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虱咬伤怎么看?症状、治疗方式与床虱消灭、预防全攻略
最近多个国家相继爆发床虱问题,包括法国、英国、中国、香港、韩国和日本等地,新加坡也出现疑似案例。到底床虱是什么?它从哪里来?被咬后伤口会怎样?又该如何预防和消灭?《Hello健康》带您一次了解! 什么是床虱?认识床虱 床虱(Bedbug)体型约4毫米 – 7毫米,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会躲在家具或床垫的缝隙中,以人血为食,通常每隔5到10天就会吸血一次。 床虱的繁殖力惊人,雌虫一生可产下200至500颗卵,这些卵会在1至2周内孵化,约5周后成长为成虫。它们会持续进食、交配和繁殖;成虫即使几个月不进食也能存活,在适合的环境下寿命可长达一年。 床虱的生命周期 交配后,雌性床虱会产下约200至500颗卵,卵呈白色、细小颗粒状。 孵化期约为1至2周,幼虫刚孵出时为半透明色,但吸血后会变成褐色。 幼虫约5周后成长为成虫,并持续交配与繁殖,寿命最长可达1年。 床虱虽然没有翅膀、不会飞,也不擅长垂直爬行,但因体型细小、生命力强且繁殖快速,常躲藏在衣物、行李或家具中,并可通过飞机、地铁、船运等交通方式传播。因此,床虱的扩散在其他国家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旅游往来频繁的地区,如欧洲和北美,更容易出现床虱感染事件。 被床虱咬后的症状与伤口特征 床虱通常在清晨前吸血,每次吸血约5至10分钟,白天则会躲在暗处慢慢消化血液。 叮咬时,床虱会注入带有麻醉作用的唾液,因此被咬当下往往没有感觉。数小时后,叮咬处会逐渐出现红肿与发痒的反应,形成约2至6公分的红肿区块,颜色可能呈红色、粉红或暗红色。痒感可持续数天至一周以上,严重者可能出现荨麻疹样丘疹、水泡,甚至全身性过敏反应。 此外,床虱常会反覆叮咬同一区域,因此咬痕常呈现成排或成群分布。常见被叮咬的部位包括脸部、手臂及腿部等暴露在衣物外的区域。 被床虱咬了怎么办? 若家中发现床虱,最重要的是尽快消灭与防治,否则床虱会持续繁殖,对生活造成困扰。但若是在外出旅行或住宿时被床虱叮咬,可以透过以下方式缓解症状: 减轻痒感: 可擦上外用止痒药膏或进行冰敷,帮助缓解红肿与瘙痒。 避免搔抓患部: 以免导致伤口扩大或出血,增加感染风险。 就医治疗: 若红肿范围持续扩大,或出现严重发炎,应尽快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外用类固醇药膏或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来控制症状与发炎反应。 【延伸阅读:类固醇药膏强度分7级,皮肤痒擦哪款?选用4重点一次看】 床虱常躲藏的地方 如果怀疑在家中被床虱叮咬,可以检查以下区域是否有床虱或床虱的排泄物(例如深褐色或黑色的小斑点): 寝具,如床垫、床单、枕头和被套 床头柜后方或床架底部 地毯下方 壁纸或墙纸的接缝处 沙发、椅垫的缝隙 家具之间的缝隙 床虱怕什么?6个有效消灭方法 想要彻底清除床虱,可以从以下6个方法着手: 曝晒: 将疑似有床虱的衣物或床上用品放入塑料袋中绑紧,再放到阳光下曝晒;当袋内温度超过65°C时,即可有效杀死床虱。 热蒸: 使用蒸气熨斗熨烫疑似被床虱入侵的织物(注意布料是否能耐高温,以免损坏)。 吸尘: 定期用吸尘机清理床虱常藏的地方,如墙缝、床架、床垫边缘和地毯底部。 清洗: 勤清洗寝具、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并在高温下烘干。 使用杀虫剂: 选择经国家环境局(NEA)核准的杀虫产品,按照说明正确使用。 寻求专业协助: 若虫害严重,建议请合格的虫害防治公司协助处理,以彻底清除床虱及卵。 如何防止把床虱带回家? 出国旅行或外宿后,若不想让床虱“搭便车”进家门,可以参考以下预防方法: 回家后立即清洗衣物: 所有穿过或携带外出的衣物,应马上放入洗衣机清洗,并以高温烘干。 仔细检查行李: 打开行李箱时,检查内部缝隙、拉链处、衣物夹层是否有床虱或黑色斑点(床虱排泄物)。 行李箱防虫处理: 清空行李后,用大塑料袋将行李箱包好,在袋内喷上杀虫剂并密封,放置约一个月。 持续留意家中环境: 定期检查床垫、床架、沙发缝隙等床虱喜欢躲藏的地方,一旦发现疑似踪迹,应立即依照防治方法处理。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