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不读不回、突然消失?专家:网路交友常见现象,无需过度担心
俗话说:“见面三分情”。但在现今数码时代,许多人际交流只靠手机、电脑就能完成,甚至连见面都不需要。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谈得上“情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不妨先想想:您是否曾遇过对方“已读不回”或“不读不回”?甚至打了无数通电话,对方依然毫无回应?那个你朝思暮想的人,突然完全消失?别怀疑,您可能被Ghosted了。 Ghost 原本是英文名词,意思是“鬼魂”。不过,现在延伸的用法“Ghosting”,则是指人际关系中对方突然“人间蒸发”,特别是在用 Messenger、WhatsApp、微信或交友软件频繁联系后,却突然切断所有联络。 《Hello 健康》将带你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突然消失?这种行为对心理健康有哪些影响?以及,遇到“被 Ghosted”的情况时,应该如何调整和应对。 网友突然消失的可能原因 美国艾默里大学医学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Jennice Vilhauer教授指出,在网路交友盛行的当下,出现所谓 “人间蒸发”(Ghosting)的情况比例更高。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点: 1. 非亲非故,突然消失未必是坏事 举例来说,如果是长辈介绍的相亲对象,即使没有来电,出于礼貌通常也会客气地找个理由婉拒。但在交友应用程式上,这些网友本质上只是“在网路上短暂相遇并聊得来的陌生人”。彼此之间并无深厚关系,因此若一方选择突然中断联系,其实并不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圈造成影响。换句话说,您并不会因为没有继续回应一位网友,而在现实社交中背负骂名。 2. 选择众多,感觉不对就换人 在交友应用程式或网站上,只要轻轻一点,就能看到许多单身人士正在寻找伴侣。正因为选择众多,当双方感觉不合适时,直接抽身也无可厚非,不必执着于单一对象。这种“随时可以换人”的模式,也让部分人将寻找对象视为逛网店般的体验,仿佛在“购物”而非建立长久关系。 网友突然消失,其实会影响心理健康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本能上需要与他人建立连结,这是生存的重要条件。演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逐渐发展出一种 “社交监控系统”(Social Monitoring System),能自动观察并解读周遭环境中的线索,例如他人的表情、语调与情境,从而帮助我们判断该如何回应与互动。 然而,当网友突然中断联系,这种原有的规则就被打破。对方的音讯全无,让人陷入模糊与不确定中,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往往会引发不受尊重、被抛弃或被利用的感觉,甚至让人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若在消失之前双方已有过多次约会,受伤的感受会更加强烈,甚至带来深深的背叛感,对自尊心造成严重打击。 学术研究中,网友突然消失的情况被归类为社交排挤(Social Rejection,或称拒绝社交),也就是日常生活里常说的“被排挤”。当我们感觉自己遭到排斥时,所体验到的情绪痛苦,与身体疼痛在大脑中其实会透过相同的神经路径(Neural Pathways)传导。 有研究发现,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的止痛药,甚至可以减轻这类情绪上的不适。这也说明,心痛带来的痛苦并不亚于身体的伤害,因此我们更应正视“网友突然消失”对情绪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如何应对网友突然消失? 1. 保持同理心 心理学教授Vilhauer指出,大约一半的线上交友者曾经历过被网友突然消失的情况;但讽刺的是,同样比例的人也曾对别人这样做过。换句话说,我们在这种状况下,既可能是“受害者”,也可能是“加害者”。毕竟,谁没有在社交媒体上封锁过某些联系人呢? 要当面或透过讯息告诉对方“我们不合适”,不仅困难,还意味着要承接对方的情绪反应,这往往让人却步。相较之下,悄然消失显得轻松许多,也因此成为常见的做法。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学会将心比心,不要把每一次“突然消失”都解读为针对自己,也别让这种经历过度伤害自尊。 2. 真实表达,无须道歉 美国马里兰州圣玛丽学院(St. Mary’s College of Maryland)心理学教授Gili Freedman指出,当我们想要结束与网友或暧昧对象的互动时,与其突然消失,不如直接表达想法——坦率而明确的拒绝,往往比模糊的沉默更健康。因为若对方面对不明不白的讯息,只能反覆揣测,反而会陷入情绪困扰。 Freedman 也提醒,不必因为拒绝而说“对不起”。若我们开口说:“很抱歉,但我觉得我们不适合”,对方出于礼貌往往会回应“没关系”。然而,被拒绝的心情已然不好,再被迫违心地说出安慰的话,反而让负面情绪更为加剧。 在华人文化中,人们习惯用“不好意思”来委婉拒绝,甚至以“不回应当作回应”,希望避免伤害对方。然而在网路交友里,这种做法却可能转化为突然消失,无形中增加双方的心理压力。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直白”一定等同于“伤人”?事实上,温柔而坚定的拒绝,可能才是数位时代人人都需要学习的人际沟通能力。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