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唾液腺癌 6 大症状,死亡率偏高——成因、分期与治疗一次了解

唾液腺癌虽然少见,但死亡率却偏高。由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等到患者出现脸部不明肿块或吞咽困难时,往往已属晚期。

唾液腺癌 6 大症状,死亡率偏高——成因、分期与治疗一次了解

《Hello医师》带您了解唾液腺癌的症状、成因、检查方式与治疗选择。

唾液腺是什么?

唾液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唾液进入口腔,帮助食物消化,同时含有特殊酵素和免疫球蛋白,具有抗菌作用。唾液还能维持口腔酸碱值稳定,保护牙齿珐琅质,预防蛀牙。

人体的唾液腺分为四大类: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

  • 腮腺:人体最大的唾液腺,位于双耳前方和下方。约 80% 的唾液腺肿瘤源自腮腺,其中约 20% 属恶性。
  • 颌下腺:位于下颌骨下方,约 10–15% 的唾液腺肿瘤源自此处,其中约 50% 属恶性。
  • 舌下腺与小唾液腺:位于舌下口腔底部,体积较小,肿瘤发生率低,但一旦出现肿瘤,超过 50% 属恶性。

整体而言,唾液腺肿瘤约占所有头颈部肿瘤的 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唾液腺体积越小,肿瘤发生时呈恶性的比例就越高。

唾液腺癌是什么?

唾液腺癌是癌细胞在唾液腺组织中形成的一种恶性肿瘤,属于极为罕见的疾病,发病率低于 1%,约占头颈癌的 3–5%,是头颈部较少见的恶性肿瘤。

研究显示,唾液腺癌的高发年龄多在 60–70 岁之间,男性的发病率约为女性的三倍。临床上常见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复发率高,整体存活率偏低。

唾液腺癌的原因

目前大多数唾液腺癌的确切病因仍不明,但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

  • 高龄:虽然唾液腺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年长者。
  • 职业暴露:从事橡胶制造、石棉开采或管道工程等工作者,罹患风险较高。
  • 淋巴腺疾病:研究显示,曾患淋巴腺相关疾病的人,发生唾液腺肿瘤的风险增加。
  • 头颈部放射线暴露:曾接受头颈部 X 光照射,或儿童时期接受放射治疗,均是重要的风险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具备风险因素并不代表一定会罹患唾液腺癌;没有风险因素的人,也可能罹癌。若怀疑自己处于高风险群体,建议及早向医生咨询。

唾液腺癌的转移与分期

唾液腺癌包括唾液腺导管癌在内,其区域与远端转移风险令人担忧:不仅 60–80% 的患者已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甚至 30–60% 会出现肺、肝、或骨骼等远处转移。更令人警醒的是,在早期(T1 阶段)即已有高达 56% 的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虽然在新加坡发病率极低(约 1/100,000),但近年来统计数据却显示发病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提醒我们即使是“罕见癌”,也不该掉以轻心。

唾液腺癌可分为以下四期:

  • 第一期:肿瘤不超过 2 公分,癌细胞尚未扩散至淋巴结。
  • 第二期:肿瘤大于 2 公分但不超过 4 公分,且未转移至淋巴结。
  • 第三期:肿瘤大于 4 公分,或癌细胞已扩散至颈部淋巴结。
  • 第四期:晚期阶段,肿瘤可为任何大小,并已扩散至邻近组织或远处器官(如肺、肝或骨骼)。

肿瘤大小可为任何程度,并可能已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 扩散至邻近软组织,例如皮肤、腭骨、耳道、面神经、颅底或颈动脉
  • 已转移至头颈部以外的远处器官(如肺、肝或骨骼)
  • 颈部同侧出现超过 3 公分的大型淋巴结转移
  • 颈部同侧出现多个不同大小的淋巴结转移
  • 颈部对侧出现单一或多个淋巴结转移

唾液腺癌的症状

唾液腺癌的表现多样,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症状,例如肿块或吞咽困难;但也有患者在早期并无症状,往往是在例行牙科或身体检查时才被发现。

常见症状包括:

  • 耳朵、脸颊、下巴、嘴唇或口腔内出现无痛性肿块
  • 脸部持续疼痛,不会自行缓解
  • 耳道有液体流出
  • 面部麻木或无力
  • 嘴巴张开困难
  • 吞咽障碍

若出现以上任何情况,请及时向医生咨询,以便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唾液腺癌的检查方式

如发现异常肿块,建议先至耳鼻喉科门诊接受专业评估。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

  • 身体检查与病史询问医生会触诊是否有肿块或异常特征,并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既往疾病与治疗史。
  • MRI(磁共振成像):利用强磁场与无线电波获取软组织影像,评估肿瘤范围。
  • CT 扫描(电脑断层扫描):提供横断面影像,用于判断肿瘤位置及是否扩散。
  • PET 扫描(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评估癌细胞是否已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
  • 内视镜检查:通过细长内视镜观察口腔及咽喉部位的情况。
  • 活组织检查(活检):取出唾液腺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检测是否存在癌细胞。
    • 细针抽吸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利用细针抽取腺体组织样本,是最常见且相对安全的检验方式。
    • 切片检查(Incisional Biopsy):切除部分肿块或异常组织,送交实验室检测。
    • 手术切除(Excisional Biopsy):若 FNA 或切片无法确诊,则可考虑完整切除肿块,以确认是否存在癌细胞。

由于唾液腺癌不易诊断,建议由具备唾液腺癌诊断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评估与检查。

唾液腺癌6大症状“死亡率超高

唾液腺癌3大治疗方法

1. 外科手术

手术切除是治疗唾液腺癌的主要方法。医生会移除肿瘤及周围部分组织,有时也会一并切除颈部淋巴结,以尽可能清除癌细胞。

在手术之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配合放射治疗,以消灭残留的癌细胞。若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医生也可能建议接受辅助性治疗,以进一步降低癌症复发的机会。

2.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量 X 光或其他辐射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唾液腺癌多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因此放疗常作为主要治疗方式,或手术后的辅助疗法。一般放疗疗程约 7 周,部分患者在第一周后便可能出现副作用,包括唾液减少、口腔干燥、食物不易软化以及咀嚼困难等。

放射治疗的长期副作用可能包括口干、口腔清洁困难与牙齿护理不易,进而增加蛀牙风险。因此,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并定期接受牙科检查。受照射区域的神经与肌肉组织也可能出现纤维化或早期退化,导致张口困难、肩颈部僵硬、吞咽障碍,甚至视力与听力逐渐退化

虽然部分副作用可通过药物缓解,但更重要的是及早配合适度的复健与运动,并长期坚持,以减少和预防严重慢性副作用的发生。

3. 化疗

学治疗是利用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化疗药物可通过口服,或以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方式进入体内。对于唾液腺癌末期患者,化疗有时会与放射治疗合并使用,以提升治疗效果。

不过,目前化疗并未被列为唾液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通常仅在复发或癌症已扩散至其他器官时才会考虑。是否进行化疗,仍需由主治医生根据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与病程阶段,进行专业评估与决定。

唾液腺癌的死亡率与生存率

唾液腺癌属于罕见但恶性度极高的头颈部肿瘤,多数患者在确诊后 5年内即因病逝世,死亡率高达60%~75%

有研究数据显示:

  • 第一期:5年平均生存率约 86%
  • 第二期:约 66%
  • 第三期:约 53%
  • 第四期:约 32%

整体来看,唾液腺癌的预后不佳,且复发与转移率高,因此早期发现与积极治疗是提升存活机会的关键。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Salivary Gland Cancer Treatment (Adult) (PDQ®)–Patient Version(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https://www.cancer.gov/types/head-and-neck/patient/adult/salivary-gland-treatment-pdq Accessed Feb 4, 2023

Salivary gland tumors(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alivary-gland-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54151 Accessed Feb 4, 2023

Stages of Salivary Gland Cancer(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https://www.mskcc.org/cancer-care/types/salivary-gland/salivary-gland-cancer-diagnosis/stages-salivary-gland Accessed Feb 4, 2023

Salivary Gland Cancer(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https://www.dana-farber.org/salivary-gland-cancer/ Accessed Feb 4, 2023

了解唾液腺(台湾中国医药大学)https://www.cmuh.cmu.edu.tw/HealthEdus/Detail?no=4699 Accessed Feb 4, 2023

现行版本

2025/08/20

文: 曹嘉儀

资料查核: Hello 健康

Jeff Ong 更新

事实查核由 Hello 健康 完成。由 曹嘉儀 撰写。更新于 2025/08/20。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