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龄?骨龄落后或超前会影响身高?了解骨龄的作用与检查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父母会带孩子进行骨龄检查,以了解孩子的身高发育是否正常,或是否存在落后的情况。那么,骨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能用来预测儿童的身高?如果骨龄超前或落后,又代表着什么意义?《Hello健康》将在本文为您详细解说。 骨龄是什么? 在医学上,判断儿童的发育状况通常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实际年龄,二是骨龄(Bone age)。顾名思义,骨龄指的是骨骼的“年龄”,也就是骨骼成熟度的表现。医生会将骨龄与实际年龄进行比较,以评估以下项目: 影响生长发育的疾病 生长激素不足 性早熟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 营养不良 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初经的时间点 身高成长的情况 为什么骨龄能判断儿童发育状况? 婴儿刚出生时,身体中许多骨骼仍以软骨的形式存在。随着年龄增长,骨骼密度逐渐增加、变硬,便能在 X 光片上显现出骨骼的轮廓与形态。由于人体的骨骼会随着年龄而呈现特定的变化,例如在不同年龄阶段,骨骼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大致有固定的模式,因此骨龄便成为评估儿童发育状况的重要依据。 根据台湾爱群儿童成长诊所黄世纲医师在《儿童成长候诊室室》网站上的说明,医师在利用 X 光片判断骨龄时,主要会透过以下三个重点来评估: 骨骼出现的时间与位置:不同年龄阶段,骨骼会在特定时间与部位逐渐显现。 骨骼形状与大小的变化:随着成长,骨骼会逐渐变硬,形态与大小也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与周边骨骼的关联性:透过观察各骨骼之间的连接与发育状况,判断整体骨龄是否与实际年龄相符。 骨龄X光怎么拍?由谁来执行? 骨龄检查通常会利用儿童的左手掌进行拍摄,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 手骨数量多:可提供较多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更精准判断骨龄。 左手多为非惯用手:较不容易因受伤或劳损而影响判读结果。 远离重要器官:左手位置距离身体主要器官较远,能够降低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骨龄 X 光与一般 X 光检查并无不同,同样由医院的放射技师负责操作。其步骤如下: 先取下儿童左手与手腕上的饰物,并将袖子拉过手腕。 为儿童及陪同者的生殖器与甲状腺做好必要的防护。 将儿童左手平放在X光片上,手指呈扇状展开,中指与手臂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手掌与手腕需完整贴合在 X 光片上。 放射技师进行拍摄。 检查完成后,放射科医生会先做初步判读并撰写报告;随后,儿科医生或小儿内分泌专科可能再对照标准骨龄图谱,或借助 AI 辅助系统进行更精准的判读。 ”测骨龄该看哪科?” 如果只是单纯想了解孩子的成长曲线,父母也可以先挂儿科(Paediatrics),再由儿科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转介至小儿内分泌科。 什么时候需要做骨龄检查? 骨龄能够评估儿童的身高发育状况,并预测未来的身高。因此,许多在意孩子身高的父母,只要觉得孩子比同龄人矮,或希望孩子能长得更高,就会带孩子去测骨龄。 不过,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接受骨龄检查,而且骨龄落后也不一定代表孩子长不高。一般来说,以下2种情况才建议进行骨龄检查: 发育过于迟缓 女孩满13岁仍未出现第二性征(如乳房发育)。 男孩满14岁仍未出现第二性征(如睾丸或阴茎发育)。 在青春期前,孩子的身高每年未能增长4至6公分。 身高在生长曲线图中落在第3百分位以下(而不是第97百分位)。 发育过于提前 女孩在8岁前就出现第二性征(如乳房发育)。 男孩在9岁前就出现第二性征(如睾丸或阴茎发育)。 在青春期前,身高每年增长超过6公分。 身高在生长曲线图中落在第97百分位以上(明显偏高)。 骨龄落后或超前不一定会导致矮小,生长曲线更关键! 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往往比女孩晚。因此,医师在评估生长状况时,除了参考骨龄和生长曲线,还会结合第二性征的发展情况。常见的例子是:不少男孩在中学时期比同龄人矮小,骨龄与青春期也较晚,但进入高中后仍持续长高。在这类情况下,仅凭骨龄判断并不准确,必须综合考虑青春期的进展,以及青春期前每年身高是否有增长4至6公分。 相反地,骨龄超前也不代表孩子一定长不高。许多女孩可能出现性早熟或骨龄略为超前,但未必是严重问题。例如,若女孩在 9 岁出现乳房发育,或骨龄超前半年至一年,只要在青春期前每年身高仍有4至6公分的增长,对未来身高影响并不大,仅需定期追踪即可。 因此,评估儿童身高发育时,成长速度是否稳定、以及生长曲线是否偏离正常轨道,才是最关键的参考依据;骨龄则应作为辅助工具来综合判断。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