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偶尔出现恶心或呕吐的情况十分常见,多数时候症状较轻,并不代表严重疾病。然而,家长仍应保持警觉,持续观察孩子的状况与变化,以防症状恶化或出现脱水等并发症。
脱水的迹象
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因呕吐而出现脱水(dehydration),且身体无法长时间承受缺水状态。家长应特别留意以下脱水的常见征兆:孩子显得疲倦或嗜睡、烦躁不安或哭闹、哭泣时几乎没有泪水、皮肤或手脚发凉、眼窝凹陷、排尿次数减少、尿液颜色变深等。为了防止脱水,应持续鼓励孩子补充水分。即使孩子呕吐,仍有部分水分会被身体吸收。若白开水无法补充足够液体,可让孩子饮用:运动饮料或口服电解质补充液(Oral rehydration solution,ORS)。建议从少量、频繁饮用开始——例如每次几口水或几匙 ORS,若孩子能耐受,再逐渐增加饮用量。同时,请观察孩子是否有规律排尿。
恢复期饮食:从流质食物开始
当孩子停止呕吐数小时后,可逐步让他摄取除白开水以外的清淡流质食物。此阶段的目标是温和补充能量与营养,避免刺激胃部。建议提供以下类型的食物:
- 清汤类(如鸡汤或蔬菜汤)
- 稀释果汁(如苹果汁、梨汁等透明果汁)
- 电解质饮料或口服补液液(ORS)
这些流质食物容易消化、可补充电解质与水分,有助孩子逐渐恢复体力。应避免的食物有:固体食物(如米饭、面包、肉类)、高脂或油炸食品、含乳制品或过甜饮料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肠胃,使症状复发或加重。若孩子持续能耐受流质,可在24小时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关于药物使用:不建议自行使用止吐药
大多数儿童的呕吐属于轻微且暂时性的症状,多半由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肠胃炎)引起,通常不需要特别的药物治疗,只要休息与补充足够水分即可自然痊愈。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非处方止吐药(anti-vomiting medicine)。这些药物对病毒性呕吐无效,且可能造成副作用,例如嗜睡、血压下降或肠胃蠕动异常。因此,除非由医生处方并明确指示,家长切勿自行购买或给予止吐药。在孩子呕吐期间,最重要的处理方式是水分管理——确保他们能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持续补充液体,以防止脱水与电解质失衡。
何时应带孩子就医
虽然大多数儿童呕吐的情况属轻微并可自行恢复,但若出现以下任何警示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或前往最近的急诊部:
- 持续或剧烈呕吐
- 无法喝水或保留液体(喝什么都吐)
- 出现脱水迹象(尿少、无泪、嘴唇干裂、嗜睡)
- 精神状态异常或过度嗜睡
- 吐出绿色液体(可能为胆汁)或带血呕吐物
- 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尤其是幼儿)
- 伴随严重或持续腹痛
- 孩子显得焦躁不安、反应迟钝或难以唤醒
若孩子的呕吐伴随剧烈头痛、颈部僵硬、皮肤出现异常疹子等。请立即拨打 995 求助救护车,送往医院急诊部接受紧急治疗。这些症状可能代表脑部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需要立刻处理。在孩子呕吐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与身体状况。若您发现孩子的反应迟钝、神情异常,或直觉上觉得情况不对劲,请相信您的判断,尽快带孩子就诊。若孩子只是轻微呕吐、仍能进食、玩耍与活动,则多半属于轻度肠胃不适。此时只需让孩子多补充水分、充分休息,并持续观察症状变化。然而,若孩子呕吐频繁、出现虚弱无力或脱水迹象,则应尽早寻求医疗协助。
Hello Health Group 并不提供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