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全指南!郭安妮 X 张益尧“医师上菜”聪明孕养新诀窍
准妈咪们在怀孕期间往往会对饮食、营养、胎儿发育和怀孕症状等有各种疑问。除此之外,产后的复原与保养同样重要,不仅能帮助改善心情与体态,也有助于预防产后忧郁。 《Hello健康》特别邀请台湾的郭安妮医师与张益尧营养师,通过《医师上菜》直播,为您解答孕妇饮食该如何安排,以及产前产后的营养补充与保养等常见问题,并分享两道美味的产后料理做法。 孕妇饮食和体重 如何养胎不养肉? 在临床上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因为现在大家普遍生得少,好不容易怀上一胎,妈妈和婆婆就不停地催着多吃。甚至有孕妈咪在门诊时会说:“医生,我觉得我已经吃很多了,可是他们还是一直要我吃,我这样会不会变得太胖?” 其实,很多孕妇在怀孕前并不清楚该怎么吃,也担心体重增加太多,产后瘦不回来。让我们先来看看孕期体重增加的标准吧! 孕妇体重增加标准 怀孕后,一般体重正常的孕妇,整个孕期大约会增加10至14公斤。 那要怎么增重呢?怀孕的前三个月通常会增加大约1到2公斤,因为这阶段宝宝还不大,所以不需要增加太多体重。 在中期的三个月里,大约可以增加3到4公斤;而在孕晚期,则大约会再增加约4公斤左右。 不过,由于每位孕妇在怀孕前的体重状况不同,有些偏瘦,有些偏胖,甚至有的怀的是双胞胎,因此所需增加的体重也会有所差异。 如果孕前属于较瘦的妈妈,例如 BMI 低于18.5,那么整个孕期的体重增加建议为13至18公斤。 如果孕前的 BMI 属于正常范围(大约18.5至25),整个孕期建议增加约12至16公斤。 如果孕前 BMI 较高(介于25至30),整个孕期建议增加约7至11公斤。 如果妈妈在怀孕前就属于较胖的类型,BMI 超过30,那么整个孕期建议增加约5至9公斤。 如果是怀双胞胎的妈妈,因为需要同时供给两个宝宝营养,整个孕期增加16至20公斤都是可以的。 (点此前往 BMI 计算器) 根据孕期规划饮食和营养摄取 那要怎样才能养胎为主,不过度进补,让体重不会过多增加在妈妈身上呢?一般在怀孕初期,吃和怀孕前差不多的份量就足够了;从怀孕中期开始,每天的饮食则需要额外增加大约300大卡的热量。 要额外补充蛋白质,并适量摄取红肉来补充铁质 不过,从怀孕开始,每天就需要额外增加约10克的蛋白质摄取,因为胚胎是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来源包括鱼肉、蛋类和豆制品。 那么,肉类是不是只能吃白肉呢?事实上,孕妇需要适量增加红肉的摄取。所谓红肉,就是在烹煮前颜色呈红色的肉类,例如牛肉、羊肉和猪肝,这些都属于含铁量很高的食物。 郭医师举例说:“临床上有一位孕妇,她在第一次产检时血色素是12,属于正常范围,但到临近生产再检查时,血色素已经降到8。” 原来是因为她的公公婆婆认为白肉比较养生,所以在怀孕期间只让她吃鸡肉和鱼肉。但这些白肉所含的铁质对孕妇来说并不足够。因此,如果孕期只吃白肉,在临近分娩时就很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 可以的话,建议在饮食中适量加入红肉。如果不吃牛肉,也可以考虑额外补充铁质,或从植物性食材中摄取。 多摄取各种颜色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预防便秘 水果和蔬菜对孕妇来说非常重要。由于黄体素的影响,孕妇的肠道蠕动较慢,容易便秘,因此必须适量补充蔬菜和水果。不过,因为水果含糖量较高,所以不能把水果当正餐或吃过量。蔬菜和水果应尽量选择各种颜色,以确保摄取足够的纤维和维生素。 油脂方面应选择优质的来源,每天大约两汤匙就足够了,不需要额外补充。 饮食份量应与每日的运动量相对应 以上说的是一个大原则,那么孕妇到底应该吃几碗饭、多少肉才够呢?其实这和每天的运动量有关,孕妇一天的活动量会直接影响她所需的饭量和营养。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运动量该如何分类: 孕哺期每日饮食建议 如果是运动量较低的孕妇,该吃多少主食呢?一般来说,五谷根茎类的一份相当于一碗饭,或两碗面;也可以是一颗中等大小的馒头。若是薄片面包,则一份大约为四片。 运动量较低的孕妇,一般每天摄取2.5到3份主食就足够了,相当于每餐都有一碗饭。 怀孕满四个月后,无论运动量多或少,孕妈咪每天的主食都需要额外再增加半碗饭,才能满足营养需求 一般会建议孕妈咪依照这个饮食指南来安排饮食。如果体重增加不够,例如在孕初期本应增加1到2公斤,但因为害喜导致体重增长不足,那么等孕吐状况缓解后,就可以适度均衡地增加饮食份量。 不过,如果想先提升体重,一般建议优先增加优质蛋白质和奶类的摄取。 另外,张益尧营养师也特别补充,鱼类富含 Omega-3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对宝宝的脑部发育非常重要。至于叶酸的摄取,主要可从绿色蔬菜中获得,不过透过保健食品补充,剂量会更为充足。 在怀孕初期,叶酸和钙的摄取尤其重要 为什么叶酸对孕妇特别重要呢?因为它能有效预防宝宝发生神经管缺损。不过,仅靠食物摄取往往不足,因此全球各地的妇产科协会都建议,女性在准备怀孕的前三个月就应开始额外补充叶酸,并持续到产后哺乳期。建议的每日摄取量为600至800微克。 钙质同样非常重要,因为宝宝所需的钙质完全来自妈妈。如果孕妇摄取不足,就比较容易出现抽筋或腰酸背痛的情况。 在怀孕初期和中期,孕妈咪每天需要摄取大约1,000毫克的钙;到了怀孕后期,如果容易出现抽筋情况,就建议将每日摄取量增加到1,200毫克。 补充铁质可预防贫血,DHA 则有助于宝宝的发育 我们刚刚提到铁的重要性。铁是构成红血球的关键元素,孕妇若缺铁,容易出现头晕和疲累,宝宝也可能有早产或流产的风险,甚至影响认知与智力发育。因此,建议孕妈咪每天摄取约30毫克的铁,并同时补充维他命C,以帮助铁质更好地吸收。 另外,由于铁会影响锌和铜的吸收,因此建议孕妈咪每天额外补充约15毫克的锌和铜。这两种矿物质对怀孕期间的健康同样十分重要。 DHA 众所皆知有助于宝宝的脑部与神经发育,孕妈咪可以从核桃、杏仁和鱼类等食物中摄取丰富的 DHA。 孕哺期矿物质与维生素每日建议摄取量 关于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取量与来源,可以参考以下表格。如果每天均衡摄取五谷杂粮、蔬菜、肉类和牛奶,并注意食物多样化,基本上就能满足所需的营养素。 5 方法改善孕期常见不适 孕吐 怀孕期间,许多孕妇都会感到不适,例如在初期容易出现孕吐时,可以透过少量多餐来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两餐之间不宜空腹太久。 另外,有些孕妇在怀孕期间会对食物气味特别敏感,例如闻到油味会感到不适,或吃到酸的食物会不舒服。因此,如果孕吐情况严重,通常不需强迫孕妈咪完全遵照饮食建议,而是以她想吃、能接受的食物为主。等孕吐缓解后,再开始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取。 腰酸背痛 孕妇也较容易出现腰酸背痛,尤其随着肚子越来越大时,可以使用托腹带来帮助分散腰部的支撑压力。到了孕晚期,妈妈可能无论怎么躺都觉得不舒服,这时可以在背部垫一些枕头,以改善睡眠品质。 便祕、痔疮 孕妇特别容易出现便秘的问题,尤其是怀孕前就已有便秘困扰的妈妈。怀孕后由于黄体素分泌增加,虽然能帮助子宫放松,却也会让肠道蠕动减缓,因此更需要多吃蔬菜和水果来改善。 有些孕妇因为便秘情况加重,可能会引发痔疮;在生产时,也可能让痔疮凸出或变大。因此,产后通常会建议孕妈咪以温水坐浴来缓解。如果情况不严重,小痔疮一般在一到两个月内就会逐渐恢复。 静脉曲张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血液回流会变得较差,因此孕妇若久站,脚部可能会出现静脉曲张的情况。妈妈们可以考虑穿着弹性袜,以帮助改善静脉曲张的症状。 水肿 随着孕周增加,您可能会发现鞋子开始穿不下,双脚逐渐肿胀,甚至像“脚肿得圆鼓鼓的”。这要怎么办呢? 有些孕妈咪早上起床时情况还好,但到了下午或晚上就会开始水肿。回到家后,可以把脚垫高在枕头上,并请先生或家人帮忙按摩。 按摩时要从脚的远端往近端推,也就是顺着血液回流到心脏的方向,这样有助于缓解水肿。 一般来说,生理性的水肿多会在生产后自然改善。但如果是病理性的水肿,就可能与子癫前症有关,孕妇可能会出现尿蛋白和高血压的问题,这是较危险的状况。记得一定要配合医生做产检,因为每次产检都会验尿与检查血压。如果水肿加剧,并伴随尿蛋白与血压升高,就属于高风险妊娠,需要立即处理。 其实,多数孕妇的水肿是因为宝宝长大后压迫血液回流,导致循环不畅。这种情况通常在生产后就会自然消退。 宝宝出生时的体重是否与智力发育有关 郭医师表示,有些孕妇可能不太愿意依照前面的建议来吃得那么营养,觉得只要胖一点点、保持瘦瘦的,生产后就能比较快恢复身材。可是,这样会不会带来问题呢? 其实,如果妈妈的体重增加不足,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在纽约、英格兰和苏格兰都曾进行过相关的大型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结果显示,宝宝的智力、健康和免疫系统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关系,尤其是男宝宝,这种相关性比女宝宝更为明显。 郭医师笑着打趣说:“如果想说吃少一点,可以省下以后减肥的钱,那可能将来要花更多在孩子的补习费上,就不太划算了。” 另外,也有妈妈会问:是不是宝宝越大只就越聪明呢?其实,当体重超过4,000公克后,就不再呈现正相关关系了(也就是说,超过4,000公克后,体重越重并不会越聪明)。因此,孕妈咪也不需要一味追求体重增加。 产后哺乳营养原则 孕妈咪摄取的营养会直接影响乳汁的营养成分,因此优质蛋白质从怀孕到产后都需要持续补充。建议选择低热量的食物,每天额外增加约15克蛋白质,并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 哺乳妈妈的饮食禁忌 前面提到妈妈吃什么会影响乳汁成分。其实,妈妈们在产后可以尝试喝一口自己的母乳,会发现每天的味道都可能不一样。有时乳汁的腥味较重,宝宝可能就会比较不爱喝。 如果妈妈饮酒过量导致宿醉后再喂母乳,宝宝可能会因此出现醉酒般的反应;而若妈妈摄取过多含咖啡因的饮料,宝宝也可能整天精神亢奋,眼睛睁得大大的却不肯睡觉。 如果妈妈摄取过多高油脂的食物,奶水也会变得较油腻。因此,过咸或腌渍类的食物最好避免。此外,如果妈妈对某些海鲜、甲壳类或特定食物过敏,在哺乳期间也应避免食用,以免影响宝宝。 另外,对于一些有助活血的补品,例如生化汤,郭医师建议最好在产后10至14天后再开始食用,以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后忧郁 生产后,有些妈妈可能会出现产后忧郁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种: 不过,如果这些症状没有持续超过两周,其实还算正常,这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反应。只要有家人的支持和适当的协助,妈妈通常能够慢慢调适。但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就应尽快寻求医疗协助。 产后忧郁的高风险因素 一般来说,比较容易罹患产后忧郁的妈妈,可能在怀孕期间就已有忧郁倾向,或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的案例;另外,如果缺少家人的支持与陪伴,承受经济压力,或需要独自照顾宝宝,也会提高发生产后忧郁的比例。 因此,在宝宝出生前,就应该先把人力分配和相关需求规划好,避免宝宝出生后手忙脚乱,让妈妈更容易陷入忧郁。 如何判断产后肥胖? 很多妈妈产后会觉得自己变胖,但其实,只有在产后六周时体重仍比怀孕前多出10%以上,才符合产后肥胖的定义。 举例来说,如果一位妈妈怀孕前体重是60公斤,怀孕期间增加了15公斤,那她生产后还会是75公斤吗?其实不会哦!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会排出羊水、胎盘,并伴随出血,所以产后体重会立刻减少约7至8公斤。 有些妈妈在生产时会出现贫血,等到血色素逐渐恢复,加上水肿情况改善后,体重还会再下降。 一般来说,产后只要每日摄取热量不超过2,500卡路里,再加上有进行母乳喂养,就能帮助消耗热量,让体重自然下降。 美体运动帮助产后身体恢复 除了控制饮食和母乳喂养之外,适度的运动也能帮助身体更快恢复。以下为您介绍九种产后美体运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剖腹产的妈妈建议在产后满一个月后,再开始进行腹肌相关的运动。 另外,郭医师也提醒妈妈们,如果产后满一个月时,肚皮依然松松垮垮,不必过于担心,通常需要持续运动大约半年左右才会逐渐恢复。 凯格尔运动怎么做? 妈妈们在生产过程中,骨盆腔的肌肉和韧带可能会受到损伤。尤其是当宝宝的头较大,或生产过程过快或过久时,更容易造成这些组织受伤。有些妈妈在产后会出现“应力性尿失禁”,例如咳嗽或大笑时就会有漏尿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也不必过于担心,可以开始练习凯格尔运动。它有以下几个好处: 其实,凯格尔运动并不只能在小便时练习,平常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 有些妈妈如果不确定自己做得是否正确,可以在洗澡后、双手清洁的情况下,用一只手的手指轻轻放入阴道,另一只手放在小腹上,然后开始做凯格尔运动。您会感觉到放在阴道里的手指被阴道壁肌肉收缩包覆,而小腹则是放松的,这样就是正确的做法。 Q&A:妊娠糖尿病是怎么一回事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妇在怀孕前并没有糖尿病,而是在怀孕后才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这与胰岛素不耐症(胰岛素阻抗)有关。像是高龄孕妇,或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人,身体在接收胰岛素时功能会比较弱。如果只是在平常状态下,可能不会有明显症状,但在怀孕时,因为身体需要处理更多的能量,就可能出现问题。 果确诊出现妊娠糖尿病,医生会请孕妈咪配合新陈代谢科的医生,定期进行抽血检查血糖,并遵循营养师提供的饮食计划。 如果饮食控制得宜,就可以持续以饮食调整来管理血糖;但若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建议额外注射胰岛素。 ※本文由台湾郭安妮医师与张益尧营养师授权提供;未经同意,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