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担心,这篇文章正是为您准备的!我们将根据怀孕的三个阶段,整理出各阶段常见的产检项目与重点。希望能帮助新手妈妈们更好地了解整个孕期过程,并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安心迎接宝宝的到来。
第一孕期(受孕至第 12 周)
在怀孕初期,首次产检时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基础检查,以评估整体健康状况。这些检查可能包括:
在第一孕期,孕妇一般需每3至4周回诊一次。每次回诊,医生都会测量血压、体重,并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和葡萄糖,同时询问孕期相关症状或不适。
在怀孕第12至13周时,医生会检查宝宝的心跳,并安排超声波(Ultrasound)扫描。若孕妇年龄超过35岁、有子宫肌瘤(Hysteromyoma)或其他慢性疾病,医生也可能会建议转介其他专科医生进行联合评估。
第二孕期(12 至 24 周)
进入怀孕中期后,若孕妇需要进行必要的手术(例如胆囊手术),通常会建议在这个阶段安排,因为此时相对较为安全。
在怀孕15至20周之间,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甲型胎儿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筛检,以评估胎儿是否存在神经管缺陷或其他先天性异常。同时,医生也会透过常规检查与超声波扫描,持续监测宝宝在子宫内的生长与发育情况,确保一切正常。
第三孕期(24 至 40 周)
在怀孕后期,宝宝的生长与母体的变化会更加明显。此阶段的产检频率会逐渐增加:
- 第26周:进行葡萄糖耐糖测试(Glucose Tolerance Test),以确认是否有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 第28周:医生会评估产道乙型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情况,并留意是否出现早产征兆;如有需要,可能安排后续追踪。
- 第32周:进行超声波检查,确认宝宝在子宫内的位置与发育情况。
- 第36周:需更频繁回诊,以监测胎位是否正常,因为此阶段可能出现胎位异常风险。
- 第37–38周:每周接受子宫颈检查,若宫颈已具备分娩条件,则可能在第39周进入产程。
- 第40周:宝宝已准备好出生。若尚未出现规律宫缩,医生会加强监测,以确保母婴安全。
- 第42周:若仍未分娩,医生一般会建议引产或剖腹产,因为继续等待会增加生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