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失眠同样是常见的睡眠问题,许多人长期面对入睡困难或睡眠品质不佳的困扰。
不少人以为只要“睡不着”或“睡不好”就是失眠,因此会直接求诊或依赖药物来改善。但事实上,偶尔的入睡困难或浅眠,并不等于临床上的失眠症(Insomnia)。
临床上的失眠症是指:入睡困难或半夜频频醒来,每周至少发生三次,持续三个月或以上,并对日常生活与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Hello健康》将为您介绍失眠症的定义、常见症状、可能原因以及专业治疗方式。
失眠可分为四种类型,您属于哪一种?
在医学上,失眠症依照症状可分为以下4类:
- 入睡困难:难以进入睡眠,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入睡。
- 维持睡眠困难:睡眠不稳,容易醒来或半夜多次中断。
- 早醒:睡眠时间比一般人短,清晨提早醒来后往往难以再次入睡。
- 睡眠不恢复:虽然夜间睡眠时间足够,但白天依然感到疲倦或缺乏精神。
如果以上失眠症状每周出现三次或以上,并持续超过三个月,同时影响到日间作息与情绪,就可被临床诊断为“失眠症”。
根据持续时间,失眠可分为2种类型:
- 短期失眠(急性失眠):症状持续数天至数周,但少于3个月,通常与可识别的压力或特定因素有关。
- 长期失眠(慢性失眠):每周至少发生3次,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成因往往较为复杂且不易辨识。
失眠症很常见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全球约有三成的人曾经历睡眠困难。女性受影响的比例高于男性,这与女性较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有关。失眠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层,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风险也会增加。
失眠的症状
失眠症的主要特征是难以入睡,但睡眠不足也会引发其他问题。常见的征兆与症状包括:
- 夜间难以入睡
- 半夜容易醒来,或清晨过早醒来
- 睡醒后仍觉得没有休息好
- 白天感到疲倦、嗜睡
- 情绪烦躁、焦虑或低落
- 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记忆力减退
- 头痛或身体紧绷
- 出现胃肠不适
- 对睡眠产生担忧
何时该看医生?
如果失眠持续超过3个月,或在短期内症状非常严重,就应尽早到医院或诊所就医,查明原因,并避免睡眠问题进一步恶化。
失眠的原因
失眠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包括焦虑、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以下是常见的失眠成因:
- 压力:包括学业、工作、生活或家庭压力,都会干扰思绪与自律神经,导致难以入睡。
- 焦虑:焦虑和紧张常引发失眠,许多失眠患者同时伴随焦虑症。
- 不良睡眠习惯:如睡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睡眠环境不佳,或将床用于除睡眠和性生活以外的活动。
- 咖啡因、尼古丁与酒精:傍晚或夜间饮用咖啡、茶、酒精饮料,都会影响睡眠品质,难以进入深眠;尼古丁同样会干扰睡眠。
- 晚餐过量:傍晚进食过多,容易在躺下时引起不适,影响入睡,也可能导致胃灼热(heartburn)、胃食道逆流(GERD)等症状。
- 特定疾病:如纤维肌痛(fibromyalgia)、关节炎(arthritis)等慢性疼痛问题,或呼吸困难、胃食道逆流、频尿等症状。
-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失眠,如部分抗抑郁药、肾上腺皮质类固醇、高血压药物,以及部分非处方药。
失眠的风险因素
失眠的风险因素很多,例如:
- 性别:女性因月经周期、停经期及荷尔蒙变化,更容易出现失眠症状。
- 年龄:尤其在60岁以上,随着睡眠模式及健康状况的改变,失眠风险会增加。
- 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Depression)、焦虑症(Anxiety)、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等。
- 工作性质:夜班或轮班工作,会打乱生理时钟,增加失眠风险。
- 长途旅行:跨越多个时区可能导致时差反应,从而引发失眠。
失眠的诊断与治疗
以下资讯仅供参考,不能取代任何专业医疗建议。若有相关困扰,请务必向医生咨询,以获取更全面的评估与指导。
如何诊断失眠症?
医生会通过问诊来了解您的情况,可能会请您填写问卷,以评估睡眠与清醒的模式,以及白天的嗜睡程度。有时,医生也会建议您记录“睡眠日记”,以帮助检视日常的睡眠规律。
如果医生怀疑失眠与其他疾病相关,可能会安排进一步的医学检查,以确认潜在原因。在部分情况下,若设备允许,医生可能会进行睡眠监测,记录您在睡眠时的身体活动,包括脑电波、呼吸、心跳、眼球运动和身体动作等。
失眠的治疗方式
医生可能会建议您先调整睡眠习惯,并检视是否需要更换药物,以帮助恢复良好的睡眠。与此同时,也可能会推荐行为治疗,让您学习更健康的睡眠技巧,以及改善睡眠环境的方法。
若这些方式仍无法改善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处方药来帮助放松与入睡,例如唑吡坦(zolpidem,商品名 Ambien)、右佐匹克隆(eszopiclone,商品名 Lunesta)、扎来普隆(zaleplon,商品名 Sonata),或雷美尔通(ramelteon,商品名 Rozerem)。
需要注意的是,安眠药通常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同药物的使用时限不一,有些适合短期使用,有些可用于较长期治疗,因此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
医生也可能会建议使用部分非处方的助眠药物。这类药物通常含有抗组织胺(antihistamines),可帮助入睡,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副作用,例如白天嗜睡或注意力下降。
失眠的生活调整与居家疗法
以下方法可能有助于改善失眠:
- 规律运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 检视并确认定期服用的药物,是否可能造成失眠
- 避免或缩短午睡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且下午3点后不要小睡
- 限制咖啡因与酒精的摄取,并避免使用尼古丁
- 睡前避免吃大餐或饮用过多饮料
如有任何疑问,请务必咨询医生,以便找到最适合您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