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肠癌?全面了解成因、症状、分期与治疗
我们常说的大肠癌或大肠直肠癌,其实是一个统称。在医学上,一般称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它涵盖了结肠癌(Colon Cancer)与直肠癌(Rectal Cancer)。由于直肠癌与结肠癌在病理特征和治疗方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常习惯合并称为大肠癌。 大肠癌通常起源于原本无害的良性息肉(Polyp),尤其是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随着时间可能发生癌变而发展成癌症。 《Hello健康》将带您进一步了解大肠癌的症状与治疗方式。 大肠的构造 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由盲肠、结肠及直肠组成,在腹腔内弯曲呈现“ㄇ”字形,上接小肠,下连肛门。 结肠依部位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最后接续至直肠。 直肠是位于大肠与肛门之间的一小段肠道。由于直肠的功能、位置和解剖结构特殊,手术往往难以彻底清除癌变部位,因此复发率相对较高,术后护理也更为复杂。 大肠癌的分期与分类 大肠癌分期 大肠癌的分期采用肿瘤、淋巴结及转移分期系统(TNM Staging System): T(Tumour):指肿瘤大小及其侵入大肠或直肠壁的程度。 N(Node):指癌细胞扩散至淋巴结的范围。 M(Metastasis):指是否出现远处器官转移 根据 TNM 系统,大肠癌可分为5个分期: 分期0 分期1 分期2 分期3 分期4 大肠癌的分类 1. 按部位分类: 结肠癌:发生在结肠部位,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 直肠癌:发生在直肠部位,即大肠与肛门之间的最后一段肠道。 大肠直肠癌:泛指结肠癌与直肠癌的统称,由于两者在病理特征、检查与治疗方式上相似,因此常合并称为结直肠癌或大肠癌。 2. 按部位分类: 腺癌(Adenocarcinoma):最常见的大肠直肠癌类型,约占九成以上病例,起源于肠道黏膜的腺体细胞。 大肠直肠淋巴癌(Colorectal Lymphoma):罕见类型,由淋巴细胞癌变所致,多发生在结肠。 类癌瘤(Carcinoid tumor):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通常生长较慢,可能在检查时偶然发现。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起源于肠壁的间质细胞,是较少见的肿瘤类型,可出现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包括大肠。 大肠癌的常见症状 大肠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肿瘤逐渐增大,症状会因癌细胞生长的位置及范围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需要留意的症状: 腹部疼痛、胀气、肿胀或痉挛,伴随排便不顺 排便时感到胀气,或直肠内有异常触感 直肠或肛门疼痛,或触及硬块 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粪便带血、呈黑色或深色,或因失血导致贫血 出现肠阻塞 体重骤减 持续疲倦、身体无力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出现黄疸 什么时候该求助医生? 原则上,只要症状持续存在并影响日常生活,就应尽快就医。若家族中有大肠癌病史,更需格外留意。 虽然大肠癌较常见于50岁以上男性,但事实上,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层,也不分性别。由于大肠息肉在早期往往不易察觉,建议定期进行大肠镜检查,并在息肉癌变前及时移除,以降低患大肠癌的风险。 大肠癌的成因与风险因素 大肠癌的确切成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多数病例源自大肠息肉的细胞突变,在异常增生与持续扩散后逐渐演变为癌症。 以下为常见的大肠癌危险因素: 年龄:50 岁以上人群风险较高 家族病史:直系亲属曾罹患大肠癌 个人病史:曾患有大肠癌或腺瘤性息肉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 曾接受腹部放射治疗 生活与饮食因素:饮食长期不均衡(高脂肪、低纤维)、体重过重或肥胖、过量饮酒与吸烟或缺乏规律运动 体型肥胖、缺乏运动习惯,加上长期饮食不均衡的人群,罹患大肠癌的风险相对较高。 大肠癌治疗与诊断 大肠癌在早期未必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及早进行检查与诊断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癌细胞的情况,安排合适的检测方式。 以下是常见的3类诊断方法: 1. 身体机能与全身健康检测 常见的大肠癌初步诊断与健康评估方式包括: 身体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医生透过问诊与身体触诊,了解病患整体健康状况及是否有异常迹象。 血液检查(Blood Test):检测血液指标,观察是否有贫血、感染或相关异常。 肝功能试验(Liver Fun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