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相关症状

鼻子与呼吸和嗅觉密不可分,近年来空污严重,鼻子的健康也受到侵扰。无论是鼻炎、鼻窦炎、鼻咽炎、鼻塞、 鼻涕倒流 ,跟鼻子有关的症状,都可以在此分类里找到。

常识

鼻子相关症状

为什么会打呼?8个常见原因与3个改善睡眠品质的方法

根据统计,在40至60岁的成年人中,约有60%男性睡觉时会打呼,而女性则约占28%。虽然打呼并非自愿行为,但巨大的鼾声常造成枕边人困扰,更重要的是,这可能是潜在健康问题的警讯。 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打呼?又该如何有效改善,找回高品质的睡眠?让《Hello健康》带您深入了解打呼的8大原因与改善方法,帮助您睡得更安稳、更健康。 为什么会打呼?睡觉打呼的8个常见原因 一般人在清醒时,上呼吸道的肌肉会维持一定张力,帮助呼吸道保持畅通。但在入睡后,部分人的呼吸道肌肉张力会下降,导致呼吸道变得狭窄,空气流动受阻。当气流通过狭窄的呼吸道时,上呼吸道软组织会因摩擦与震动产生声音,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打呼声”。 以下是睡觉打呼的8个常见原因: 年纪增长: 随着年龄增加,咽喉部肌肉的张力会逐渐减弱或松弛,使呼吸道更容易塌陷。当空气流经时,气流与黏膜之间的摩擦增加,便会产生打呼声。 肥胖:体重过重者呼吸道四周脂肪堆积,压迫气道,使其变得狭窄。同时呼吸肌群张力不足,也会导致气流受阻,睡觉时更容易打呼。。 长期吸烟或睡前饮酒:抽烟与饮酒会损害呼吸道平滑肌与黏膜,并使自主神经反应迟钝,造成呼吸道肌肉松弛。这不仅增加打呼机会,也可能影响睡眠品质。 下颌过小或后缩:下颌骨结构较短或位置偏后,会压迫上呼吸道,使空气无法顺畅通过,从而引起打呼。 服用镇静或安眠药物:镇静药与安眠药会放松全身肌肉,包括呼吸道肌群。当呼吸道过度松弛时,容易部分阻塞,出现打呼或呼吸不顺等情况。 鼻部疾病:如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问题,会造成鼻塞或喉咙软腭肌肉松弛下垂,增加打呼的风险。 扁桃体肥大:扁桃体体积过大,会占据呼吸道空间,使气流通道变窄,导致呼吸受阻与打呼。 睡姿不当:仰睡时舌根容易往后坠,压迫呼吸道,也是常见打呼原因之一。 长期睡觉打呼别轻忽,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警讯! 长期打呼并非单纯的睡眠习惯问题。研究显示,约有一半的长期打呼者可能同时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这种疾病会导致睡眠时反复暂停呼吸,不仅影响睡眠品质,更可能增加高血压、心脏病与中风的风险。 除了打呼之外,若您同时出现以下症状,就应提高警觉,并尽早寻求医生评估: 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或突然惊醒 睡醒后仍感到疲倦或未休息够 起床时头痛或头晕 白天容易嗜睡或打瞌睡 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 情绪容易波动或脾气变得暴躁 记忆力减退或学习能力下降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分级标准” 根据每小时呼吸中止的次数,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oea,简称 OSA)可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三种等级: 轻度:每小时出现5至15次呼吸中止 中度:每小时出现15至30次呼吸中止 重度:每小时出现超过30次呼吸中止 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会严重影响睡眠品质,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中风等慢性病风险。 建议有打呼习惯的人,可请枕边伴侣或家人协助观察,是否在睡眠中有出现呼吸暂停、憋气或突然惊醒等情况,若有类似症状,应尽早就医,由医生进行睡眠检测(Sleep Study)与评估,以便获得适当治疗。 睡觉打呼如何改善?学会这3个方法,帮你睡得更安稳! 若打呼情况轻微,尚未影响生活品质与工作表现,可先尝试以下3种简单方法,帮助减轻打鼾问题: 侧睡:仰睡时,舌头容易往后坠,压迫呼吸道,使气流通道变窄,从而引起打呼。建议容易打呼的人可改为侧睡姿势,能有效避免舌头阻塞气道,帮助呼吸顺畅。 控制体重:肥胖者可透过减少油腻食物摄取、增加蔬果摄入量及维持规律运动,以控制体重。当体重下降、呼吸道压力减少后,打呼症状通常会明显改善。 避免睡前饮酒与戒烟:酒精会暂时降低呼吸道肌肉的张力,使气道变得狭窄;建议在睡前数小时内避免饮酒。此外,尼古丁会放松呼吸道肌肉,增加打呼的频率。戒烟不仅有助减轻打鼾,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若已尝试以上方法一段时间仍未见改善,或打呼严重影响睡眠品质,应尽快至耳鼻喉专科或睡眠中心就诊,评估是否为睡眠呼吸中止症、鼻部结构异常、扁桃腺肥大或其他内分泌相关疾病所致。早期诊断与治疗,才能真正找回优质睡眠与健康生活。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更多 鼻子相关症状 相关文章

鼻子相关症状

黄色、绿色鼻涕有什么不同?6种鼻涕与鼻水颜色的原因全解

在新加坡,虽然全年气候炎热潮湿,但在天气变化、空气质量下降或流感高峰期,感冒人数仍会明显增加。除了常见的打喷嚏、鼻塞和喉咙痛,鼻涕不停也是让人困扰的症状之一。 随着病程变化或感染不同病原体,鼻涕的颜色也会有所改变;此外,鼻腔过于干燥或患有过敏性鼻炎,也可能导致不同颜色的鼻涕大量分泌。 那么,不同颜色的鼻涕分别代表什么健康讯号?《Hello健康》带您根据鼻涕颜色,判断身体状况。 什么是鼻涕?流鼻水的作用说明 鼻涕(Snot,也称鼻水)是指鼻腔内的黏液,由鼻腔腺体分泌,用于保护鼻黏膜。 一般来说,鼻腔每天会产生大约 1 公升的分泌物,在吞咽时会与唾液或食物一同缓缓流入喉咙和胃部,因此平时不易察觉。但当病菌入侵鼻黏膜时,鼻腔会增加鼻涕的分泌量,以帮助将病菌冲刷排出体外。 流鼻涕的7个常见原因 以下是 7 个容易引起流鼻涕的原因: 感冒 过敏性鼻炎 非过敏性鼻炎(如药物性鼻炎、味觉性鼻炎、职业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 流感 新冠肺炎(COVID-19) 空气干燥 抽烟 流鼻涕就是生病吗?从6种鼻涕颜色看健康状况 每个人擤出的鼻涕颜色都可能不同,而颜色差异往往能反映健康状态。因此,擤鼻涕后不妨留意一下自己鼻涕的颜色属于哪一种: 鼻涕颜色1:透明鼻涕: 正常情况下,流出少量如清水般的透明鼻涕,表示鼻腔没有受到病菌感染,身体状况正常。但如果透明鼻涕分泌量明显增加,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有关。 鼻涕颜色2:白色鼻涕 白色鼻涕可能是感冒的前兆之一。此时鼻腔组织因发炎和充血而增厚,组织液分泌减少,鼻涕中的黏蛋白含量增加,使流出的鼻涕呈现白色且混浊的外观。 鼻涕颜色 3:黄色或绿色鼻涕 当鼻涕由透明转为黄色时,表示鼻腔已受到病菌感染并出现发炎化脓,鼻涕中混有病菌与白血球残骸,这是感冒常见的症状之一。若鼻涕呈黄绿色,则可能代表感染程度加重,需要特别留意。 鼻涕颜色4:金黄色鼻涕 若流出黏稠的金黄色鼻涕,可能表示鼻黏膜受到真菌感染,导致霉菌性鼻窦炎(Fungal sinusitis)。 鼻涕颜色 5:粉红色或带血丝鼻涕 若鼻涕中带有少量血丝,可能是微血管破裂所致,应留意是否因鼻腔过于干燥、挖鼻孔或用力擤鼻涕等外力造成损伤。 鼻涕颜色6:黑色鼻涕 吸入受污染的空气或气体时,可能会流出黑色鼻涕。由于现代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吸入大量污染物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在空气质量不佳的日子,建议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护鼻腔和呼吸道,降低感染风险。此外,吸烟同样会损伤鼻黏膜,引发流鼻涕、咳痰等症状,甚至导致鼻涕变黑。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鼻子相关症状

为何晚上睡觉容易鼻塞?睡觉鼻塞6大原因解说

鼻塞是过敏族群常见的困扰,有些人在晚上睡觉时,经常塞得更加严重;其实,不知过敏族群,有些疾病、生活行为及环境变化,也会造成鼻塞,影响睡眠品质与白天精神状况。究竟为何晚上睡觉容易鼻塞?《Hello健康》为您解说睡觉鼻塞6大原因,帮助您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拯救经常鼻塞的困扰。 只要一躺下就鼻塞?睡觉鼻塞6大原因解说 睡觉鼻塞的原因众多,不同因素会互相影响,使症状加剧;例如夜晚气温较低,平常就鼻子过敏的人,更容易在睡觉时鼻塞;睡觉鼻塞大致可分为以下6个常见原因: 睡觉鼻塞原因1:过敏性鼻炎 鼻塞是鼻子过敏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导致过敏性鼻炎的原因众多,举凡尘螨、霉菌、动物皮屑、花粉及空污等,皆可能引起过敏。 鼻子过敏经常发生于夜晚,因为人体抑制过敏反应的天然类固醇—肾上腺皮质醇(又称可体松),到了夜晚时,分泌量会减低,直到天亮才又开始大量分泌;因此,过敏反应如鼻塞、流鼻水或气喘等,特别容易在晚上发作。 睡觉鼻塞原因2:鼻窦炎 鼻窦为鼻子周围的空腔,若因受外来刺激,例如细菌、病毒、霉菌或粉尘等,使得鼻窦长期充血肿胀,便会导致鼻塞,不仅无法发挥正常清洁作用,也会使刺激物和黏液不断滞留在鼻窦内;长期下来,病原就有机会在鼻窦内生长繁殖,进而引起鼻窦炎,使鼻涕变黄、变稠,鼻塞问题也会更加恶化。 睡觉鼻塞原因3:鼻中膈弯曲 鼻中膈由软骨与硬骨所构成,将鼻腔分为左右两侧,若鼻中膈弯曲不正,就会使一侧的鼻腔空间变得比较小。 鼻中膈弯曲患者两侧的鼻腔都有可能鼻塞,一侧是空间狭小所致,另一侧则因为长期鼻子发炎,使鼻黏膜肿胀增厚,被较宽的那一侧给塞住。 睡觉鼻塞原因4:鼻息肉或肥厚性鼻炎 鼻息肉和肥厚性鼻炎都会使鼻腔狭窄,加剧鼻塞症状;前者为鼻腔所长出的良性肉瘤,后者则是下鼻甲黏膜长期发炎、组织肥大增生所致。 睡觉鼻塞原因5:姿势问题 躺下会使鼻涕倒流,若鼻子自我清洁的功能正常、鼻黏膜没有肿胀,躺下不会有任何症状;然而,若鼻涕因过敏或鼻窦炎变又多又稠,躺下就容易引起鼻塞。 睡觉鼻塞原因6:温度变化 鼻子过敏的人对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只要入夜变冷或夏天晚上吹冷气,鼻子就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导致鼻塞。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