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重要阶段

儿童在此阶段不仅开始与同龄人共同学习、互动,也逐渐发展出自我意识,走向心理上的独立。本类别将带你了解这一时期儿童在生理与心理上的关键转变与发展分水岭,帮助家长更深入掌握孩子的成长轨迹与需求。

常识

学龄前重要阶段

宝宝语言发展阶段全解析:从牙牙学语到开口说话,家长须注意4大迟缓征兆

宝宝的语言发展是许多家长十分关注的重要成长指标。事实上,许多婴儿在1岁前 已能牙牙学语,发出“妈妈”或“爸爸”的声音;到了18个月大,通常可以说出约20个词语。从1岁到3岁,正是孩子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本文将带您了解3岁前宝宝语言发展的主要阶段,并分享4个语言发展迟缓的警讯,帮助家长更有信心地陪伴孩子开口说话,掌握成长关键期。 宝宝语言发展:学说话进程5阶段 1岁前:多数约9个月大的婴儿 已能发出 “妈妈” 等重复音或单字,但尚未理解其意义。接近 1 岁 时,宝宝会开始注意声音来源,并逐渐辨认常见物品的名称,例如“瓶子”、“球”等。 12~18个月:进入此阶段后,宝宝会模仿更多词语,能说出一至多个字,通常是具体事物的名称。他们也开始理解日常常听到的字词含义。家长可在此阶段鼓励宝宝练习短句,例如“要水”、“抱抱”,以帮助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19~24个月:约1岁半至2岁的幼儿,会以惊人的速度学习并记忆新词汇,并能将词语组合成简单句子,如“爸爸吃”、“要奶”等。此时他们也能辨认物品,并听懂简单的指令。 25~30个月:在此阶段,宝宝的词汇量可达200个字或以上,并能使用简短句子表达需求,例如“我要玩”、“不要睡”。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会明显提升。 31~36个月:当孩子接近3岁时,语言能力更趋成熟,不仅能辨认颜色、大小,也能区分“你”、“我”等人称代词,逐渐能更清楚地表达想法与情绪。 宝宝语言发展迟缓的征兆 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都有所不同,稍微比同龄人慢并不一定代表异常。但若家长发现孩子在对声音或沟通反应方面有明显差异,建议及早进行专业评估与咨询。以下是可留意的几个警讯: 12个月前:很少使用手势沟通,例如指方向或挥手说再见。 18个月前:倾向以手势而非声音表达需求,在模仿声音或词语方面有困难。 2岁前:难以理解简单指令,如“拿球给我”,仅能模仿部分词语或行为,但无法清楚表达需求,可能反覆发出某些声音或词语,或出现异常声调(如尖锐或鼻音过重)。 2岁后:若家长听不懂2岁孩子超过一半或3岁孩子超过四分之一的说话内容,应提高警觉,一般来说,4岁以上的孩子,其语言表达应大致能被成人理解。 宝宝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 宝宝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可能来自多个层面,常见包括以下2类: 口腔与协调问题:若大脑中负责言语控制的区域受影响,可能导致嘴唇、舌头及下颚协调困难,影响发音清晰度。此外,若孩子有口腔结构异常(如上颚、舌头或舌系带(Frenulum)过短等问题),也可能造成发音不顺或发声受限。 听力问题:部分孩子因先天性听力障碍或中耳感染,导致无法顺利模仿和理解语言,从而影响语言学习进度。若出现口吃(Stuttering)的情况,家长也不需过度担心,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思维与语言理解发展速度快于表达能力,他们往往急于表达想法,却还在学习如何组织语言。 在孩子学说话的阶段,家长的陪伴与互动极为重要。建议家长: 多花时间与孩子说话,语气平稳柔和; 保持眼神交流与肢体互动; 让孩子有时间完成表达,避免频繁打断。 这些日常互动都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有效方式。 若家长发现孩子有语言发展迟缓的征兆,建议尽早带孩子前往儿科或语言治疗门诊进行专业评估。早期发现、早期介入,能有效改善语言能力,降低未来在学习与沟通方面的困难风险。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