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产后尿失禁怎么解决?6个实用方法助您改善困扰

生产后,妈妈的身体需要时间逐步恢复,同时也可能面对一些常见的产后困扰,其中尿失禁是许多女性都会经历的问题。虽然产后尿失禁十分普遍,但不时出现的漏尿情况,仍让不少妈妈感到尴尬或不便。《Hello健康》将为产后妈妈介绍尿失禁的成因与风险,并分享改善与预防的方法,让您在产后也能安心自在、无后顾之忧。

产后尿失禁怎么解决?6个实用方法助您改善困扰

哪些人较容易出现产后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在打喷嚏、咳嗽、提重物,或进行其他对膀胱产生压力的动作时,出现无法控制排尿而导致漏尿的情况。虽然产后尿失禁在妈妈之间相当常见,但并非所有经历生产的女性都会出现此问题。一般而言,自然分娩的妈妈比剖腹生产的妈妈更容易发生尿失禁。

研究显示,经由阴道分娩的女性较可能出现尿失禁的情况。此外,生产过程时间较长或婴儿体重较大的产妇,发生尿失禁的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除了分娩方式与生产因素外,下列情况同样可能增加产后尿失禁的风险:

  • 怀孕期间体重过重或肥胖
  • 怀孕期间吸烟
  • 经阴道自然生产两次或以上

尿失禁不要来!6招助产后妈妈不尴尬

造成产后尿失禁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产后尿失禁?主要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膀胱与骨盆底肌肉受到拉扯或松弛,导致控制排尿的能力暂时减弱。部分妈妈可能在用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出现漏尿,也有人因失去控制能力而无法抑制排尿。

生产后,子宫会逐渐恢复至原本的大小,但此时骨盆底肌肉的收缩力仍较弱。当膀胱充满尿液时,若尿道周围的肌肉无法完全关闭,尿液便可能经由尿道缓慢渗出,形成不自主的漏尿。这是产后女性常见且可通过适当训练改善的情况。

尿失禁不要来!6招助产后妈妈不尴尬

改善与预防产后尿失禁的方法

女性在生产后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因人而异。多数妈妈在产后约三个月内,漏尿的状况会逐渐改善或自然痊愈。在等待恢复期间,妈妈们也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加强骨盆底肌肉、改善尿失禁问题。

  • 进行凯格尔运动(Kegel Exercise):凯格尔运动,又称为骨盆底肌肉收缩训练,是改善产后尿失禁最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有意识地收缩与放松肛门、阴道与尿道周围的肌肉,可帮助强化骨盆底肌群,提高控制排尿的能力。(延伸阅读:妈妈们难以启齿的痛!轻度子宫脱垂可透过凯格尔运动改善
  • 使用护垫或成人尿片:可使用吸收性护垫或成人尿片,帮助吸收漏出的尿液,避免衣物被弄湿,保持干爽与舒适。这也是在恢复期间减少尴尬与不便的临时性辅助方式。
  • 采用正确姿势:当有打喷嚏、咳嗽或大笑的冲动时,可尝试轻轻盘腿或交叉双腿,让骨盆底肌肉暂时收紧,有助于减少漏尿的发生。
  • 减少摄取含咖啡因饮品:尽量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例如咖啡、茶或碳酸饮料。咖啡因具有轻微利尿作用,会增加排尿次数,可能加重漏尿症状。
  • 免刺激性食物:减少食用柑橘类水果、番茄及其他酸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膀胱,使排尿控制更加困难。
  • 预防便秘:生产后应尽量避免便秘,因为排便用力会增加骨盆底压力,进一步影响膀胱控制。建议多摄取高纤维食物、充足饮水,并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Postpartum urinary incontinence  https://www.babycenter.com/0_postpartum-urinary-incontinence_1152241.bc?page=2#articlesection4 Accessed June 6, 2017

Loss of Bladder Control Postpartum http://www.whattoexpect.com/pregnancy/symptoms-and-solutions/postpartum-urinary-incontinence.aspx Accessed June 6, 2017

Stress incontinence after birth. https://www.babycentre.co.uk/a553463/stress-incontinence-after-birth Accessed June 6, 201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idic Urinary pH and Overactive Bladder.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766740 Accessed June 6, 2017

认识孕期产后妇女尿失禁(台湾尿失禁防治协会)http://www.tcs.org.tw/forum/article_info.asp?/147.html Accessed February 11, 2022

现行版本

2025/10/16

文: Chuck Huang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孕期三阶段产检一次看懂,新手妈妈不必慌!

产后怎么照顾自己?必读健康守则


由 賴建翰醫師 审核,身心科,博士身心醫學診所。由 Chuck Huang 撰写。更新于 2025/10/16。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