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正常值多少?过快、过慢原因?教你用脉搏计算静止心率
现代人健康意识逐渐提高,不少人都很关心自己的血压、血脂和血糖的三高指标,以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不过除了测量血压外,心脏健康的关键指标还包含 “心跳次数”,无论心跳太快或过慢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非每次心跳加速都是喜事,有时可能是心律不整或其他心脏问题的征兆。那么心跳次数应该要几下才正常?若是发现自己心跳太快该怎么办?《Hello健康》带您深入了解! 心跳正常值多少?脉搏正常值范围 心跳要几下才属于正常范围?一般而言,心跳速率是以每分钟的心跳次数(Beats per minute, Bpm)表示,而成年人处于休息状态的心率则通常介于1分钟60~100下(bpm)之间,也就是“静止心率”(RHR)。 当静止心率低于60bpm时,可能就有心跳过慢的问题,高于100bpm,则要留意是否心跳过快(心搏过速),并针对个人状态进一步与医生谘询。 静止心率算法:摸脉搏15秒算一分钟心跳 因为心率单位为每分钟(60秒)的心跳次数,若要自行手动计算,只需要感觉自己的脉搏,计算15秒内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上4就等于静止心率(次/分钟)。例如:15秒内脉搏跳动15次,即15×4= 60bpm(次/每分钟),就属于正常的静止心率。 心跳过快、过慢的原因 心跳次数会受许多因素改变,例如运动会导致心跳加速、而睡觉时心跳会减缓,除了这2种常见原因外,以下状况也可能影响心跳快慢: 自律神经失调 摄取咖啡因 紧张 压力大 贫血 低血压 肺栓塞 心脏疾病 心脏跳很快、很慢都是心律不整 心跳与身体健康相关,而部分疾病会改变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导致心跳次数与节律改变,形成我们常听到的 “心律不整”。心律不整只是一个统称,心跳太快、心跳太慢或是心跳不规则收缩都属于心律不整的一种。 造成心律不整的原因众多,电解质代谢异常、药物、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都是心律不整的因素之一。当你有心律不整时,也可能出现下列症状: 心悸 胸闷 胸痛 头晕 呼吸很喘 呼吸困难 低血压 全身无力 心律不整包括心房颤动、心室频脉、窦房结病变症候群、房室传导阻碍等不同表现方式,其中又以心室频脉以及心房颤动特别危险可导致猝死。 根据台湾耕莘医院的统计显示,近90%因心律不整病患因上述2种症状造成猝死,因此若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应尽快就诊检查并严加注意心率变化,遵照医嘱调整生活型态以降低死亡风险。 心率正常值测量2方法 以下提供2种方式测量自己的脉搏和心率: 量桡动脉脉搏:伸出食指和中指,找到另一只手大拇指侧下方的手腕部分,轻压该处感受脉搏跳动。 找出颈动脉的脉搏:伸出食指和中指,摆在脖子的侧边肌肉凹陷柔软处,感受颈动脉跳动。 测量静止心率的时机 静止心率指的是人在安静休息时的每分钟心跳次数,最佳的测量时间是在早上睡醒、还没下床的时候;花个15秒钟,算算看自己的静止心率吧,懒得换算乘以4的话只要记住,15秒内心跳低于15下或高于25下,就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其他因素,导致心跳偏快或偏慢。 心跳愈慢愈健康? 静止心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是健康警讯,不过一般来说,较低的静止心率代表心脏足够健康且强壮,仅需跳动一定次数就能够充分供应全身血液,心肌梗塞发作的机率也较低。研究也显示,较高的心率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根据女性健康研究协会(WHI)的报告指出,较低的静止心率能够保护心脏、降低心肌梗塞(心脏病发)的机率。 建议民众一定要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除了能改善三高的状况和心血管健康,持续运动一段时间后,会发现静止心率也神奇的下降了。 心跳过快、过慢如何改善? 较低的心率一般代表心血管状况较健康,透过下列方式能够帮助改善心率问题: 保持生活作息正常:获得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可帮助保持情绪稳定,促进心血管健康。 适当补充镁和钾:平日饮食中可摄取富含镁与钾的食物,以便平衡钙的作用,达到减缓心跳,预防心搏过速发作的效果。 适度的运动:运动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还有助提升体内高密度胆固醇(LDL,俗称好胆固醇)水平,降低动脉粥状硬化与冠心病风险。 养成量血压习惯:自我量测血压或脉搏可帮助我们监控并记录自己的心脏健康状况,同时也便于如心跳或血压出现异状时,及早就诊接受医师的专业诊断。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