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如何消除痘痘?6个方法帮你快速摆脱青春痘,远离烦人的脸颊痘!

由于青春痘是青春期荷尔蒙变化时常见的情况,皮肤专科医生在治疗时,通常会着重在防止恶化和减少新痘痘的产生。随着青春期结束,症状一般都会逐渐改善。

如何消除痘痘?6个方法帮你快速摆脱青春痘,远离烦人的脸颊痘!

不过,满脸痘痘可能会影响自信心,还可能留下痘疤。青春期的年轻人可以参考以下6个抗痘方法,帮助保持清爽的好脸孔。

长痘痘的6大原因

  • 皮脂分泌旺盛:从青春期开始,前胸、背部和脸部的皮脂腺会变得活跃。如果是油性肤质,或天气炎热时,情况会更严重。
  • 毛孔堵塞:皮肤会自然代谢角质并脱落,若角质或死皮细胞堆积在毛孔,就容易堵塞,增加长痘的机会。
  • 细菌滋生与发炎:痤疮丙酸杆菌平时与皮肤共存,但毛孔堵塞时会异常繁殖,分泌酵素,让毛囊释放脂肪酸,引起毛囊炎,甚至形成脓包。
  • 荷尔蒙变化:青春期性腺发育时,不论男女都会分泌雄性激素,而雄性激素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容易长痘。女性在经期或怀孕时,也可能因为内分泌变化而爆痘。
  • 情绪与生活习惯:精神紧张、熬夜、睡眠不足、长期处在高压环境或作息不规律,都可能让痘痘更严重。
  • 遗传、药物与饮食:某些药物如类固醇、雄性激素、避孕药、精神科药物(锂盐、巴比妥盐等)都会增加长痘的风险。

痘痘怎么消

如何消痘?6个方法帮你改善皮肤健康

1. 皮肤清洁与保养

  • 选择适合肤质的洁面产品:油性肌肤、敏感肌和干性肌肤适合的洗脸产品都不同。每天洗脸两次就足够了,避免过度清洁。痘痘肌要轻柔清洗,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 洗脸后及时保湿:清洁后应马上做好保湿,不仅能帮助锁住水分,也能维持皮肤健康,增强抵抗力,长期下来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生成。
  • 粉刺调理:在完成保湿后再进行粉刺护理,可减少痘痘发炎时的细菌滋生,同时避免扩散影响周围皮肤。

2. 痘痘调理

  • 温热敷:用温水热敷痘痘,可帮助舒缓不适并减轻发炎。
  • 使用抗痘产品:在医生建议下,可选择含水杨酸(Salicylic Acid)的抗痘产品。建议用棉棒上药,避免直接用手涂抹。若需外出,也可以用含水杨酸的遮瑕膏遮盖痘痘。
  • 避免挤压:不要用手抠、挤或抓痘痘,以免造成细菌感染或留下疤痕。

3. 使用过氧化苯产品

除了水杨酸成分之外,过氧化苯(Benzoyl Peroxide)也能帮助抗痘。含有过氧化苯的产品可以深入毛孔杀菌,并减少油脂分泌,从而预防青春痘、黑头和白头粉刺等发炎问题。不过,每个人的肤质不同,使用前别忘了先向医生咨询。

4. 多用天然产品

避免使用过多化学或油性成分的产品,因为油性产品容易堵塞毛孔,让痘痘情况更严重。

4. 减少刮胡次数

男性在刮胡子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 掌握好刮胡技巧,避免过度刮胡。
  • 刮胡次数应尽量减少。
  • 动作要轻柔小心,避免刮伤皮肤。

因为受损的皮肤表层容易让细菌入侵,从而导致痘痘恶化。

5.补充营养素

摄取以下营养素有助于改善皮肤健康,并减少发炎:

  • 维生素A:动物肝脏、鱼肝油、绿色和黄色蔬菜。
  • 维生素C:浆果类、水果、绿色蔬菜。
  • 维生素E:酪梨、深绿色叶菜、种子、坚果、全谷物、蛋黄、鱼类、大豆制品。
  • Omega-3脂肪酸 深海鱼、鱼油、核桃。

6. 其他疗法

痘痘的治疗方式包括自然疗法、医学疗法和激光疗法。若痘痘问题严重或长期困扰,建议尽早向医生咨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评估。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Question and Answers about Acne. https://www.niams.nih.gov/Health_Info/Acne/. Accessed on December 17, 2016.

What is Acne? https://www.niams.nih.gov/Health_Info/Acne/acne_ff.pdf. Accessed on December 17, 2016.

Healthy Skin Matter. https://www.niams.nih.gov/Health_Info/Kids/PDF/HealthySkin.pdf. Accessed on December 17, 2016.

青春痘认识与皮肤保养(台湾高雄荣总)https://org.vghks.gov.tw/derm/News_Content.aspx?n=BE1930556169673E&sms=3D72F0729DA63DEA&s=72185147F50EE4D5 Accessed on April 7 , 2022
青春痘 Acne vulgaris(台湾高雄荣总)https://org.vghks.gov.tw/derm/News_Content.aspx?n=BE1930556169673E&sms=3D72F0729DA63DEA&s=74772FD7251AEF78 Accessed on April 7 , 2022

现行版本

2025/08/21

文: W.R. Su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Jeff Ong 更新

由 賴建翰醫師 审核,身心科,博士身心醫學診所。由 W.R. Su 撰写。更新于 2025/08/21。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