的可能。
  •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效果有限的患者,经医生评估后,可能考虑深脑刺激术及脑部烧灼术。

帕金森氏症症状初期:注意10大前兆

帕金森氏症在初期阶段最常见的征兆,通常会表现为动作控制上的变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静止性震颤”,也就是在身体松、没有主动动作时,出现不自主的手部抖动。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肢体僵硬、动作迟缓等其他症状。归纳而言,帕金森氏症初期常见的征兆包括:

  1. 手抖:可能是帕金森氏症最为普遍常见的初期症状,患者在身体静止不动时会出现手部不自主的抖动。帕金森氏症和中风的差异在于前者会逐渐恶化,后者则是突然发生。
  2. 肌肉僵硬:患者的肌肉可能变得僵硬,进一步影响原本正常的运动能力。
  3. 运动迟缓: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动作可能变得迟缓,例如日常简单动作的起床、走路等。
  4. 平衡能力下降:受到疾病影响,患者的平衡能力可能受到损害,导致容易跌倒。
  5. 语言表达改变:在语言表达上出现变化,如声音变小、语速变慢等。
  6. 面部表情减少:患者的面部表情可能变得单一、变化减少,看起来较为呆板。
  7. 书写能力退化:患者在书写时可能出现困难,常见表现为字体逐渐变小、字迹不清或潦草。
  8. 睡眠障碍:因为患者睡眠中会不自觉翻滚等肢体动作,影响睡眠品质及容易失眠。
  9. 消化道症状:包括便秘在内的肠道问题,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症的早期征兆之一。
  10. 忧郁症:帕金森氏症患者因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受损,除了动作症状外,也常伴随出现忧郁或焦虑等情绪困扰。有些患者可能因忧郁症而出现体重减轻、意志低落或做事犹豫不决等情况。研究也发现,女性患者较男性更容易出现忧郁症状。而忧郁情绪通常在病程初期就可能逐渐浮现,但往往容易被忽略或误认为只是心情不好。因此,若家属或患者本身察觉有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睡眠问题或自我否定等现象,建议尽早向医生寻求专业协助,进行评估与必要的心理支持或药物治疗,有助于维持整体身心健康。

帕金森氏症症状

帕金森氏症的主要临床症状包含以下:

  • 肌肉僵硬:全身各部位陆续出现肌肉僵硬的现象,导致原本灵活自如的肌肉活动受到明显影响。以脸部为例,患者可能眨眼频率减少、表情肌僵硬,使得微笑等表情变得困难,整体看起来面无表情。在步行时,由于手臂无法自然摆动,也会影响步态的流畅性,常见出现动作迟缓、小步走等特征。
  • 静止震颤:身体处于休息、不活动时,肢体会出现不自主的颤抖或抖动。然而,当患者的手脚正在活动或执行动作时,这种颤抖的现象通常会减轻或暂时消失,这是该病的典型表现之一。。
  • 动作缓慢:随着病情逐渐进展,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肢体动作会变得越来越迟缓,原本看似简单的日常活动也可能变得吃力,甚至需要他人协助。常见的状况包括:从椅子上起身变得困难、走路时步伐缓慢且不稳,有时必须靠着小碎步缓慢前进,并依赖搀扶才能保持平衡。。

帕金森氏症末期症状

一般来说,帕金森氏症末期病患大多呈现卧床状态,已经无法走路,也常伴随容易出现褥疮、营养不良等状况,这阶段大多需要专业看护全天候照料。

帕金森氏症4原因:会遗传吗?跟多巴胺有关?

帕金森氏症的确切成因至今仍未完全明确,但研究显示,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与神经传导功能。除了遗传基因的影响外,环境暴露、生活习惯及年龄等因素也被认为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有关。以下为常见的四种可能成因说明:

  1. 头部创伤:美国Neurology 《神经学期刊》的研究报告提出,如果曾有头部创伤及无意识昏迷都会因此提高帕金森氏症的罹患风险;其中无意识昏迷时间如超过5分钟以上,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机率更会提高2倍。
  2. 年龄老化:随年纪增长,多巴胺神经细胞的数量自然减少,是提高帕金森氏症发病机率。
  3. 家族遗传:本身带有突变的基因,又称为家族型帕金森氏症。
  4. 环境影响:长期暴露于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合物环境中也会增加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机率。

帕金森氏症症状自我检测表

下图为德国帕金森症协会提供的自我检测表。如果您在下列项目中有3项以上的情况符合,建议尽早就医,由医生进一步评估与确认是否为帕金森氏症的早期征兆。

帕金森氏症预防关键

  • 多吃深绿色蔬菜:深绿色蔬菜富含保护神经的营养素,对于预防帕金森氏症具有正面效果。
  • 多吃黄酮类的蔬果:多摄取含有黄酮类的蔬果,例如含有花青素的草莓、蓝莓及苹果等蔬果,可降低帕金森氏症的罹患风险。
  • 适量饮用咖啡近来有研究显示,咖啡能改善帕金森氏症的动作障碍,日后的罹病风险也比较低。

总的来说,平常饮食习惯中,可以参考近年风靡养生的地中海饮食为主,透过大量摄取蔬菜、水果、豆类、全谷物和坚果、新鲜鱼类、橄榄油来让身体保持健康运作。

帕金森氏症 vs 阿兹海默症:有什么不同?

帕金森氏症 阿兹海默症
相同点 均为老年人主要神经退化性疾病
差异点
  • 帕金森氏症从动作功能开始退化。
  • 帕金森氏症的主要特征是逐渐影响人体的正常动作功能
  • 阿兹海默症是从认知功能开始退化的失智症。
  • 阿兹海默症特征则是影响记忆力、语言能力、丧失认知能力等。

帕金森氏症常见问题

1.平常居家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是避免跌倒受伤,以下提供4个建议:

  • 居家环境建议适当安装扶手或设置支撑物。
  • 居家环境应保持整洁通畅,避免杂物堆积。
  • 建议在家具边角加贴防撞条或桌角保护贴。
  • 浴室应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滑倒。

2.饮食上有哪些照料重点?

如果病患有吞咽障碍的情况,建议以软质食物为主,如布丁、蒸蛋,以降低发生呛咳的风险;除此之外,建议多摄取高纤食物,并注意白天少吃含有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影响左多巴的药物吸收,建议改在晚上增加蛋白质的摄取,此外也建议确保每天摄取至少2000c.c.的水分。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影响罹病风险的环境及外在因素 巴金森病为何发生?”(台湾巴金森之友协会)

http://www.pdcenterntuh.org.tw/UpLoad/F122015012812091084.pdf Accessed April 12, 2023″认识帕金森氏症”(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

https://www.vghtc.gov.tw/UploadFiles/WebFiles/WebPagesFiles/Files/a92d4e60-30fd-450e-976d-1d27d156f049/%E8%AA%8D%E8%AD%98%E5%B8%95%E9%87%91%E6%A3%AE%E6%B0%8F%E7%97%87.pdf Accessed April 12, 2023

“帕金森氏病自我检测表”(台湾动作障碍学会)

http://www.tmds.org.tw/service/list_02_info.asp?/13.html Accessed April 12, 2023

“帕金森氏症现况”(台湾高雄医学大学)

https://www.kmuh.org.tw/www/kmcj/data/9009/4788.htm Accessed April 12, 2023

“巴金森病问与答”(台湾台大医院巴金森症医疗中心)

http://www.pdcenterntuh.org.tw/ContentAspx/Browser00.aspx?isClass=A1&setTable=A1&type=9 Accessed April 12, 2023

“阿玆海默症 帕金森氏症 失智症 认知功能与饮食营养”(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https://www.cmu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4717 Accessed April 12, 2023

“忧郁症和巴金森病的关系”(台湾巴金森之友协会)

http://www.pdcare.org.tw/medical/article?idx=8 Accessed April 12, 2023

“咖啡因 vs. 巴金森 喝咖啡对抗巴金森硏究露曙光”(台湾巴金森之友协会)

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www.pdcenterntuh.org.tw/UpLoad/F122015012812173027.pdf Accessed April 12, 2023

“帕金森氏症是否要进行深部脑剌激手术?”(台湾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

https://www.tmuh.org.tw/UploadFile/files/%E9%86%AB%E5%8B%99%E9%83%A8/%E9%86%AB%E7%97%85%E5%85%B1%E4%BA%AB%E6%B1%BA%E7%AD%96/84%E9%86%AB%E7%97%85%E5%85%B1%E4%BA%AB%E6%B1%BA%E7%AD%96SDM-%E5%B8%95%E9%87%91%E6%A3%AE%E6%B0%8F%E7%97%87%E6%98%AF%E5%90%A6%E6%8E%A5%E5%8F%97%E6%B7%B1%E9%83%A8%E8%85%A6%E5%88%BA%E6%BF%80%E6%89%8B%E8%A1%93.pdf Accessed April 12, 2023

“巴金森氏症症状分为5个阶段”(台湾亚东纪念医院)https://www.femh.org.tw/magazine/viewmag?ID=10451 Accessed April 12, 2023

“认识失智症”(台湾佳冬乡卫生所)

https://www.ptshb.gov.tw/jid/Content_List.aspx?n=F43D90D1C22FB952 Accessed April 12, 2023

现行版本

2025/07/18

文: 林易宗

资料查核: Hello 健康

Jeff Ong 更新

事实查核由 Hello 健康 完成。由 林易宗 撰写。更新于 2025/07/18。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