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子宫内膜癌分期与存活率全解析:早期治疗,存活率高达90%!

子宫内膜癌分期与存活率全解析:早期治疗,存活率高达90%!

子宫内膜癌如何诊断?

阴道异常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最容易被察觉的症状。由于多半患者处于更年期前后阶段,常出现月经不规律或少量出血的现象,许多女性因此误以为只是更年期症状而轻忽警讯。

妇产科医生提醒,若已停经(即超过1年无月经)后再出现阴道出血,应尽快前往妇产科就诊。

医生通常会先以腹部或阴道超声波(Ultrasound)进行初步评估,观察子宫是否有结构紊乱或内膜回音不均匀的情况,并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一般而言,停经后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不应超过0.5公分。

若发现内膜增厚且伴随出血,医生会进一步抽取子宫内膜样本进行病理分析,以确认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癌或癌前病变。不过,仍有约4%患者在超声波影像中未见明显增厚,因此影像检查并非绝对排除标准。

当怀疑为子宫内膜癌时,医生会安排以下侵入性检查以确诊病情与癌症分期:

1.子宫内膜搔刮术(Endometrial Curettage)

医生会透过阴道,将医疗用刮匙(或称刮勺)伸入子宫腔内,轻轻刮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再送交实验室进行病理分析。

此检查可帮助医生判断:

  • 子宫内膜是否出现癌细胞或异常增生
  • 癌变的程度与发展阶段

子宫内膜搔刮术是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常用且可靠的方式之一,过程一般安全、快速,术后可能出现轻微出血或腹部不适,属正常反应。

2.子宫镜检查(Hysteroscopy)

子宫镜检查是内视镜技术在妇科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医生会经由阴道将细长的内视镜插入子宫腔内,除了可采集子宫内膜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外,也能直接观察子宫内部情况,明确辨识病变的位置、范围与严重程度。

与传统的子宫内膜搔刮术相比,子宫镜检查的优势在于医生可直接目视病变,减少遗漏病变组织的风险及有助于更精准地评估病情与决定治疗方式。

此外,若医生怀疑癌细胞已透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邻近器官或远端部位(如肺部、肝脏),也可能安排进一步的胸部X光或磁振造影扫描(MRI),以提升整体诊断准确度与分期评估的精确性。

子宫内膜癌的4大分期

子宫内膜癌的病程与严重程度取决于患者确诊及接受治疗的时间点。医学上通常将子宫内膜癌分为4个主要分期(Stage I–IV)。多数第一期(Stage I)患者在接受适当治疗后,几乎都能完全康复;但随着癌细胞扩散范围增加,各期患者的存活率将逐步下降。

第一期(Stage I)

癌细胞仅局限在子宫内部,未扩散至其他器官。

  • IA期:癌细胞仅存在于子宫内膜层,或仅轻微侵入子宫肌肉层(不到一半)。
  • IB期:癌细胞已深入子宫肌肉层的一半以上,但仍局限在子宫内。

第二期(Stage II)

癌细胞已从子宫内膜扩散至子宫颈间质组织,但尚未扩散到子宫以外的器官。此阶段的患者仍属局部性病变,若能及时治疗,预后通常良好。

第三期(Stage III)

癌细胞已突破子宫体,扩散至周边组织或淋巴结,属于局部晚期阶段。

    • IIIA期:癌细胞已侵犯子宫浆膜层(外层)或子宫附属器官(如输卵管、卵巢)。
    • IIIB期:癌细胞已转移至阴道或子宫旁组织(Parametrium)。
    • IIIC期:癌细胞已扩散至骨盆或主动脉旁的淋巴结。
      • IIIC1期:转移局限于骨盆腔淋巴结。
      • IIIC2期:转移至主动脉旁淋巴结,可能合并骨盆腔淋巴结转移。

第四期(Stage IV)

此阶段表示癌细胞已超出骨盆腔范围,并侵犯邻近器官或远端组织,属子宫内膜癌最晚期阶段。

  • IVA期:癌细胞已蔓延至膀胱或肠道的黏膜层。
  • IVB期:癌细胞已发生远端转移,可能扩散至腹腔、肝脏、肺部、骨骼或腹股沟淋巴结等部位。

子宫内膜癌分期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

目前,手术切除(Surgical Removal)仍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分期,采用分期手术(Staging Surgery)的方式进行,切除范围包括:子宫(Uterus)、输卵管与卵巢(Fallopian Tubes & Ovaries)及骨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Pelvic and Para-aortic Lymph Nodes)。

手术后取得的病理组织样本可帮助医生确定癌症的最终分期与病理类型,以便制定最合适的后续治疗计划。

台湾妇产科医生刘奕吟表示:“对于第IA期的患者,单纯透过完整的子宫切除手术,通常即可达到治愈效果,不需额外的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但若病情已进入IB期或更晚期,术后则建议合并放射线治疗或化学治疗,以清除体内可能残留、肉眼无法察觉的癌细胞。”

除了手术外,放射线治疗(Radiotherapy)与化学治疗(Chemotherapy)也是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

    • 放射线治疗: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或癌症局部复发的患者,通过局部照射消灭残余癌细胞,防止复发。
    • 化学治疗:适用于癌细胞已扩散至淋巴结或远端器官的情况,以药物在全身范围内消灭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常用药物包括:
      • 铂金类(Cisplatin、Carboplatin)
      • 紫杉醇(Paclitaxel)
      • 多柔比星(Doxorubicin)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成效与康复机会

许多癌症患者与家属最关心的,就是治疗后的康复机会与长期控制效果。

刘医生指出:“一般来说,约有70%至8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确诊时,癌细胞仍局限在子宫内部,治疗效果良好。若能在早期发现并接受适当治疗,治愈率相当高。”

她同时提醒,更年期前后妇女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千万不要轻忽或以为只是荷尔蒙变化,应尽早就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大提升康复与长期存活的机会。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1. 子宮體癌(國泰醫院)

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category.asp?category_id=950

Accessed September 1, 2021

2. 子宮內膜癌(台灣婦癌醫學會)

http://www.tago.org.tw/news2_detail.asp?NewsID=108

Accessed September 1, 2021

3. 漫談婦科腫瘤-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台大醫院)

https://health.ntuh.gov.tw/health/new/6330.html

Accessed September 1, 2021

4. Endometrial Cancer Stages(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endometrial-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taging.html

Accessed September 6, 2021

现行版本

2025/10/06

文: 文子齊

醫學審稿: 劉奕吟醫師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鼻咽癌6大症状与3个早期警讯:自我检查方法与治疗全解析

预防睾丸癌,从自我检查开始!教您简单3步骤自摸检测法


由 劉奕吟醫師 审核,妇产科,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由 文子齊 撰写。更新于 2025/10/06。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