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选择牙齿矫正,多半是为了改善牙齿的整齐与美观。过去的观念认为,必须等到乳牙完全替换成恒牙后才能开始矫正,以避免换牙过程把矫正成果再次挤乱。但事实上,这个想法并不完全正确。
那么,儿童最早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矫正牙齿呢?《Hello健康》特别邀请“台湾大信牙医”矫正专科医师蔡祯樱,为家长解答儿童牙齿矫正的常见疑问,帮助父母在面对牙医时能够更清楚、安心。
儿童几岁起可以进行牙齿矫正?
儿童牙齿的发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乳牙期(6岁前)
- 混合齿列期(约 8 至 12 岁)
- 恒牙期(12 至 18 岁)
一般来说,等到进入恒牙期再开始牙齿矫正并无大碍。但在部分特殊情况,牙医会建议把握儿童牙齿矫正的黄金期——也就是混合齿列期,当口腔内同时存在乳牙与恒牙时,即可提早介入矫正。
3种情况需尽早进行牙齿矫正
那么,哪些特殊情况需要提早介入矫正呢?以下为3种最常见的情况:
错咬(Crossbite)
若儿童出现错咬情况,进食时往往会长期依赖错咬的一侧进行咀嚼。不正确的咀嚼习惯若持续存在,可能导致下巴逐渐歪向一侧,进而造成两侧脸型不对称,出现“大脸”“小脸”或下巴歪斜的情况。
前牙深咬合合并小下巴(Deep Bite / Overbite)
在正常咬合状态下,上门牙会覆盖下门牙约2至3毫米。若儿童在咬合时,下门牙仅能看到一半甚至更少,就属于深咬。
深咬不仅会让前牙在咀嚼时承受过大的压力,还可能随着儿童成长,逐渐影响下颌骨的发育。当下巴被限制生长时,容易导致下巴显得较小,不仅影响脸部外观,也可能造成呼吸功能受限。
前牙反咬(Underbite)
正常咬合时,上门牙应略微覆盖在下门牙前端。而前牙反咬则是下门牙包覆上门牙的情况。若情况严重,可能发展为戽斗,也就是俗称的“月亮脸”。前牙反咬会阻碍上颌骨正常发育,因此需要在适当时机引导上颌骨的生长,让上门牙能够正确覆盖下门牙,同时延缓下颌骨过度发育。
台湾矫正专科医师蔡祯樱提醒,上述三种情况——错咬、前牙深咬合合并小下巴、前牙反咬,建议最好在8至10岁前接受评估,判断是否需要提早矫正。除此之外,若儿童出现咬合不正、恒牙错位、阻生齿,或齿列严重不整齐的问题,也应及早介入,以免影响脸型发育,甚至让孩子因外观问题而产生自卑感。(您可能也想知道:为什么要矫正咬合不正?避免这些健康问题)

儿童牙齿矫正与成人矫正的差异
如前所述,8至12岁是牙齿矫正的黄金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上下颌骨尚未完全定型,仍保有一定的可调整空间。牙医会利用这一优势,为恒牙争取足够的位置。若从牙齿排列的角度来看,此时期属于混合齿列期,也能同时引导新萌出的恒牙排列整齐。
不过,多数儿童在接受早期矫正时,往往并不了解其重要性。因此,家长需要耐心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理解治疗的必要性。毕竟,患者本身的配合度,也会直接影响矫正的整体效果。
成人牙齿矫正难度更高
成年后,口腔往往会伴随其他问题,例如牙周病、蛀牙、牙齿磨损,甚至缺牙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矫正的复杂度,也让不少成年人担心矫正效果不佳而却步。事实上,牙齿矫正并不分年龄。虽然成人牙齿移动速度相对较慢,但只要寻求专业牙医并遵循治疗计划,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牙齿矫正的黄金期,就像身高发育一样,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台湾矫正专科医师蔡祯樱也建议,家长应在孩子小学二年级左右,带他们到专业的儿童矫正诊所做一次完整检查,以免错过最佳的矫正时机。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