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常让人感到紧张,尤其是智齿,更是最常带来困扰的牙齿之一。拔牙后若牙龈上的血块脱落,就可能引发干性齿槽炎(Dry socket),造成疼痛与延缓伤口愈合。本文将为您说明干性齿槽炎的成因及预防方法,帮助您在拔牙后做好护理。
什么是干性齿槽炎
干性齿槽炎是指拔牙后,原本覆盖在牙龈上的血块过早分解或脱落,导致齿槽骨(Alveolar bone)和神经暴露,进而引发感染与发炎。口腔中的细菌也可能分解血块并入侵牙龈,造成同样的问题。
一般拔牙后出现干性齿槽炎的风险并不高;但若拔除的是阻生齿(多见于上颌或下颌最后方的智齿),风险就会增加。阻生齿通常只露出部分牙冠,大部分埋在牙龈内,清洁困难,容易导致龋齿并波及邻近牙齿。因此,牙医多半会建议及早拔除阻生齿,以减少口腔并发症。
最大特征是剧烈疼痛。由于拔牙本身会带来不适,若在服用止痛药后疼痛仍未缓解,建议立即回到牙科诊所复诊,以排查是否出现发炎。
预防干性齿槽炎的5个护理重点
拔牙后形成的血块,是保护齿槽免受细菌和食物残渣侵入的重要屏障。若口腔清洁不足或护理不当,血块可能脱落,进而导致齿槽发炎。为促进拔牙伤口尽快愈合,请注意以下5项护理与避免事项:
- 避免使用吸管: 吸管会造成口腔压力差,容易让血块脱落。拔牙后一周内应避免使用吸管。
- 不要吸烟: 吸烟时的动作容易让血块剥落,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也会延缓伤口恢复。根据公开牙科期刊(The Open Dentistry Journal)The Open Dentistry Journal)的研究,吸烟者罹患干性齿槽炎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出约3倍。
- 选择软质或流质食物: 拔牙后24小时内,建议以软质或流质饮食为主,例如优格、粥或稀饭,以减少对伤口的刺激。
- 避免口服避孕药: 部分口服避孕药含有较高剂量雌激素(Estrogen),可能降低伤口愈合速度。
- 维持良好口腔卫生: 刷牙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刷到尚未愈合的伤口。漱口时也应避免过度用力或频繁漱口,以免影响血块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