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齿槽炎的定义
什么是干性齿槽炎?
干性齿槽炎是拔牙后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常见于拔除阻生智齿后。正常情况下,拔牙后齿槽会形成血凝块以保护骨骼和神经。但若血凝块破裂或脱落,齿槽骨和神经就会直接暴露在口腔中,导致剧烈疼痛与明显不适。
干性齿槽炎通常在拔牙后第3至4天最容易发生。若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由牙医检查并处理伤口。
干性齿槽炎的征兆与症状
拔牙后,牙齿原本的位置会留下一个齿槽空洞。正常情况下,空洞内应有暗红色的血块覆盖,以保护骨骼与神经。若出现干性齿槽炎,齿槽内没有血块,反而可见白色骨骼外露。
以下是干性齿槽炎常见的征兆与症状:
- 拔牙后2至4天出现剧烈疼痛。
- 拔牙处的血块部分或全部脱落,齿槽呈空洞状。
- 可见齿槽内白色骨骼外露。
- 疼痛可能从拔牙处扩散至同侧的耳朵、眼睛、太阳穴或颈部。
- 口腔散发难闻气味或出现异味感。
- 下颌或颈部的淋巴结肿大。
- 可能伴随轻微发烧。
以上仅列出部分常见征兆与症状,并非完整清单。若您出现任何疑似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以获得专业评估与治疗建议。
干性齿槽炎的治疗
干性齿槽炎虽然少见引发感染或严重并发症,但缓解疼痛与促进愈合是治疗的首要目标。拔牙后若能遵循医生指示并做好日常自我护理,不仅有助于伤口愈合,也能减轻干性齿槽炎所带来的不适。
以下是常见的处理与缓解方法:
- 冰敷与热敷:拔牙后48小时内,可在拔牙侧脸颊进行冰敷,以减轻肿胀与疼痛;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复原。
- 药物止痛:依照牙医处方服用止痛药,以控制不适。
- 避免烟草:不要吸烟或使用烟草制品,以免延迟愈合。
- 保持水分:多饮用清流质饮品,有助维持体内水分,也能减少因止痛药引起的反胃感。
- 温盐水漱口:每日以温盐水轻轻漱口数次,帮助保持口腔清洁。
- 口腔清洁:使用牙刷轻轻清洁齿槽空洞周围,避免直接触碰伤口。
请务必依照医嘱,定时回诊,由牙医或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检查伤口的恢复情况及治疗进展。若在下次回诊前再次出现疼痛,或疼痛明显加剧,应立即联系您的牙医,以便及时评估和处理。
何时该就医?
拔牙后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一般可透过牙医或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开立的止痛药来缓解,并会随着时间逐渐减轻。
但若在拔牙后的几天内,再次出现疼痛,或疼痛情况明显加剧,就应立即就医,以便牙医检查伤口并给予适当处理。
干性齿槽炎的预防
如何预防干性齿槽炎
拔牙后,牙医会提供复原期间的注意事项和伤口护理指引。患者也可通过以下方法,降低干性齿槽炎与疼痛不适的风险:
- 充分休息:拔牙后应休息几天,并在至少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齿槽内血块移位。
- 注意饮食:拔牙后需多喝水;24小时内避免饮用热饮、含酒精、咖啡因或碳酸的饮料。
- 口腔清洁:拔牙后刷牙要轻柔,并避开拔牙处。24小时后可开始以温盐水漱口,每次用餐或起床后约每2小时漱口一次。
- 避免烟草:拔牙后48小时内不要吸烟;若有嚼食烟草习惯,应至少一周内避免,因为烟草会延迟伤口愈合并增加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