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子宫颈抹片检查前须知:6个重要注意事项、报告解读与异常原因全攻略

作者:大象医师

子宫颈抹片检查前须知:6个重要注意事项、报告解读与异常原因全攻略

每年做一次抹片检查,一辈子或许就能多活3个月!您可能会想,这是真的吗?是不是夸大其词?其实,大象医师并不是危言耸听。根据妇产科医师必读的权威教科书《Williams Obstetrics》内容指出,18至65岁的女性如果定期进行抹片检查来预防子宫颈癌,平均寿命确实有机会延长约2到3个月。

子宫抹片检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项、报告怎么看?异常原因一次看
资料来源:大象医师

子宫颈癌:子宫颈的变化

在说历史之前,大象医师先来解释抹片检查的作用。其实,女性在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后,大多数情况下会被自身的免疫系统压制住,不会造成太大问题。

但如果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压制,子宫颈细胞就会一步步从良性变化发展成恶性细胞,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至少 10 年才会发生!

子宫抹片检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项、报告怎么看?异常原因一次看
资料来源:大象医师

所谓 CIN,是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轻度癌前病变为 CIN1,代表侵犯程度轻微,大多数情况可以自行痊愈;而中、重度癌前病变如 CIN2 和 CIN3,在 10 到 20 年后发展成癌症的机率分别至少为 5% 和 12%,因此建议需要进行较积极的治疗。

子宫颈抹片的由来

来自希腊的 Papanicolaou 出生于 1883 年。大学时他原本专攻音乐与人文科学,后来受到身为医生的父亲启发,转而攻读医学,并于 1904 年以最高荣誉从雅典大学(University of Athens)毕业。短暂担任军医后,他又前往慕尼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 1913 年,Pap 和太太 Mary 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仅有的 250 美元,毅然踏上前往美国“大苹果”纽约的旅程,开始一段全新的闯荡生活。抵达纽约上东区后,Pap 在康奈尔医学院(Cornell University Medical)找到了一份研究工作。
  • 1916 年,他在研究细胞染色体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利用显微镜观察女性阴道分泌物中的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存在癌变的可能。
  • 1928 年,Pap 被晋升为助理教授,并结识了妇科病理学家 Herbert Traut 医生。两人在接下来的多年里,坚持不懈地投入研究,最终取得了重要成果:

#子宫颈抹片(Pap smear)终于在1941年被证实是有效的检查。

子宫颈抹片(Pap smear)终于在 1941 年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同年,Pap 与 Traut 两位大师共同出版了经典著作《Diagnosis of Uterine Cancer by the Vaginal Smear》(《通过阴道涂片诊断子宫癌》),奠定了抹片检查在妇科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他们毕生的贡献,真正造福了全世界无数女性,让更多人能够及早发现并预防子宫颈癌。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介绍:

  • 子宫颈抹片真的能预防子宫颈癌?
  • 子宫颈抹片应该多久做一次?
  • 什么是癌前病变?
  • 预防子宫颈癌的6大方法
  • 子宫抹片检查前的6大注意事项

希望大家在读完后,能更清楚地了解抹片的重要性,并把这个检查当成我们每年都要放在心上的一件重要小事。

子宫颈抹片真的能预防子宫颈癌?

如果可以,为何有些人不想做?

子宫抹片检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项、报告怎么看?异常原因一次看
资料来源:大象医师

自现代医学发展以来,人类一直想尽办法与癌症对抗。早期大家普遍认为,侵入性的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以子宫颈癌为例,过去的主要手术方式是根除性子宫切除术,必须切除整个子宫体及两侧支持组织、子宫颈、骨盆腔双侧淋巴结以及部分阴道(如示意图所示)。在过去的大型医学中心,这类手术可说是非常常见。

正如兵法家孙武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能够在更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就能避免进行上述的大型手术,也不必面对手术后可能需要的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甚至是能否痊愈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早期筛检的好处远远大于风险。

前面提到的 Papanicolaou 与 Traut 博士,自 1943 年开创子宫颈抹片筛检方法以来,至今已超过 50 年。在欧美国家,因为子宫颈抹片检查被广泛应用,使子宫颈癌的发生率在 30 年内下降了 70%。如今,欧美各国子宫颈癌的发生率平均只有十万分之三到七。

总结来说,子宫颈抹片不仅显著降低了子宫颈癌的发生率,更是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武器,其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可说是无法用言语完全形容的。

反观新加坡,政府同样十分重视子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检。新加坡保健促进局(HPB)与各大公共医疗机构长期推行全国子宫颈癌筛检计划,为符合条件的女性提供低价甚至免费的子宫颈抹片检查(Pap smear)或 HPV 检测。

根据新加坡癌症登记处(Singapore Cancer Registry)的数据,子宫颈癌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率已大幅下降,从 1970 年代的每 10 万女性约 17 例,降至近年的每 10 万女性约 6 例左右。这一成果与抹片检查及 HPV 疫苗的普及密切相关。

不过,本地的筛检率仍有提升空间。根据新加坡卫生部与保健促进局的调查:

  • 25 至 69 岁的女性中,大约有 60% 在过去 3 年内做过一次子宫颈抹片检查或 HPV 检测。
  • 40 岁以上女性的筛检率普遍比年轻族群低,部分原因是认为自己已绝经或没有性生活就不需要检查。
  • 影响筛检意愿的因素包括时间安排、对检查程序的不熟悉、尴尬感及对结果的担忧等。

新加坡卫生专家建议,25 至 29 岁的女性应每 3 年做一次抹片检查,30 岁至 69 岁的女性可改为每 5 年做一次 HPV 检测(前提是检测结果正常)。同时,积极推广 HPV 疫苗接种,可双管齐下进一步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生率。

子宫颈抹片多久做一次?30 岁以上才开始检查就可以吗?

很多人以为子宫颈癌只会发生在年纪较大的女性身上,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虽然子宫颈癌的高发年龄确实集中在 50~60 岁的女性,但年轻女性在 20~30 岁之间同样有可能患病。

目前已知,大多数子宫颈癌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感染 HPV 后的 5~10 年内,有机会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尤其是 21~24 岁的年轻女性,较容易在感染后自然康复;而 25 岁以上的女性,则较可能让病情逐渐发展成癌前病变,并且在定期的子宫颈抹片检查中被及早发现。

因此,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性生活史,就应该依照医生建议定期做子宫颈抹片或 HPV 检测,千万不要等到 30 岁才开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子宫颈癌的风险。

子宫抹片检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项、报告怎么看?异常原因一次看
ASCCP最新治疗准则,台湾其实还落后一大步,此为示意图。资料来源:大象医师
子宫抹片检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项、报告怎么看?异常原因一次看
资料来源:大象医师

(上图为ASCCP最新治疗准则)

新加坡采取30–69 岁女性:以 HPV 检测为主,结果正常 5 年后再筛检;若阳性,则依 HPV 型别与抹片结果决定转介阴道镜或密集追踪。,并根据结果分层安排追踪或治疗,这种做法已与 ASCCP 的核心精神接近。

在新加坡,目前的官方建议与 ASCCP 最新规范类似,但稍作调整:

  • 25–29 岁女性:建议每 3 年做一次子宫颈抹片(Pap smear)。
  • 30–69 岁女性:建议改为 HPV 检测,结果正常可 5 年再做一次。
  • 所有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即使低于建议年龄,也鼓励和医生讨论是否需要提前筛检。

但如果有以下高风险因素,就可以考虑更早开始做检查:

子宫颈癌高危险群

  1. 有多个性伴侣或伴侣有高风险性行为史
  2. 吸烟习惯
  3. 免疫力较弱(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HIV 感染者)
  4. 过早开始性行为(低于平均开始性行为年龄)——以此情况来说,建议可在首次性行为后三年开始做检查。

在新加坡,HPV检测结果同样会显著影响后续的追踪与检查安排,这一点与ASCCP 最新准则相符。

若抹片结果处于灰色地带(介于高度恶性与良性之间)

  • HPV 阴性或低风险型:可延长追踪间隔,不必立即进行侵入性检查。
  • HPV 高风险型(尤其是 16、18 型,在新加坡亦常见 52、58 型):会建议更密集的追踪,或直接安排阴道镜检查(colposcopy)以确认病变情况。

新加坡的筛检策略中,HPV 检测已是 30–69 岁女性的首选工具,因此一旦发现高风险型 HPV,医疗团队会立即启动分层管理,减少漏诊并提高早期发现率。

不过,大象医师也要在这里补充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子宫颈癌都是由 HPV 感染引起的。少部分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无关的子宫颈癌,往往恶性度非常高。
因此,近年来有些人提出“只做 HPV 检测、不做抹片”的说法,其实是相当危险的,因为这样可能会漏掉这些非 HPV 相关、但进展快速的恶性癌症。

这里做个小结,大象医师呼吁:

  • 21~29 岁女性:可考虑自费做抹片检查,结果正常的话,每 3 年追踪一次即可。
  • 任何年龄层女性:若抹片结果出现异常,可考虑自费做 HPV 病毒筛检,协助临床医生做出更精准的判断与后续处理安排

癌前病变是什么?

子宫抹片检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项、报告怎么看?异常原因一次看
资料来源:大象医师

这张是子宫的示意图。抹片检查主要是用图中白色的刷子,在子宫颈附近以旋转方式采集细胞。

因此,第一个重点是:抹片检查评估的是“细胞形态是否异常”,而不像一般手术切除较大组织后,所做的则是观察“病理标本”。

子宫抹片检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项、报告怎么看?异常原因一次看
资料来源:大象医师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抹片结果都能被采纳哦!如图所示,如果样本中血液太多、发炎细胞过多,或者检查前一天有性行为,都可能影响结果,造成“难以判读”(Unsatisfactory)的情况。这时医生通常会建议在 2~4 个月后重新进行检查。

那么,我们在子宫颈采集时,会收集到哪些类型的细胞呢?

  1. 子宫内膜与子宫内颈脱落的细胞:以分泌腺体细胞为主。
  2. 子宫外颈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这是 HPV 病毒最常侵犯的细胞类型。

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台湾医院抹片检查后,医生会在报告上勾选的检查结果项目。

子宫抹片检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项、报告怎么看?异常原因一次看
资料来源:大象医师

抹片报告怎么看?子宫颈抹片异常的常见原因

抹片检查的结果大致可分成18 种类别,以下列出供参考:

子宫抹片检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项、报告怎么看?异常原因一次看
资料来源:大象医师
  1. 如果抹片结果是 1 号(正常),建议每年追踪一次即可。
  2. 2、3 号:代表发炎或停经后的阴道萎缩。临床医生会视情况给予荷尔蒙药物或抗生素治疗,并在 3~6 个月后再追踪。
  3. 4~18 号的异常结果:建议到具备阴道镜或可进行锥状切除的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临床医生可能会结合自费 HPV 检测结果,决定追踪或治疗方式。
  4. 年轻女性(21~24 岁),若伴有7号CIN1 等轻度分化不良,一般建议持续追踪即可。
  5. 4 号难以判断的结果,若伴有高致癌型 HPV 或持续追踪仍无法判断,也建议安排阴道镜检查并辅以切片确认。

附注:下图示意了子宫颈从良性变化到恶性病变的发展过程。

子宫抹片检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项、报告怎么看?异常原因一次看

资料来源:大象医师

子宫颈癌预防6大方法

除了积极进行抹片筛检之外,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也能大大降低子宫颈癌的风险:

  1. 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
  2. 建议保持单一性伴侣
  3. 使用保险套
  4. 避免与有多位性伴侣的人发生性关系
  5. 避免与曾患尖锐湿疣(俗称“菜花”)的人发生性关系
  6. 戒烟

子宫颈抹片检查前6大注意事项

在进行抹片检查前,女性应先做好相关准备,避免以下情况:

  1. 在做抹片前应避免使用阴道药物塞剂
  2. 勿进行盆浴或冲洗阴道
  3. 避免在月经期间进行抹片检查
  4. 抹片前一天应避免性行为
  5. 子宫颈处于急性发炎期时,应先请医生用药治疗,再进行抹片
  6. 刚做过子宫颈相关手术治疗时(如冷冻治疗、电烧、切片、圆锥切除、雷射治疗、高频电刀切割等),应暂缓进行抹片检查

最后,大象医师曾亲眼见过许多因子宫颈癌而离世的女性,其中包括刚生产不久的年轻妈妈,更深刻体会到子宫颈癌的可怕。也因此,衷心感谢当年 Papanicolaou 医生的贡献,让无数女性有机会远离这场威胁生命的疾病。

来自希腊的Papanicolaou研究的子宫颈抹片 - Pap smear,在1941年被证实是有效的检查。
来自希腊的 Papanicolaou 所研发的子宫颈抹片(Pap smear),在 1941 年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筛检方法。资料来源:大象医师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上IG追踪“大象医师”,并给我一些鼓励哦!

※本文由大象医师授权提供,原文出处:【大象医师】每年做一次抹片,一辈子可能就多活三个月!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1. 台湾长庚纪念医院曾志仁医师-子宫颈癌与子宫颈癌前期的防治
  2. 丁大清(台湾花莲慈济医学中心妇产部主任)-子宫颈癌是女性大敌!
  3.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4.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5.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merican Society for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 and 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Pathology Screening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Early Detection of Cervical Cancer

现行版本

2025/08/15

编写者 周維薪醫師(大象醫師)

Jeff Ong 更新

由 周維薪醫師(大象醫師) 撰写,妇产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更新于 2025/08/15。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