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是指女性在怀孕前并没有糖尿病,但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高血糖的情况,是孕期常见的高风险妊娠之一,可能对母亲与胎儿健康带来影响。虽然新加坡目前尚无大规模的本地统计数据,但根据各国研究资料估计,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可能介于10%左右。随着新加坡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不少女性在怀孕前可能已处于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若加上怀孕期间的荷尔蒙变化,可能导致血糖更难控制,进而增加对母婴的健康风险。以下将进一步介绍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状、潜在风险与管理方式。
怀孕高血糖与妊娠糖尿病的原因
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暂时性的高血糖是正常现象,因为母体需要提供足够能量以支持胎儿的成长,怀孕期间胎盘会持续发育,同时分泌多种荷尔蒙,加上体重逐渐上升,这些变化都会促使血糖水平上升,并需要更多胰岛素来帮助调节。大多数孕妇的身体可以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生产后随着胎盘排出,血糖浓度也会自然恢复正常。
但为什么有些人会发展成妊娠糖尿病?这是因为部分孕妇可能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出现胰岛素阻抗,导致血糖持续偏高,从而引发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症状
妊娠性糖尿病的症状通常不明显,但若血糖浓度过高,可能会出现多吃、多喝、多尿等典型糖尿病症状,准妈妈就要特别留意是否有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建议注意以下几个可能的迹象:
- 频尿
- 口渴,即使喝水量增多还是口渴
- 总是感到疲倦
- 反覆感染,例如鹅口疮(Oral Thrush)
- 视线模糊或视力变差
妊娠糖尿病通常出现在怀孕中期,医生一般会在怀孕第 24 周至怀孕第 28 周进行妊娠糖尿病的检查,而妊娠糖尿病的症状可能会在妊娠后半期更加显著。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与高风险群
一旦曾经罹患妊娠糖尿病,未来再次怀孕时将属于妊娠糖尿病的高风险族群,因此在孕期务必要严格控制血糖。如果有计划再次怀孕,也请务必主动告知医生您曾有妊娠糖尿病的病史,以便及早安排相关检查与管理。
妊娠糖尿病对妈妈及宝宝的影响
妊娠糖尿病的并发症
改善饮食习惯和运动可以控制好血糖,除了能避免上述对母婴健康的危害,也能避免妊娠糖尿病产生的并发症,有些孕妇则需要胰岛素等药物治疗,以下是妊娠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 子痫前症(Pre-eclampsia):妊娠糖尿病容易导致孕妇高血压。
- 胎盘早期剥离(Placental abruption)。
- 新生儿低血糖: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喂食困难、营养吸收不良及生长迟缓等问题,同时也可能出现皮肤发紫(发绀)和情绪烦躁不安等症状。
- 早产:宝宝在怀孕第 37 周之前出生。这时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或黄疸。
- 巨婴症:宝宝体重过重。
- 难产、死产:生产过程对母亲或胎儿造成伤害,可能需要使用药物引产,甚至出生即死亡。
- 其他并发症:羊水过多症、酮酸中毒、水肿、急性肾盂肾炎等。
妊娠糖尿病的糖水检查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通常是透过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来进行,一般而言,即使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只要透过良好的饮食控制与生活习惯调整,血糖多数可维持稳定,且大多数人在生产后血糖会恢复正常。不过,医生仍建议曾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妈妈应在产后6至12周前往新陈代谢科门诊接受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以确认是否已有糖尿病前期或第二型糖尿病,以便及早介入与追踪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产后检验结果恢复正常,曾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仍有较高风险在日后发展为第二型糖尿病,因此建议持续维持健康的饮食与生活型态,并每1至3年进行例行性血糖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管理潜在问题。
妊娠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若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孕妇应寻求新陈代谢专科医生、营养师及糖尿病护理教育员(Diabetes Nurse Educator)的专业协助。若为轻度高血糖,通常可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改善,建议与营养师合作制定个人化的饮食计划,并学习每日自我监测血糖。根据新加坡妊娠糖尿病管理指引,孕期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 ≤95 mg/dL、餐后一小时 ≤140 mg/dL、餐后两小时 ≤120 mg/dL。若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后血糖仍未达标,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注射或适合孕妇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定期回诊、密切追踪血糖与胎儿健康,是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关键。
体重的增加在合理范围以内
孕妇的体重控制也很重要,能预防妊娠糖尿病并减缓症状,并确保母婴健康。
- 怀孕前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者,怀孕期间体重以增加 10~14 公斤为宜。且须注意体重增加的速度。
- 怀孕 12 周后,每周体重增加 0.3~0.5 公斤为宜。
- 为避免孕妇酮酸血症发生,孕期中应禁止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