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喷剂是治疗过敏常见的药物选择,不仅在诊所或医院能取得,在药房或保健药妆店也能购买。
市面上的鼻喷剂种类众多,哪一种效果最好?药房买到的和医生处方的有什么不同?别担心,《Hello健康》将为您介绍常见的 3 大类鼻喷剂、它们的功效,以及鼻喷剂的正确使用方式。
市面上常见的鼻喷剂有3大类
1. 去鼻塞充血剂
常见药物名称:欧治鼻(Otrivin)、医鼻易(Sindecon)
又称血管收缩剂、去充血剂、拟交感神经促进剂,市面上药房常见的鼻喷剂多属此类。其主要作用是让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减轻肿胀,从而缓解鼻塞。但对于打喷嚏、流鼻水或鼻痒等症状,并没有显著疗效。
去充血鼻喷剂药效来得快,适合需要迅速缓解鼻塞的情况。在临床上,多作为“急救性”使用,并可视情况搭配类固醇鼻喷剂或抗组织胺,以改善过敏症状。
禁长期使用!去充血鼻喷剂的副作用须知
长期使用去充血鼻喷剂会导致药效逐渐下降,并在停药后产生 “反弹性鼻塞”,让鼻塞症状更严重,形成所谓的药物性鼻炎。患者可能逐渐对药物产生依赖,陷入“使用就能缓解,不使用就加重”的恶性循环。因此,建议避免连续使用超过3–5天。
常见副作用包括:
- 心悸、呼吸急促、躁动
- 头痛、失眠
- 血压升高、眼压升高
- 尿液滞留
需特别谨慎使用人群:
- 心血管疾病患者
- 青光眼患者
- 前列腺肥大患者
-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
2. 类固醇鼻喷剂
常见药物名称:艾敏释(Avamys)、内舒拿(Nasonex)
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鼻喷剂属处方药,需由医生开具处方才能取得。
类固醇鼻喷剂是过敏性鼻炎有效的维持治疗方式,疗效优于口服抗组织胺或抗组织胺鼻喷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免疫调节,抑制鼻黏膜发炎,从而缓解鼻塞、流鼻水、打喷嚏等症状,并能改善结膜炎。
类固醇鼻喷剂药效起效较慢,通常需使用6–12小时才见效果,且需连续数天使用才能达到最佳功效,因此常需长期使用。这与去充血鼻喷剂快速见效、短期使用的特性截然不同。
当症状获得控制后,医生通常会建议调整至 “最低有效剂量”,既能维持疗效,也能减少副作用风险。
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鼻喷剂,属于处方用药,需由医师开立处方笺才可取得。
类固醇鼻喷剂的副作用
大家一般对类固醇常有疑虑,担心出现“月亮脸”、“水牛肩”、体重增加等副作用。然而,类固醇鼻喷剂的剂量非常低,其药效主要局限于鼻黏膜局部,全身吸收率低于 1%,因此发生全身性副作用的机率极低。多数副作用仅见于鼻腔局部,例如鼻出血、干燥、刺激、灼热或轻微疼痛。整体而言,类固醇鼻喷剂的安全性高,非常适合用于长期控制过敏性鼻炎。
另外,口服类固醇虽然也能用于治疗过敏,但因药效较强,通常仅在症状严重时短期使用,不适合长期服用。
3. 抗组织胺鼻喷剂
常见药物名称:喷立停(Azetin)
抗组织胺鼻喷剂同属处方药,须依照医师指示使用,并不会在一般药房或保健药妆店销售。其药效起效迅速,最快约15分钟即可见效。虽然在缓解鼻塞方面的效果不如类固醇鼻喷剂,但对于流鼻水、打喷嚏及鼻痒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抗组织胺鼻喷剂副作用
抗组织胺鼻喷剂的主要缺点是,药液可能随喷用流入咽喉或口腔,产生苦味或恶心感。常见副作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嗜睡、疲倦)、以及抗乙醯胆碱作用(便秘、排尿困难、口腔与眼睛干燥、眼压升高)。因此,使用后应避免驾驶或操作危险机械。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在使用时也需格外谨慎。
抗组织胺药物 第一代VS第二代
第一代抗组织胺因嗜睡副作用明显,有时甚至被作为助眠药物使用。但其抗乙醯胆碱副作用也较强,因此年长者与儿童应避免或谨慎使用。
第二代抗组织胺发生副作用的机率较低,药效时间较长,整体而言使用上更安全便利。但部分药物带有苦味,可能影响耐受度。
4. 其他鼻喷剂
除了上述3大类鼻喷剂外,临床上也有以下几类鼻喷剂:
- Cromolyn sodium(肥大细胞稳定剂):药效较类固醇与抗组织胺鼻喷剂弱,但副作用少。需每日使用3–4次。其特点是能抑制立即性过敏反应,若在暴露过敏原前 30 分钟使用,可预防过敏症状发生。
- 鼻内抗胆碱药物:对缓解流鼻水效果显著,但对其他鼻炎症状无疗效,适用于过敏性或非过敏性鼻炎以流鼻水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正确使用鼻喷剂的6个步骤
- 首次使用前准备:新开封的鼻喷剂需先对空气喷压数次,直到喷嘴能喷出足量药雾,确保每次剂量准确。每次使用前需摇匀。
- 清洁鼻腔:若鼻腔内有黏液或鼻垢,可能影响药效吸收。可先用干净纸巾清理,或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 摆放姿势:使用时头部保持直立并稍微前倾,以避免药液流入口腔。
- 正确喷药:将喷嘴置入一侧鼻孔,朝向鼻翼外侧,避免喷向鼻中膈(鼻中膈较脆弱,长期使用类固醇鼻喷剂可能造成损伤),然后用手指压住另一侧鼻孔,完整按压喷嘴1次,同时轻轻吸气,让药物进入鼻腔。吸气不必过重,以免药物被吸入口腔,最后屏住呼吸5–10秒,再用口缓慢吐气。
- 两侧鼻孔交替使用:另一侧鼻孔重复相同步骤。若需每侧喷2下,建议采用“左右左右”的方式,避免单侧药量集中。
- 使用后处理:若药液流入口中,可漱口清除药味,减少不必要的剂量吸收。最后以干净纸巾擦拭喷嘴,保持清洁干燥。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