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口腔癌10大前兆!自我检查方法“白斑长在这”恶性肿瘤机率最高

根据新加坡癌症注册处1968年至2017年的数据,新加坡的口腔癌的发病率在过去40年中并未持续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趋势。然而,在特定人群中,趋势有所不同。例如,60岁及以上的华裔女性中,口腔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而印度裔女性和6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则有所下降。 新加坡口腔癌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虽然很多人可以成功幸存,依然会有吞咽困难、说话口齿不清等严重影响,因此平时若有嚼食槟榔、抽烟习惯的高风险族群,可利用早晨起床刷牙之际,检查口腔内部是否有白斑、黏膜异常等状况。

口腔癌10大前兆!自我检查方法“白斑长在这”恶性肿瘤机率最高

然而,仍有不少人会误以为以上口腔症状,是由年纪大或罹患牙周病所引起,而轻忽其严重性,事实上,这些症状很有可能就是口腔癌的前兆。今天《Hello健康》将介绍口腔癌变的10大前兆,以及正确该如何做好口腔自我检查,以利于癌症早期及时就医,提高治愈机会。

口腔癌前兆会痛吗?10大“口腔癌前兆”一次看

口腔癌是发生于口腔内部恶性肿瘤的总称,但多数情况下属于鳞状细胞癌,可能出现在口腔的各种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颊黏膜、齿龈、腭部、上腭窦及腭骨等处。

口腔癌初期的疼痛症状并不明显,许多患者无论进食或说话皆与健康者无异,直到肿瘤扩大发展为口腔癌晚期才来求诊,却已错失早期诊断及治疗的良机。

口腔癌通常较常见于45岁以上,但也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且以男性居多。以下列出口腔癌最为常见的10种前兆,如您发现口腔内符合下列症状,请尽快就医检查:

口腔癌前兆1. 白斑

口腔内白斑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最常见于颊黏膜,牙龈黏膜和下唇等处;倘若白斑出现在舌头两侧和下唇,则最容易滞留且发育不良或发展为恶性肿瘤。

据研究发现,白斑导致恶性病变的发生率约在3.6%~17.5%之间,还有多达19.9%的白斑病变可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非典型增生现象,需接受专业检查已确认是否为口腔癌表现。

口腔癌前兆2. 红斑

红斑、白斑与疣状增生是新加坡最主要的口腔癌前兆,口腔黏膜上呈现的红色斑块常见于口底、舌侧、大臼齿后垫和软腭上。

当红斑突然变大、出血或形成长久不愈的溃疡,造成口腔组织退变时,转变为口腔癌的机率就会因而提高。

口腔癌前兆3.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口腔黏膜下组织层会呈现疤痕慢性增加的现象,病患可能会开始对刺激性食物出现敏感或疼痛,甚至出现黏膜泛白、触感变硬的症状。

在新加坡,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原因主要为长期嚼食槟榔、烟草使用、营养不良(如铁及维生素缺乏)、遗传或个体敏感性,新加坡主要口腔癌致因是烟草使用(尤其与槟榔共同使用)。

由于大量胶原蛋白会因此沉积在黏膜下层,使血管狭窄及表皮变薄,黏膜保护力因此随之减少,而致癌物也容易通过表皮障壁,使组织产生恶性变化。

口腔癌前兆4. 疣状上皮增生

疣状上皮增生同样也是因嚼食槟榔的慢性刺激所造成的口腔黏膜病变,表皮会因而向外增生,呈现如疣状或花椰菜状的外观,依角化程度不同,增生组织会呈现白色或红色。疣状上皮增生经常出现于口角、口腔底、口腔内两颊等处。

久未愈合的口腔溃疡是口腔癌的前兆之一

口腔癌前兆5. 口腔溃疡

许多人认为口腔溃疡是因为火气大所致,其实若非糖尿病患,一般人口腔溃疡超过2周以上未愈合,应尽快至医院做活体组织切片检查,以防口腔癌找上你。

口腔癌前兆6. 碰触后容易出血的肿块

口腔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并且在触摸之后发生出血的现象,就要特别注意是否为口腔癌前兆。

口腔癌前兆7. 口腔黏膜颜色出现改变

如果口腔黏膜的颜色变白、红、褐或黑色,而且无法抹去,或口腔内壁原本就有的痣面积突然变大,表面增高、触感粗糙,还出现溃疡及色泽上的改变,就可能是口腔癌的癌前病变。

口腔癌前兆8. 张口困难、角度受限

习惯嚼食槟榔的人可能会因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导致嘴巴开合受到限制,患者可能因此影响进食意愿与效率,若发现此种症状,应及早到医院检查是否罹患口腔癌。

口腔癌前兆9. 舌头运动异常与知觉改变

舌头的活动性会受到限制,知觉也可能发生变化,导致病患咀嚼、吞咽或说话困难,甚至使舌头半侧失去知觉。

口腔癌前兆10. 腭骨局部肿大与牙齿摇动

腭骨可能会产生局部性肿大,造成脸部左右不对称,有时还可能合并牙齿摇动等症状,而前述症状容易与牙周病混淆,须请牙科医生针对此部分进行诊断。

以上10种口腔癌可能出现的癌前病变并非一定会造成口腔癌,但若长期置之不理,未来罹患口腔癌的风险将显著提高。

口腔癌自我检查

若想要及早发现口腔是否出现口腔癌前病变,可以趁着刷牙时,仔细检查以下4个部位:

  1. 嘴唇用手指把下唇拉下,检查颜色与组织,上唇也同样翻开检查。
  2. 两颊内侧:用手指扳开内侧,检查是否有红、白或深色斑点。以手指摸牙齿与脸颊间的部位,检查是否有硬块,是否平滑。
  3. 舌头:将头往后仰、嘴巴张大、检查颜色有无异样,或有无硬块,再把舌头由嘴巴左端移到右端,检查其灵活程度,同时检查舌头两侧。
  4. 口腔底:以一只手指触摸口腔底部,检查有无异常的硬块。

除了自我检查外,更应养成定期至医院做口腔检查的习惯。如有上述可疑症状,或发现有超过2星期以上仍未愈合的口腔病变,就应立即就医以确定诊断、及早治疗。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台湾口腔癌罹患率世界第一(癌症希望基金会)https://www.ecancer.org.tw/DynamicContent.aspx?unitID=10137&contentID=857 Accessed January 3, 2022

不可轻忽的口腔癌前病变(台湾癌症防治网)http://web.tccf.org.tw/lib/addon.php?act=post&id=4281 Accessed January 3, 2022

口腔癌的症状与自我检查(台湾癌症基金会)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425 Accessed January 3, 2022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之临床处理(马偕纪念医院)https://www.mmh.org.tw/know_health_view.php?docid=272#:~:text=%E8%87%A8%E5%BA%8A%E4%B8%8A%E5%B0%87%E7%99%BD%E6%96%91%E7%97%87,%E6%9C%89%E5%8F%AF%E8%83%BD%E7%99%BC%E7%94%9F%E5%8F%A3%E8%85%94%E7%99%8C%E3%80%82 Accessed January 3, 2022

认识口腔癌(亚东纪念医院)https://www.femh.org.tw/epaperadmin/viewarticle?ID=3346 Accessed January 3, 2022

口腔癌防治之我见(台大医院)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004/project_2.html Accessed January 10, 2022

口腔癌之症状、预防与自我检查(亚洲大学附属医院)https://www.auh.org.tw/NewsInfo/HealthEducationInfo?docid=328 Accessed January 10, 2022

对辣敏感、变得不敢吃辣?小小味觉改变竟是口腔癌警讯(国泰综合医院)https://sijhih.cgh.org.tw/ec99/rwd102/news.asp?newsno=173  Accessed January 10, 2022

口腔癌防治(卫福部)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13&pid=1118 Accessed January 13, 2022

你所不知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台大医院)https://www.hch.gov.tw/?aid=632&pid=0&page_name=detail&iid=24 Accessed January 13, 2022

现行版本

2025/05/07

文: Jeff Ong

资料查核: Hello 健康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这个月,您「自摸」了吗?谈睾丸癌自我检测

子宫内膜癌4大分期:罹患子宫内膜癌非末日!早期治疗存活率9成


事实查核由 Hello 健康 完成。由 Jeff Ong 撰写。更新于 2025/05/07。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