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安眠药该如何正确使用?一天可以吃几颗?副作用是否会带来严重风险?本文将由《Hello健康》为您解说安眠药的正确用法,并解答大众对安眠药的常见疑问,包括服用过量是否可能致命、长期服用是否会产生依赖等问题。
安眠药何时吃?怎么吃?——安眠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具有安眠及镇静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这里仅介绍用于治疗失眠症的镇静安眠药,包括苯二氮䓬类安眠药(Benzodiazepines,BZD)与非苯二氮䓬类安眠药(Non-benzodiazepines,Non-BZD),并说明其使用原则。
服用安眠药时应遵守以下五大基本原则:
- 尽量避免使用长效型安眠药
- 采用最低有效剂量,每日仅服用一颗
- 间歇性服药,建议每周控制在2至4次
- 限制疗程时间,整体疗程不应超过3至4周
- 停药须逐步减量,避免突然停药引起不适
安眠药的药效类型分为3种
- 短效型安眠药:适用于入睡困难的患者,能帮助顺利入睡,常用于治疗老年人失眠。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较弱,药物代谢速度较慢,因此更适合使用低剂量的短效型药物,以减少副作用风险。
- 中效型安眠药:适用于浅眠或容易过早醒来的患者,能够延长整体睡眠时间,帮助改善睡眠维持困难的情况。
- 长效型安眠药:适用于夜间难以维持睡眠的患者,尤其是伴随白天焦虑或嗜睡等问题者,能够提供较长时间的药效支持,但须谨慎使用以避免依赖与副作用。
在安眠药的使用上,建议以短效型安眠药作为首选治疗;若失眠问题持续数周至数月,或伴随其他身体或精神疾病,则可依医生处方改用中效型或长效型安眠药,以确保疗效与安全性。
医生在治疗失眠时,通常会将安眠药作为短期的辅助用药,而治疗的重点仍在于找出并改善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
在安眠药的使用上,应以“必要时使用”为基本原则,平时应优先采用非药物的方法来改善睡眠;当需要服用安眠药时,也不必因此感到压力或焦虑,保持放松的心情,才能更顺利入睡。
安眠药副有哪些副作用?
一般来说,苯二氮䓬类安眠药的副作用较多,而非苯二氮䓬类安眠药的副作用则相对轻微。常见的安眠药副作用包括:
- 镇静作用:可能导致白天嗜睡、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精神恍惚及疲倦等情况。
- 步态不稳、跌倒或骨折:安眠药具有肌肉放松作用,可能导致协调能力下降,在服药初期容易出现步态不稳或肌肉无力,从而增加跌倒与骨折的风险。研究显示,较于未服用安眠药的老年人,服用安眠药的老年人发生跌倒及髋骨骨折的风险高出约20%至30%。
- 认知功能或行为异常: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行为混乱,甚至梦游等情况。
- 药物滥用后的戒断症状:常见于长期依赖安眠药的患者,通常在停药后2至3天内出现,包括焦虑、恐慌、易怒、失眠加剧、冒冷汗及心悸等,这些症状可持续约7至10天,而心理上的依赖感则可能长达3至6个月。
安眠药的副作用最快可在服药后隔天出现,常见症状包括轻微头晕、嗜睡或精神不振;若连续服用数天,则可能在2至3天后出现其他较明显的副作用。
记忆力减退通常出现在连续服用安眠药超过三个月后,因此建议避免长期使用;若失眠情况在一个月内未见改善,应尽早前往精神科门诊,接受完整的身体、心理及睡眠评估。
服用安眠药的6大注意事项
- 服用安眠药期间应避免饮用葡萄柚类果汁、酒类或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可乐或茶)。酒精和葡萄柚类果汁可能会加重安眠药的副作用,严重时甚至会抑制呼吸并危及生命;而咖啡因则可能降低安眠药的药效,影响治疗效果。
- 安眠药应在睡前服用后立即就寝,避免再上下楼梯或外出;若半夜需要起床上厕所,建议先在床边坐下休息片刻,再缓慢起身活动,以降低跌倒或意外的风险。
- 服用安眠药后,严禁从事骑车、驾驶、烹饪或操作机械等高风险行为,以免因药物的镇静与反应迟缓作用而导致危险事故。
- 若在隔日醒来时感到头晕、身体无力或嗜睡,建议先在床上休息,待药效逐渐消退后再起身活动,以降低跌倒或发生意外的风险。
- 若服用安眠药后仍无法顺利入睡,请勿自行增加药量,建议在床上静静休息,进行简单伸展或聆听轻柔音乐,待睡意自然浮现后再尝试入睡。
- 安眠药应严格依照医生指示(包括剂量与频率)服用,避免自行停药或储存药物,更不可在停药一段时间后一次性或连续多天大量服用,以免引发严重副作用或危险。
眠药过量会致命吗?会不会产生依赖?——安眠药常见问题解答
1.为什么吃了安眠药还是睡不着?
若在服用安眠药后仍然无法入睡,可能有以下3种原因:
- 长期使用导致身体产生抗药性,药效逐渐减弱。
- 失眠的主要原因未获改善,例如焦虑引起的失眠,即使服药,大脑仍处于亢奋状态而抑制药效。
- 安眠药使用方式不当或睡眠习惯不佳,例如睡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2.吃安眠药会引发抑郁症吗?安眠药能治疗抑郁症吗?
失眠的成因很多,往往是其他精神疾病的症状之一,例如抑郁症或焦虑症常伴随失眠,因此在诊断原发性失眠前,必须先排除其他精神疾病的可能。
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躁郁症、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若出现失眠症状,通常会以苯二氮䓬类药物(Benzodiazepines,BZD)作为辅助用药,但主要仍属治标而非治本。根据新加坡卫生相关用药指引,苯二氮䓬类药物不宜单独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
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导致认知功能或行为异常,也可能因疲倦、易怒、精神不振、头晕及头痛等副作用而引发新的心理问题或加重原有的精神疾病。若长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还可能产生耐药性及依赖性,若突然停药,容易出现反弹性失眠及戒断症状,因此患者在停药前必须先向医生咨询,切勿自行停药。
3.吃安眠药会上瘾吗?
随着药量增加或服用时间延长,患者可能会因依赖安眠药而出现成瘾现象。建议严格依照医生处方服用,不可自行加重剂量(如服用亲友的长效药物)或增加服药频率,并应定期回诊,让医生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药,并协助找出和改善失眠的根本原因。
4.吃安眠药过量会致死吗?吃几颗才可能致死?
当今使用的安眠药安全性相对较高,即使过量服用(从数颗至数十颗),致死风险仍然偏低,常见反应包括全身无力、四肢乏力或因药量过多而出现呕吐不适。多数过量服用或有自杀意图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上述症状,或直接陷入熟睡,经送往急诊治疗后大多没有生命危险。
5.吃安眠药会伤肝、伤身或得癌症吗?
安眠药若服用过量可能会损害肝功能,因此对于肝功能不全或肝功能较差的年长者,应适当降低剂量,并以短效型安眠药作为主要用药。
部分研究也指出,安眠药的使用可能与肝脏、肾脏、肺部、前列腺、大脑、直肠及呼吸道相关的癌症存在关联,但这一点仍需要更多长期研究与证据来进一步确认。
6.吃安眠药会导致脑部退化或失智吗?
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风险,而在多种安眠药当中,Stilnox(史帝诺斯)、Lendormin(恋多眠)及 Imovane(宜眠安)最为常见,也较容易产生依赖性,建议每日服用不超过一颗,且避免连续使用超过三个月。
安眠药治标不治本,找出失眠原因才能睡好
失眠的成因多样,其中由抑郁或焦虑引起的失眠约占 30% 至 50%,其他原因包括酒精、药物、身体疾病以及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或夜间肌肉痉挛),仅约 15% 的失眠患者是因不明原因而无法正常入睡。
换言之,大多数失眠背后都有其原因;若只是依赖安眠药,而没有找出并改善失眠的根本因素,不仅可能导致药物依赖,还会让失眠问题持续恶化。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