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其实都不太清楚,受伤后到底该选择冰敷还是热敷,还是两者交替使用?以下将为大家说明冰敷与热敷的原理与效果,让您一次掌握它们各自适用的情况。
冰敷适用于急性伤害,例如跌倒或撞伤
- 冰敷的功效原理:冰敷能减少局部血液循环,具有麻痹作用,并能缓解疼痛、肿胀、发炎和出血。
- 冰敷的适用症状:冰敷适合在急性受伤后的 48 小时内使用,例如跌倒、撞伤,或因过度伸展、收缩导致的伤害。当患处出现疼痛、发红、发热和肿胀时,冰敷可帮助止痛、消肿和消炎。
- 不适合冰敷的症状:冰敷不适用于严重创伤,或像关节炎(Arthritis)这类慢性疾病。
- 冰敷的方式:可用冷水将毛巾浸湿后拧干来冰敷,或将湿毛巾或水袋放入冰箱约 15 分钟再使用。注意不要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每次冰敷时间也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 20 分钟以内,以免冻伤。
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适合慢性伤害与肌肉疲劳
- 热敷的功效原理: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舒缓紧绷的肌肉,减轻僵硬和酸痛。
- 热敷的适用症状:热敷适合用于慢性或疲劳性的损伤,例如长时间姿势不良造成的肌肉拉伤,或剧烈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此外,也适用于肌肉痉挛,以及关节僵硬和疼痛。
- 不适合热敷的症状:热敷不适用于急性损伤,例如跌倒、撞伤等情况,特别是在受伤后 48 小时内不建议使用,以免加重肿胀与疼痛。
- 热敷的方式:可以使用热水袋、暖暖包,或以热水浸湿的毛巾敷在患处。每次热敷时间不宜超过 20 分钟,也不要在睡觉时持续热敷,以免造成烫伤。
冰敷和热敷的注意事项
- 有糖尿病(Diabetes)或神经损伤的人,在进行冰敷或热敷时必须特别小心,建议在敷袋外加一层毛巾,与皮肤隔开以减少伤害风险。
- 有开放性伤口,或皮肤对温度变化有过敏反应的人,请不要冰敷或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