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女性可能都有类似经验:并非在生理期,却在内裤上发现少量血迹,或出现咖啡色分泌物。事实上,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所谓的排卵期出血(Ovulation bleeding),属于非经期出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排卵期出血?又是否需要就医?在进一步讨论前,我们先从排卵期出血的成因说起。
女性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验:明明不是生理期,却可以看到底裤有一点血迹或咖啡色分泌物;其实,这可能是所谓的“排卵期出血(Ovulation bleeding)”,是非经期出血中常见的现象。
什么是排卵期出血?非经期出血原因说明
女性的正常月经周期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 月经期:因卵子未受精,原本为胚胎做准备的子宫内膜剥落,形成经血排出。
- 滤泡期:滤泡(卵泡)重新在卵巢内发育、成熟,雌激素逐渐升高,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逐渐增厚。
- 排卵期:成熟卵子排出后,雌激素浓度会迅速下降。
- 黄体期:黄体素浓度升高,雌激素逐渐减弱,子宫内膜不再增厚,等待受精卵着床,直至下次月经来潮。
一般而言,出血主要发生在月经期。然而,部分女性可能因工作、生活压力、熬夜或睡眠不足等因素,导致荷尔蒙波动,而在排卵期出现少量出血。其原因是卵子排出后,雌激素快速下降,造成子宫内膜表层部分脱落,从而引发轻微出血。
排卵期出血通常量少,颜色多为淡粉色或深褐色,出血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属于常见现象,无须过度担忧。
排卵期常见症状
除了可能出现轻微出血外,一些女性在排卵期也会伴随以下生理变化或症状:
- 乳房胀痛:荷尔蒙水平波动,可能导致乳房敏感或胀痛。
- 性欲增加:排卵期荷尔蒙变化,会使性欲上升。
- 基础体温改变:基础体温会先短暂下降,随后上升,并持续至黄体期结束。
- 感染风险增加:排卵期阴道黏液变得稀薄,利于精子通过,提高受孕几率,但也增加了感染病菌的风险。
- 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量增加,呈透明且有延展性,质地类似生鸡蛋清,通常持续2–3天。
- 排卵痛: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时,单侧下腹会出现轻微疼痛。极少数情况下若疼痛严重,建议就医检查。
排卵期出血需要看医生吗?
一般而言,排卵期出血属于正常现象,约有5%的女性会经历这种情况。只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规律作息及穿着透气衣物,通常无需过度担心。
不过,若出现以下情况,则建议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病因:
- 出血量明显增多
- 血迹鲜红且持续超过7天
- 出血发生的时间并非在排卵期(以28天月经周期为例,排卵期大约落在第11–14天)
这些异常出血,可能与感染、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或癌症等疾病有关。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