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到底该不该主动去刺破?很多人都有此疑问,根据美国梅约诊所(Mayo Clinic)建议:“水泡如果不是太痛,应尽量完整保留它”,水泡能保持完整就尽量保持,不过确实有很多状况,需要考虑将水泡刺破,以下告诉您刺破水泡的时机,以及如何安全地刺破水泡,避免感染。
常见的4种水泡类型
1. 摩擦性水泡
过度摩擦会使皮肤起水泡,虽然不去理会它,大约几天就能消退,不过这类水泡最常出现在手脚,一旦起水泡,要不去接触实在很困难,因此很容易不小心弄破水泡,导致复原时间加长,而伤口暴露在外,更提高了感染风险,因此,如果意外弄破水泡的机率很高,就可考虑刺破水泡。
2. 血泡
血泡也是因摩擦形成,只是水泡里面除了组织液外,也包含了血,虽然外观跟一般水泡不同,但摩擦性的水泡跟血泡的处理原则相同,除非有意外弄破的疑虑,否则应尽量保留血泡完整。
3. 烫伤水泡
根据英国国民健保署(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网站指出,多数烫伤会将水泡保留,但有些医院的做法是将水泡皮移除,或是刺破水泡引流。虽然专家对烫伤水泡处理的意见不同,但仍建议民众勿自行弄破水泡,如有需求,应寻求医疗协助。
4. 唇疱疹
唇疱疹(Fever Blister, 俗称 Cold Sore)外观为红色的小水泡,常以群聚的形式出现在脸上,特别是嘴巴周围。唇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所引起,病毒很容易经由身体接触传播,切记不要刺破唇疱疹,这样并不会恢复得更快,而且还会让病毒散播。
除了上述4种常见的水泡类型,如果是因为疾病引起的水泡,应谘询医生、寻求医疗协助。
6步骤安全刺破水泡避免感染
- 洗手并消毒水泡:用肥皂洗手后,再以酒精或优碘消毒水泡表面。
- 以酒精消毒针头:针头以医用酒精浸泡至少 20 秒,才能彻底消毒,如无法取得酒精,可用火将针头烧到火红即可,但请注意高温以免烫伤。
- 刺破水泡:在水泡边缘轻刺 3~4 个洞让液体排出,尽量保留整块完整的水泡皮,以保护伤口。
- 涂药膏:擦上凡士林等软膏,保护水泡。
- 覆盖伤口:贴上创口贴或纱布,以免残留的死皮脱落,保留水泡皮能帮助抵抗感染。
- 重复刺破水泡:水泡液容易有重新填满的现象,此时便需要再次刺破水泡,前 24 小时,可能每 6~8 个小时需要刺破一次,之后每天换药膏和贴布,并注意有无感染。
虽然起水泡的情况相当常见,不过只要日常生活中多些注意,就可以降低起水泡的机率。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