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低血压怎么办?一次看懂低血压的原因、标准、症状与治疗

低血压怎么办?一次看懂低血压的原因、标准、症状与治疗

多少算低血压?低血压标准、正常值解说

一般正常血压标准为130/85mmHg,再往上就接近“高血压前期”,而低血压则是指血压下降至<90/60mmHg ,也就是收缩压(最高血压)<90mmHg,舒张压(最低血压)<60mmHg。

低血压是众多疾病的一个表征,且会影响个人健康,尤其对老年人特别明显。不过低血压通常能透过规律运动、避免久站,以及避免突然从躺姿或坐姿起身,也就是所谓的姿势性低血压改善。

低血压有多常见?

任何人都可能有低血压,但在老人、孕妇,以及有规律运动习惯的健康人士身上特别常见。多数低血压患者症状轻微,透过生活型态或习惯的调整即能改善。

低血压症状?

当输送至脑部的血流量降低,就会产生低血压的现象,可能的常见症状如下。症状因人而异,如有其他异常症状,请谘询医师。

  • 感到头重脚轻或头晕
  • 晕厥、昏倒
  • 注意力下降
  • 视力模糊
  • 恶心
  • 皮肤湿冷
  • 呼吸急促、短浅
  • 疲倦
  • 口渴

突发低血压而头晕跌坐

血压低何时该就医?

若长期处于血压数值偏低,但没有出现不适症状,通常代表身体并无大碍,例如不少有运动习惯的健康人士,通常血压皆比常人要低。就算有轻微头晕的症状,只要不影响生活作息就毋须过度担心,不过仍可就医检查,确认身体有无其它潜藏疾病。不过,如果出现以下低血压症状,便需要尽快就医:

  • 有头重脚轻之感或头晕,觉得自己若站着超过5秒就会昏倒。
  • 心悸
  • 皮肤苍白、感觉寒冷。
  • 呼吸变浅、急促。
  • 意识混乱(多发生于老年人)。

低血压原因?

很多因素都会造成血压变化,包括身体姿势、压力、药物、饮食、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等等,此外,下列原因也可能会导致低血压:

  • 怀孕 :孕妇血液循环量增大,加上荷尔蒙的变化,可能会让孕妇发生低血压的问题。
  • 脱水:脱水可能造成动脉中的体液不足,从而引发低血压。而造成脱水的原因包括水分摄取不足、有严重呕吐或腹泻,以及过度流汗,例如激烈运动过后。
  • 缺乏营养:身体缺乏维生素B12、叶酸、铁会影响红血球的制造,导致血压降低。
  • 严重过敏反应:某些药物、食物、昆虫毒液或其他物质,可能引起接触者的严重过敏,而低血压是可能出现的过敏症状之一。
  • 失血:大量失血(内出血或外伤)会导致血液量快速下降,引发低血压。
  • 药物:部分药物可能导致血压降低,例如利尿剂、乙型阻断剂、硝酸甘油药物、帕金森氏症药物、抗忧郁药、勃起功能障碍药物等。
  • 其他疾病:败血病所引起的败血性休克。
  • 内分泌问题:副甲状腺疾病、艾迪森氏病、低血糖、糖尿病。
  • 心脏问题:心搏过缓、心脏瓣膜疾病、心脏衰竭都可能造成低血压。
姿势型低血压好发于捡拾物品之际
姿势型低血压多发生于久坐起身或弯腰捡拾物品之际。

低血压类型:姿势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

你还记得文章前面提到的“姿势性低血压”吗?包含它在内,低血压其实还可分成以下2种类型:

  • 姿势性低血压:又称为站立性低血压或姿态性低血压。人体姿势变换所导致的低血压症状,通常发生在久坐起身、或是从躺卧转为站立时,一般休息一下症状就会改善。老年人因为调节血压的速度会退化,属于姿势性低血压的常见族群。
  • 餐后低血压:进食后1~2小时内,血液会集中在胃部以利消化食物,这时其它部位的血管如果没有适当收缩,便可能发生餐后低血压的状况。此症状同样较容易发生在老人家身上,不过,服用高血压药物、帕金森氏症药物也可能提高发作风险。

低血压常见族群

虽然低血压的成因繁多,但是其中以下面几种特别常见:

  • 老年人:超过65岁的老人,特别容易发生餐后与姿势性低血压。
  • 高血压药物:服用高血压药物如利尿剂、硝酸盐药物或血管舒张剂,将提高低血压风险。
  • 疾病:帕金森氏病、糖尿病或心脏病患者有较高机率低血压发作。
医师替患者测量血压,确认患者是否有低血压的情形
医生替患者测量血压,确认患者是否有低血压的情形。

低血压怎么诊断?

若怀疑因血压而出现不适前往医院检查,医疗人员会为你做一些测试,以确认病因是否为低血压,诊断方式包含下列:

  • 量血压:在患者坐着或躺着时测量血压和脉搏,然后待患者起身,再测量一次。
  • 血液检查:抽血检查红血球数量与血糖数值,以判断低血压的病因是否为贫血,或是血糖异常所引起。
  •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 ECG):检测心脏的健康状况,帮助判定低血压是否与心脏病有关。
  • 倾斜床测试:透过让患者躺在倾斜床上,再将床立起,检测患者在姿势改变的过程中,血压数值的变化。

低血压怎么治疗?

只有轻微头晕症状或无症状的低血压,通常是不需要治疗的。但如果患者的低血压是由药物或其他疾病造成,医生会针对引起低血压的原因,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

低血压治疗药物包含矿物皮质类固醇药物,例如氟氢可的松(Fludrocortisone),常用于治疗姿势性低血压,或是使用拟交感神经药品,例如迈妥林锭(Midodrine),来抑制血管扩张,以改善低血压症状。

低血压怎么办?生活调整7重点

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低血压患者也需要改变生活型态,才能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频率:

  • 多喝水:增加血容量、避免脱水造成低血压,尤其在天气炎热时更要注意。
  • 慢慢起身:站起来的时候动作不要太快,让身体有时间适应,尤其是刚睡醒时。建议早上起床的时候可以先坐一下,再让双腿慢慢沿着床缘着地,并继续多坐一下。准备起身的时候,请扶着稳固的东西,避免突然头晕。
  • 促进血液回流的方法:如果你在站着的时候突然感觉低血压发作,可以试着将大腿交叠(呈现剪刀状)并夹紧,或是将其中一只脚搁在窗台或椅子上,然后让整个身体倾斜向抬起的那只脚,这2种方式皆有助让下半身的血液回流到心脏。
  • 避免喝酒:酒精会加剧脱水症状。
  • 持续运动:运动有助于改善姿势性低血压,但请避免在极度炎热、潮湿的天气或环境中运动。
  • 洗澡水温不过热:洗澡水温太高会让血管扩张,提高低血压的风险。
  • 增加盐分摄取:对低血压者来说,吃咸一点可增加钠摄取量,有助于提高血压。不过过度摄取同样可能引发危险,因此建议先谘询医生再考虑执行。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Sathyapalan T, Aye MM, Atkin SL. Postural hypotension. BMJ 2011. Medical program. Accessed December 13, 2021

Kaplan NM. The promises and perils of treating the elderly hypertensive. Am J Med Sci 1993. Accessed December 13, 2021

Fagard RH, De Cort P.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is a more robust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than nighttime reverse dipping in elderly. Hypertension 2010. Accessed December 13, 2021

Braunwald’s The Heart disease, textbook 15th edition. Accessed Oct 10 2016, Download version Page 1032-1035. Accessed December 13, 2021

Understanding Low Blood Pressure — the Basics. http://www.webmd.com/heart/understanding-low-blood-pressure-basics Accessed December 13, 2021

Hypotension Symptoms. 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low-blood-pressure/basics/definition/con-20032298 Accessed December 13, 2021

Low blood pressure(hypotension)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low-blood-pressure/symptoms-causes/syc-20355465 Accessed December 13, 2021

姿态性低血压临床治疗(中华民国药师公会全联会)https://www.taiwan-pharma.org.tw/magazine/114/021.pdf Accessed December 13, 2021

Low Blood Pressure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9385-low-blood-pressure-orthostatic-hypotension Accessed December 13, 2021

现行版本

2025/06/02

文: 于承宇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血压高怎么降下来?降血压的6种方法一次告诉你

在家量血压:血压计种类、量血压位置与姿势、血压标准、注意事项


由 賴建翰醫師 审核,身心科,博士身心醫學診所。由 于承宇 撰写。更新于 2025/06/02。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