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常见包括感冒、中耳炎、扁桃腺炎、鼻窦炎、细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反复发生,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健康发展。家长应具备基本的疾病辨识与照护知识,以便及早发现症状、适时就医并有效预防。您可以在此分类进一步了解相关疾病的成因、症状与处理方式。

常识

呼吸道疾病

儿童须警惕“行走型肺炎”:认识霉浆菌肺炎的症状与传播途径

肺炎霉浆菌(Mycoplasma pneumoniae) 是儿童社区型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多数感染者的症状较轻,即使生病仍能维持日常活动与精神状态,因此也被称为“行走型肺炎”(Walking Pneumonia)。《Hello健康》将带您了解:什么是肺炎霉浆菌感染;其常见症状;以及主要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肺炎霉浆菌成为台湾儿童社区型肺炎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患病后日常精神及活动力不太受影响,素有“行走型肺炎”(Walking pneumonia) 之称。《Hello医师》带您了解肺炎霉浆菌是什么?症状及传染方式各为何? 什么是霉浆菌肺炎? 肺炎霉浆菌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病原体,它不具细胞壁,是目前已知体积最小且能自行繁殖的微生物之一。霉浆菌可存在于人类、动物及植物体内,分布相当广泛。在人类中,它是导致儿童非典型肺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此类感染全年皆可能发生,但在季节交替时,感染病例通常会略为增加。 霉浆菌肺炎的症状 霉浆菌感染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其中以肺炎最为常见。典型特征包括:持续性咳嗽以及发烧。与一般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不同的是,霉浆菌肺炎通常不会伴随流鼻涕,因此可作为与其他类型肺炎的临床区分依据之一。 虽然多数霉浆菌肺炎属于轻度感染,通常可自行痊愈,但在部分情况下仍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家长应密切留意孩子的健康状况。该病的潜伏期约为2至3周,以下为霉浆菌肺炎常见的症状表现: 持续性咳嗽 喉咙痛 支气管炎(Bronchitis) 疲倦、活动力下降 发烧或低热不退 耳部感染(Ear infection) 头痛、胸痛或腹部疼痛 身体忽冷忽热、发冷 恶心或呕吐 皮疹(Rash) 哮吼(Croup) 鼻窦炎(Sinusitis) 对5岁以下的儿童,霉浆菌感染的症状可能与年长儿童不同。这类孩子有时不会出现发烧,而是表现出类似感冒的症状,例如:呕吐、腹泻、轻微咳嗽或流鼻涕等症状。此外,哮喘患者在感染霉浆菌后,病情可能加重或诱发急性发作,因此这类孩子需要特别留意并在出现呼吸困难时尽快就医。 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感染霉浆菌肺炎属于轻度感染,身体的免疫系统通常能自行对抗病毒并逐渐康复。但若症状持续数天未见改善,或出现呼吸急促、发烧加重、精神不振等情况,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医生处就诊,以便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霉浆菌肺炎的传播方式 霉浆菌肺炎可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发生。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至4周。病毒通常在近距离接触的环境中传播,当感染者在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飞沫会散布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即可造成感染。儿童在学校、幼儿园或托儿所中,若与同学频繁近距离互动、共用玩具或餐具,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其他容易传播的高风险场所包括:密闭的家庭空间或宿舍、儿童夏令营与补习中心、军营或集体住宿环境、人潮密集的活动场所(如演唱会或室内聚会)等场所。 哪些群体较容易感染肺炎霉浆菌? 在新加坡及全球范围内,肺炎霉浆菌是导致儿童社区型肺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在广泛施打肺炎链球菌疫苗后,肺炎霉浆菌已成为学龄儿童与青少年常见的肺炎感染源之一。研究显示,约有20%至30%的儿童肺炎病例与霉浆菌感染有关。 此病在5岁以上的学龄儿童中最为常见,但自2岁以后,感染比例便开始逐渐上升。霉浆菌感染可在人群密集或长期接触的环境中传播,如学校、托儿所、宿舍或补习班,因此学童族群属于高风险群体。 预防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根据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研究,肺炎霉浆菌感染约占学龄儿童社区型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病例的40%。因此,建立正确的个人与环境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家长与照护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勤洗手:饭前、如厕后及外出回家后都应以肥皂与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避免共用餐具与水杯,尤其在学校或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 教育孩子正确的咳嗽与打喷嚏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以纸巾遮口鼻,并在使用后立即将纸巾丢入垃圾桶。

更多 呼吸道疾病 相关文章

呼吸道疾病

孩子咳嗽不停?了解4种常见咳嗽类型与5种缓解方法

当孩子生病时,或身体正在对抗病毒与细菌感染,就可能会出现咳嗽的情况。咳嗽是一种身体自我保护反应,通常代表呼吸道受到刺激或有异物、黏液堆积。这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支气管炎)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气喘 Asthma)的讯号。当黏液或痰卡在气道内时,孩子可能会觉得呼吸困难、胸口闷。此时,咳嗽能帮助清除呼吸道黏液,让空气顺利进入肺部,维持正常呼吸。 儿童常见的咳嗽类型 咳嗽的成因多样,不同类型的咳嗽可反映出不同的健康状况。了解咳嗽的类型有助家长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干咳(Dry Cough):干咳通常没有痰或黏液分泌物,喉咙会感觉干痒。常见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气喘以及下呼吸道发炎(如支气管炎、肺炎),这种咳嗽往往在夜间或运动后较明显。 哮咳(Croup):若孩子在咳嗽时发出类似狗吠声,可能是因喉头、气管或上呼吸道发炎或肿胀所致。在吸气时可能听到高音喘鸣声(stridor),严重时可能造成气道狭窄及缺氧风险。若出现呼吸困难或声音嘶哑,应立即就医。 湿咳(Wet / Productive Cough):湿咳通常伴随痰液或黏液分泌,常见于下呼吸道感染或气喘发作。咳嗽有助清除呼吸道黏液,但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发烧,建议带孩子就医检查,以排除肺炎等感染。 百日咳(Whooping Cough / Pertussis):这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起的细菌感染。初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但在7至10天后会加剧。孩子可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快速咳嗽5至15次,随后深吸气时发出“嘶——”的高音。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呕吐或脸色发紫, 咳嗽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若孩子突然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或抓喉咙,可能是异物(如食物碎块或小物件)卡在喉咙或气管。这属于紧急情况。若孩子年龄超过1岁,家长可立即施行哈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即以腹部推压方式协助排出异物。若宝宝未满1岁,应立即呼叫救护车(拨打995),并在医护抵达前持续监测呼吸。若出现呼吸暂停、脸色发紫、抽搐或意识不清,必须立刻送医急救。 若排除窒息,也需警惕其他可能的严重症状,包括:持续呕吐、胸痛或气喘,过敏反应或鼻窦感染,发烧超过摄氏37.8度且持续72小时以上以及咳嗽持续超过3周仍未改善。这些情况可能代表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或其他疾病,建议尽快带孩子就医,让医生评估病因并给予适当治疗。 缓解儿童咳嗽的方法 若孩子咳嗽不止,可透过以下方式舒缓症状与改善呼吸: 给让孩子多喝温水或热汤:温热的液体可缓解喉咙不适与胸口刺激,也能帮助稀释黏液、促进痰液排出。 保持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或让孩子在浴室吸入温水蒸气,也可在卧室放置湿毛巾,让空气保持湿度,有助舒缓喉咙干燥与咳嗽。 避免剧烈活动,保持空气流通:若孩子是干咳或哮咳,让他们吸入凉爽、干净的空气可帮助减轻症状。避免跑动或运动,以防咳嗽加剧。 使用非处方药:如咳嗽影响睡眠,可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祛痰药或止咳药。 按时接种疫苗:为预防百日咳等疾病,应让孩子依照国家儿童免疫接种计划(NCIS)按时接种DTaP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联合疫苗)。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呼吸道疾病

儿童肺炎分级指南:出现呼吸困难须尽快就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每20秒就有一名儿童因肺炎(Pneumonia)而失去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罹患肺炎时的表现各不相同,并非每次都会伴随严重咳嗽、高烧或明显感染迹象。这也让家长在判断孩子是否患上肺炎时,增加了难度。 以下将提供一些参考指标,协助父母辨别孩子是否可能罹患肺炎、属于哪一等级,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尽快就医。 轻度肺炎 若肺炎是由肺炎霉浆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或肺炎披衣菌(Chlamydia pneumoniae)等菌株引起,通常属于 轻度肺炎,也称为 “走路型肺炎”(Walking Pneumonia)。 这类肺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常见症状包括: 干咳 轻微发烧 头痛 容易疲倦 中度肺炎 学龄期儿童若罹患中度肺炎,多数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常见症状包括: 喉咙痛 咳嗽 轻度发烧 鼻塞 腹泻 食欲下降 容易疲倦 严重肺炎 学龄期儿童与青少年若出现以下症状,就代表病情严重,应尽快就医: 高烧 不停冒汗 畏寒 皮肤出现红疹 嘴唇或指甲周围皮肤发紫 喘鸣 呼吸困难 宝宝的肺炎症状 婴幼儿若罹患肺炎,症状往往不够明显,再加上宝宝无法清楚表达身体不适,父母较难第一时间察觉。 宝宝可能出现的肺炎症状包括: 皮肤苍白 身体虚弱、嗜睡 异常哭闹或难以安抚 喂食困难、不易进食 受到刺激时容易过度兴奋或躁动 呕吐 何时应立即带孩子就医? 若孩子出现以下任何征兆,应尽快寻求医生协助: 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 肤色发青或呈灰白 六个月以下婴儿高烧,体温达38°C或以上 儿童肺炎的治疗方式 医生会先检查孩子的外观、呼吸情况、脉搏与体温等生命征象,并留意肺部是否有异常声音。必要时,医生也可能安排胸部X光、抽血检查,或对痰液进行细菌培养,以确认肺炎的致病原因。 一旦确诊为肺炎,大多数孩子只需 口服抗生素 并在家多休息,就能逐渐康复。但父母需特别注意:不要自行给孩子服用咳嗽药水,因为止咳药会抑制孩子把肺部黏液咳出的能力。若考虑使用止咳药物,请务必先咨询医生意见。 哪些情况可能需要让孩子住院? 若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安排住院,以避免病情恶化或传染给家人: 因百日咳(Whooping Cough)引发的肺炎 持续高烧,并伴随呼吸困难 需要接受氧气治疗 肺部感染已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 孩子本身患有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严重呕吐,导致无法正常进食或补充水分 肺炎反覆发作 罹患严重肺炎,需入住加护病房(ICU)进行密切监护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