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

血压是血液流动对动脉管壁造成的压力。一般人正常血压数值为收缩压<130 、舒张压<95,超过则属于高血压。量血压很重要,因为高血压通常无明显症状,但与心脏病、中风密切相关。

常识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适合吃的5大水果:有助降血压,还能降低癌症风险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杀手”,因为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但却可能引发心脏病、糖尿病及肾脏疾病等严重健康问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要定期监测血压,日常饮食也非常关键,其中水果的选择更需留意,才能真正发挥帮助降血压的效果。 在新加坡本地市场与超市,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多种新鲜水果。究竟哪些水果最适合高血压患者?以下就由《Hello健康》为您整理5大推荐水果,帮助控制血压,同时增进整体健康。 降血压该吃哪些食物?5大有助控压的水果 高血压患者除了需要按时服药与规律运动外,也可通过饮食来帮助控制血压。饮食控制方式之一是多摄取有助降血压的水果,以维持血压在健康范围。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与健康促进局(HPB)的饮食建议,每人每日应至少摄取2份水果: 1份水果约等于一个拳头大小的整颗水果。 若是切块水果,1份约为半碗至1碗。 在享受日常美食的同时,高血压患者可多选择以下5种有助降血压的水果,既营养又能辅助心血管健康。 1. 香蕉 香蕉富含钾、镁及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其中的钾离子能帮助平衡体内过多的钠,从而降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香蕉中还含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物质,具有辅助降血压的作用。 建议每日可摄取约95公克香蕉(约半根大香蕉或1根小香蕉)。除了有助于控制血压,香蕉所含的水溶性纤维也能促进肠道健康,并有助于降低大肠癌风险。 不过需注意,若患者已因高血压正在接受药物治疗,部分药物可能导致血钾水平升高,引发不适。因此,建议在增加香蕉摄取量前,先咨询医生,以确认适合的份量。 2. 橙 橙富含钾、镁、叶酸、β-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A、B、C、D),其中的 钾离子与香蕉相同,能帮助降低高血压风险;而叶酸则有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此外,橙中的维生素C与β-胡萝卜素具强效抗氧化功能,可降低血管壁的氧化压力,保护血管健康,并减少胆固醇堆积。 小贴士:若有胃酸过多的情况,建议避免在饭前1小时吃橘子,可改在饭后食用,较为适合。 3. 奇异果 奇异果属凉性食物,适合火气大或经常熬夜的人适量食用。它富含钾,有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根据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一项研究指出,每日食用3颗奇异果,在降血压的效果上甚至优于每天1颗苹果。 此外,奇异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三酸甘油脂与胆固醇转化为胆酸,帮助维持血管壁弹性,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4. 草莓 草莓富含维生素 C、膳食纤维、花青素、鞣花酸等营养素。其中的维生素C是天然抗氧化剂,能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伤害,并有助预防动脉硬化与高血压;而膳食纤维则有助肠道健康,降低大肠癌风险。 虽然新加坡不种植草莓,但在超市全年都能买到进口草莓。挑选草莓时,建议选择果形饱满、鲜红有光泽并带有自然香气的品种。买回家后,应将草莓放在木盒或硬纸盒内,再放入冰箱冷藏,以保持新鲜。食用前务必清洗干净,以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 5. 番石榴 番石榴是维生素C的超级来源,每100公克番石榴含有约193.7毫克维生素C,比香蕉高出近9倍,能帮助降低胆固醇,并预防冠状动脉阻塞。除此之外,番石榴还含有槲皮素与多酚等营养素,能增强体内抗氧化力;同时富含钾,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不过,番石榴的糖分含量较高,建议适量食用,最好搭配其他水果一起吃,避免过量,以免导致血糖升高。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embed-health-tool-”bmr”]

更多 高血压 相关文章

高血压

血压高怎么降下来?降血压的6种方法一次告诉你

高血压在新加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疾病,依据发布的《2022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National Population Health Survey 2022)数据显示,在18至74岁的新加坡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7.0%,即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预防高血压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如果您的血压值比一般人来得高,但还不到高血压患者的标准,这表示您可能处在高血压前期。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Hypertension),两者都是可能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的严重疾病。在现代忙碌又充满压力的生活下,无论男女老少高血压的情形愈来愈严重。在这里《Hello健康》为您介绍6种降血压的好方法,让您可以稳定控制血压,预防肾脏病、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 1. 摄取健康的饮食 人没有食物就不能生存,但如果不谨慎选择你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您的健康或心脏都可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建议摄取低钠(Sodium)及含钾(Potassium)的食物。钾可以帮助降低血压,预防进入高血压前期。补充大量蔬果与全麦谷物对于降血压也有很良好的功效。此外,切记少吃脂肪量高的肉,例如肥肉、五花肉、加工肉类,并多吃鸡肉和鱼肉等优质的蛋白质。 2. 减少饮食中的含盐量 摄取过多的盐分(即钠),会导致水份滞留在体内,使身体出现水肿,血管壁的压力也会上升,进而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则几乎会损害身体里的所有器官。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U.S.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建议成人每日的钠摄取量上限为2,300毫克(约6公克的盐)。以下为你提供4个减钠小撇步: 技巧1: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上的钠含量,比较各厂牌的商品,找出钠含量最低的食品。 技巧2:减少外食与吃素食的次数,因多数外食都含有大量的钠。 技巧3: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如肉类罐头、火腿、培根等,以及微波食品与泡面等食物。 技巧4:减少每日下厨做菜的盐分。 3. 规律运动及控制体重 新加坡卫生部建议成人每天需运动至少30分钟,或分段累积运动量,效果与一次做完一样。每次运动时间最少要有10 分钟。因此一天之中可分别运动15分钟,运动2次,或仅运动10分钟,但运动3次。规律运动不仅可以降低血压、控制体重,还能舒压及减少罹患心血管、肌肉、骨头等各类疾病的风险。在高血压患者之中,至少有1/5的人拥有肥胖的问题。对于身形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来说,体重仅需减去3-4公斤,就能降低血管的压力。 4. 限制酒精与吸烟量 经常吸烟、喝酒是导致高血压的一大威胁。喝酒不仅会使高血压药物失去疗效,还会使血压上升。平均来说,各年龄层女性建议每日的饮酒量为1杯,65岁以下的男性每天则饮用喝2杯。 5. 减少压力 现今由于工作、疾病、家人、人际关系等各种原因,多数现代人皆面对很大的生活压力。压力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尝试改变你的生活习惯,例如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规律运动、瑜珈、静坐、或是抽出时间做自己喜欢且令人放松的事情。 6. 定期检查血压 新加坡卫生部建议18岁以上的民众每年应至少量一次血压;40岁以上肥胖或工作压力较大、已过女性更年期、或是拥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建议每周或每月测量一次血压。心血管疾病、中风、慢性肾病、或已经接受降压药治疗的患者则建议每天测量。 建议家中可以购买一台家用血压机,测量前记得不要吸烟、喝咖啡、滴眼药水,并避免激烈活动,以获得准确的血压数值。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高血压

高血压标准是多少?高血压症状、原因、种类、治疗照护完整看

了解高血压标准,是预防与改善高血压的第一步!高血压症状不明显,易轻忽,而且高血压原因,若未定期追踪与控制,长期高血压可能大幅提高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Hello健康》带您了解高血压标准、症状、原因、诊断及治疗方式。 高血压标准是多少? 根据2024年新加坡卫生部高血压指引,正常人血压标准值应低于130/85 mmHg,当血压值高于130/85 mmHg(收缩/舒张压),即属于高血压,若血压值介于两者之间,则属血压偏高,为高血压前期。 正常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30/85 mmHg 高血压前期(血压偏高):收缩压 ≥ 130~139 mmHg;舒张压 < 85~89 mmHg 高血压第一期:收缩压/舒张压 ≥ 140~159 / 90~99 mmHg 高血压第二期:收缩压/舒张压 ≥ 160~179/100~109 mmHg 高血压第三期:收缩压/舒张压 ≥ ≥180/≥110 mmHg 血压正常值与高血压标准 高血压症状:高血压初期症状?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初期症状不明显 高血压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常于健康检查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少数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头痛 头晕 心悸 耳鸣 肩颈酸痛 高血压严重者可能出现症状包括: 恶心 呕吐 视力模糊 抽搐 昏迷 高血压原因复杂!高血压风险因子、种类一次看 高血压常见风险因子包括: 高血压不可控制风险因子 年纪:随着年龄增长,血压升高的风险增加。 种族:黑人较其他种族更易罹患高血压,且并发症更严重。 家族史: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风险较高。 自体免疫疾病:如红斑性狼疮) 怀孕: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特定的情况,通常在分娩后会改善。 高血压可控制风险因子 抽菸:尼古丁使血管收缩并损害血管内壁,导致血压升高。 饮酒:过量饮酒降低血管弹性并增加体重,提升血压风险。 压力:压力刺激交感神经,短期升高血压,并诱发不健康生活习惯。 缺乏运动:运动不足导致血管弹性下降、体重增加,进而升高血压。 肥胖:体重过重增加心脏负担,脂肪分泌物质进一步影响血压。 钠摄取过多(吃太咸):钠引起水分滞留,增加血液循环量,导致血压升高。 钾摄取太少:钾不足无法平衡钠的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糖损害血管功能,影响血压调节。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心脏与血管系统,导致血压变化。 嗜铬细胞瘤:肿瘤分泌肾上腺素,导致血压剧烈升高。 高血压种类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续发性高血压等2种: 原发性高血压:多数患者属于此类型,通常是遗传及生活方式引起,如饮食过咸、缺乏运动或肥胖等原因所引起。 继发性高血压:因生理变化或疾病所导致,如肾脏病、内分泌异常等,较容易突然发作,导致血压数值升高,症状通常比原发性高血压严重;常见风险因子包括: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甲状腺问题 […]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