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健康

心脏是维持人体各项机能正常运作的关键器官,控制著血液的流动,任何身体中的器官、组织或细胞若缺少了血液供给养分,都无法生存,因此维持心脏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课题。 心脏病长年位居新加坡国人十大死因的第三名,了解如何保养心脏,则是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重点。

常识

心臟健康

大蒜有助血液循环,还能预防血栓?7种常见清血管食物

不良的生活习惯,或长期摄取过多精致食物,会在不知不觉间影响健康,使动脉血管壁因脂肪斑块沉积而逐渐失去弹性,变得僵硬,严重时甚至造成血管阻塞,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为了维护血管健康,日常饮食中应多选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与减少脂肪堆积的食物。 《Hello健康》为您盘点 7 种有助清理血管的食物,帮助维持良好血流、保养血管功能,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大蒜助促进血液循环,还能降低血栓风险?7种有益血管健康的食物 7大清血管食物 食物 1:鱼油 鱼油常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在维持人体健康上扮演重要角色。无论是脑部、眼睛还是神经系统的细胞,都需要Omega-3来维持正常运作。 根据《白血球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于 2019 年发表的研究显示,经常摄取深海鱼类的人群,由于能摄入充足的EPA(二十碳五烯酸) 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不仅能降低三酸甘油脂水平,还能保护心脏功能,维持血管健康,同时也较不容易出现肥胖或心血管疾病。 大蒜助促进血液循环,还能降低血栓风险?7种有益血管健康的食物 食物2. 橄榄油 橄榄油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约 85%,稳定性优于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高含量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体内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并改善心血管健康。研究也指出,若每天摄取约半汤匙橄榄油,可将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至少15%。 同时,卫生单位也提醒,虽然橄榄油属于健康油脂,但不适合用于油炸或高温烹调。这是因为高温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产生自由基甚至致癌物,不仅无法达到保养血管的效果,反而会增加身体负担。 食物3. 坚果 坚果富含天然健康油脂,能帮助提升“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同时维护血管功能。坚果中还含膳食纤维,不仅能增加饱足感,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不过,食用坚果时应注意: 避免发霉坚果:发霉的坚果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长期摄取可能导致中毒或增加致癌风险。 选择无调味坚果:避免过多盐分或糖分摄入,同时减少热量负担,更有助于血管健康。 食物4. 莓果类 莓果类(如草莓、蓝莓、覆盆子、蔓越莓)是抗氧化物与花青素的重要来源。适量摄取,不仅有助于维持细胞正常运作,还能保持血管畅通与弹性。 研究显示,莓果类食物能帮助降低低密度胆固醇(LDL)与氧化自由基的结合,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正面效果 大蒜助促进血液循环,还能降低血栓风险?7种有益血管健康的食物 食物5. 番茄 番茄富含钾离子、茄红素及多种抗氧化物,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离子,协助维持血压稳定。茄红素同时具备强效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持血管弹性,预防血管硬化与阻塞。 此外,番茄还能减少低密度胆固醇(LDL)的氧化过程,对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及保护心血管健康尤其有益,因此也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适量食用。 食物6. 大蒜   大蒜富含硫胺基酸、蒜素,以及锗、钙、铜、铁、钾、镁、硒、锌等矿物质,同时含有维生素A、B1、C等营养成分。研究显示,大蒜中的活性成分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压,并维持血管健康。 此外,蒜素具有一定的抗癌潜力: 可抑制致癌物亚硝胺的形成与代谢 调节身体解毒系统的相关酵素作用 协助修复细胞并增强免疫力 因此,大蒜不仅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也可能在预防癌症方面发挥作用。 大蒜助促进血液循环,还能降低血栓风险?7种有益血管健康的食物 食物7. 酪梨   酪梨富含维生素 A、C、E与B群,以及钾、铁、镁等矿物质。其中的单元不饱和脂肪含量约53%,多元不饱和脂肪含量约18%,有助降低血中胆固醇,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适量食用酪梨,可帮助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与中风。 此外,酪梨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不仅能增加饱足感,抑制过度食欲,也能延缓血糖上升速度,对血糖管理有一定帮助。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探索更多心臟健康分类

更多 心臟健康 相关文章

高血压

高血压标准是多少?高血压症状、原因、种类、治疗照护完整看

了解高血压标准,是预防与改善高血压的第一步!高血压症状不明显,易轻忽,而且高血压原因,若未定期追踪与控制,长期高血压可能大幅提高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Hello健康》带您了解高血压标准、症状、原因、诊断及治疗方式。 高血压标准是多少? 根据2024年新加坡卫生部高血压指引,正常人血压标准值应低于130/85 mmHg,当血压值高于130/85 mmHg(收缩/舒张压),即属于高血压,若血压值介于两者之间,则属血压偏高,为高血压前期。 正常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30/85 mmHg 高血压前期(血压偏高):收缩压 ≥ 130~139 mmHg;舒张压 < 85~89 mmHg 高血压第一期:收缩压/舒张压 ≥ 140~159 / 90~99 mmHg 高血压第二期:收缩压/舒张压 ≥ 160~179/100~109 mmHg 高血压第三期:收缩压/舒张压 ≥ ≥180/≥110 mmHg 血压正常值与高血压标准 高血压症状:高血压初期症状?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初期症状不明显 高血压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常于健康检查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少数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头痛 头晕 心悸 耳鸣 肩颈酸痛 高血压严重者可能出现症状包括: 恶心 呕吐 视力模糊 抽搐 昏迷 高血压原因复杂!高血压风险因子、种类一次看 高血压常见风险因子包括: 高血压不可控制风险因子 年纪:随着年龄增长,血压升高的风险增加。 种族:黑人较其他种族更易罹患高血压,且并发症更严重。 家族史: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风险较高。 自体免疫疾病:如红斑性狼疮) 怀孕: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特定的情况,通常在分娩后会改善。 高血压可控制风险因子 抽菸:尼古丁使血管收缩并损害血管内壁,导致血压升高。 饮酒:过量饮酒降低血管弹性并增加体重,提升血压风险。 压力:压力刺激交感神经,短期升高血压,并诱发不健康生活习惯。 缺乏运动:运动不足导致血管弹性下降、体重增加,进而升高血压。 肥胖:体重过重增加心脏负担,脂肪分泌物质进一步影响血压。 钠摄取过多(吃太咸):钠引起水分滞留,增加血液循环量,导致血压升高。 钾摄取太少:钾不足无法平衡钠的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糖损害血管功能,影响血压调节。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心脏与血管系统,导致血压变化。 嗜铬细胞瘤:肿瘤分泌肾上腺素,导致血压剧烈升高。 高血压种类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续发性高血压等2种: 原发性高血压:多数患者属于此类型,通常是遗传及生活方式引起,如饮食过咸、缺乏运动或肥胖等原因所引起。 继发性高血压:因生理变化或疾病所导致,如肾脏病、内分泌异常等,较容易突然发作,导致血压数值升高,症状通常比原发性高血压严重;常见风险因子包括: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甲状腺问题 […]


其他心血管问题

突然低血压很危险!低血压原因多要小心

谈到血压,您可能会以为低血压比起高血压较安全,而且少有心脏病(Heart disease)发生的机会,但是持续的低血压或血压突然下降,严重可能会有致命危险,请务必注意!究竟该如何判断自己有无低血压?又是什么原因会造成血压过低?就让《Hello健康》来为您解惑! 低血压标准为何? 血压通常在夜间最低,在早上起床后渐升至中午前最高。若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或稍低,都还算正常。收缩压指的是血压数值的最高数字,心脏收缩打出血液时,动脉内的压力;舒张压是指血压数值的最低数字,心脏舒张充满血液时,动脉的压力。 若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只要其中一项符合,就可称为低血压,会让人感觉晕眩无力。有些人常在低血压范围内,却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故不需要治疗。但若严重的话,会使流到大脑和器官的血液不足,将导致休克和死亡。 为什么会有低血压?常见的3种情况你一定要知道 低血压的情形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情况都不尽相同,常见的有以下3种状况: 1. 姿势性低血压 姿势性低血压发生在坐下或躺下后再起立时感到晕眩,好发在女性和年长者身上。变换姿势时,通常心率会跟着升高、血管也会收缩以补充流至大脑的血液,但是姿势性低血压者的心率与血管,不如一般人的反应,血液无法及时供给大脑,造成短时间眼前黑、晕眩的症状。 2. 餐后低血压 吃完饭后,大多血液会进入消化系统而使血压降低,可能会头晕甚至摔倒,多发生在年长者身上。吃得多,血压下降也较明显,特别是吃高碳水化合物时,但高脂肪食物则无太大差异。透过减少血压药的剂量、餐前喝水,或吃低碳水化合物,皆有助减少不适症状。 3. 神经反射性晕厥 长时间站立或情绪波动而导致血压忽然下降而晕厥,多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身上。由于控制心血管系统的神经功能异常,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常见的症状包括流汗、脸色苍白和恶心等。 若您时而感觉头晕、视野模糊、恶心、疲劳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或感到寒冷、面色苍白、呼吸快又浅、脉搏微弱等,请务必尽快求诊,因为背后可能有更严重的问题。 可能使血压过低的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3种较常见的低血压原因,下列也有可能会造成低血压: 怀孕:由于体内循环系统在怀孕期间迅速扩大,血压可能会下降,但这是正常的,生产后血压通常会恢复到孕前状态。 心脏问题:包括心跳过慢、心脏瓣膜问题、心脏病发作和心脏衰竭等。 内分泌问题: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低血糖以及某些糖尿病等,皆可能引发低血压。 脱水:身体缺水会感到虚弱、头晕和疲劳。严重可能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等现象,若过度使用利尿剂和剧烈运动,都可能导致身体脱水。 大量出血:如重伤或内出血等,会减少体内血液量,使血压严重下降。当身体血液遭细菌入侵时,也可能导致血压严重下降、器官与组织衰竭,发生败血性休克。 严重的过敏:摄取或触碰到某些食物、药物或昆虫毒液等,皆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荨麻疹、瘙痒、喉咙肿胀和血压下降等症状。 缺乏营养: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会使体内红血球不足,因贫血而导致低血压。 正在服用药物:帕金森氏症的药物、抗忧郁药物、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和心脏药物等,都可能导致血压过低。 提醒您,若有血压方面疑虑,请定期量血压并到医院检查有无贫血。在劳动或运动时观察自己是否容易比他人喘,若感觉有异请到心脏科检查,若无异状,可适度运动增进健康!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其他心血管问题

蹲下站起来头晕?姿势性低血压的定义、原因、治疗

陈妈妈只要蹲下站起来就会头晕,有时还会视力模糊,至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这是“姿势性低血压”。究竟什么是姿势性低血压?姿势性低血压应如何治疗与改善?《Hello医师》为您深入说明! 什么是姿势性低血压? 姿势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r Postural hypotension)又称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姿态性低血压。指因姿势改变而引起的低血压症状,例如:蹲下站起来突然、坐着站起来头晕。 一般低血压的判定为收缩压 20,舒张压下降>10。 姿势性低血压的原因 多数的情况下,人体改变姿势时,位于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感压反射接受器会发出讯号至自律神经,增加血管阻力或加速心脏跳动,以便将血压控制在平均值内。但当这个控制血压的机制受到影响时,便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状况。 另外一个主要成因,则是来自人体的血液量减少或循环受到影响,也可能会引发低血压。本文将随后列出会造成这两项状况的危险因子。 姿势性低血压的症状 常见的姿势性低血压症状如下: 蹲下站起来头晕 头痛 视力模糊 虚弱 昏厥 神智不清 恶心 久坐站起来容易发生姿势性低血压。 姿势性低血压何时该就医? 如果只是“偶尔”感到头昏眼花、头晕目眩,有可能只是轻微脱水、低血糖、待在过热的环境,或是久坐后起身等因素所引起,通常不是什么太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如果你经常起身后常常出现姿势性低血压的症状,那么就有可能是其他严重疾病的征兆。若症状严重到失去意识,即使只有数秒钟的时间,情况也可能相当危急,请务必尽快就医。 你可以将姿势性低血压发作的情况记录下来,例如症状持续多久、当下你正在做什么等等,以便就医时和医师讨论。 姿势性低血压的7大危险因子 引发姿势性低血压的可能因素很多,其中特别常见的是循环血液量不足,这可能由身体脱水、失血或贫血,而引发姿势性低血压。 当人体内携带氧气的红血球减少时,就有可能出现晕眩、头昏眼花等症状。其他的危险因子如下: 年纪65岁以上:感压反射接受器功能会随着年纪增长而减弱,而且年长者的心脏跳动变慢,供血的速度也会相对减缓。 药物影响:包括高血压药物、心脏病药物,例如利尿剂、乙型阻断剂(β-blockers)。另外,帕金森氏症药物、抗忧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肌肉松弛剂,勃起功能障碍药物、麻醉剂等等,也会提高姿势性低血压之风险。 特定疾病患者:包括心脏疾病,例如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梗塞、心脏衰竭;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症;造成神经病变之疾病,例如糖尿病。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待在高温环境会造成大量流汗,可能造成脱水,以至于引起姿势性低血压。 久卧于床:因病而久未离床的人身体十分虚弱,容易在起身时出现姿势性低血压。 怀孕:由于怀孕时体重会上升、血馆弹性与回流状况变差,所以有可能造成血压下降,不过通常产后血压就会回复到生产前的状态。 酒精:酒精可以暂时抑制交感神经,让血管扩张,因此可能提高姿势性低血压之风险。 诊断姿势性低血压的5种检查 医生首先会先检视患者的病史,若有需要的话,会进一步安排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其他潜在的因素或疾病造成低血压症状。举例来说,如果是因为服用特定药物而导致血压下降,医生可能会调整用药剂量,或者建议换药。以下为可能采行的检查方式: 倾斜床测试(Tilt table test):检测患者在姿势改变的过程中,血压数值的变化。在这项测试中,患者需要先在检查床上平躺数分钟,之后医护人员便会慢慢将床面立起。 血液检查:检视患者是否血糖或红血球数量过低 (两者皆为低血压之征象)。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或EKG) :观测心电讯号,以确认是否有心律不整、供氧或供血不足等问题。 心脏超音波检查 (Echocardiogram):透过超音波观测心脏瓣膜之活动,以确认是否有潜在疾病。 压力测试(Stress test):患者可透过跑步机,测量血压在运动下的状况,若有需要,也可以透过特定药物加速心率,达到相同的效果,以便观测。 如何治疗姿势性低血压? 要治疗姿势性低血压,首要目标就是恢复正常血压,包括增加血液量、减少积聚在下肢的血液,并且促进血液循环至全身。通常治疗不会着重于症状本身,而是将重点放在解决低血压的潜在原因,例如脱水、心脏功能异常等等。 如果只是轻微的姿势性低血压,最简单的治疗方式就是站起来后若感到头晕,马上坐下或躺下休息,通常症状就会马上好转。至于药物引起的低血压,通常医生会建议改变药物剂量,或者停止用药。以下列出姿势性低血压的治疗方式: 非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建议您调整生活习惯,包括摄取充足水分、少喝或禁止喝酒、避免待在过热的环境、睡觉时垫高枕头、坐着时尽量不要双脚交叉、起身时放慢速度等等。 如果您没有高血压,医生可能会建议您增加盐分摄取量。若你餐后血糖下降,则医师可能会建议你采取低醣的少量饮食穿弹性袜、束腹等装束可能有助于减少血液聚积在腿部,进而改善姿势性低血压。 药物治疗 特定药物也有助于改善姿势性低血压,例如: 矿物皮质类固醇:例如Fludrocortisone,增加血液中的钠和体液滞留,以提升血压。 拟交感神经药品:例如Midodrine,抑制血管扩张来提高血压。 拟副交感神经兴奋药物:例如Pyridostigmine,可改善感压反射(血压反射),提升自律神经调节血压的能力。 屈昔多巴:如果低血压是因为帕金森氏症、多发性系统退化症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 或自律神经障碍所引起,医师会开立此药。 红血球生成素:增加红血球质量和血量、 改善血液黏稠度。 若患者的症状无法透过生活习惯调整或上述药物来改善,则可能会需要以非类固醇类消炎药(NSAIDs)、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体抑素(Somatostatin)等其他药物治疗。 穿着弹性袜有助改善姿势性低血压。 改善姿势性低血压的8种方法 下列8种方法有助于改善姿势性低血压: 饮食部分 增加盐摄取量:请注意,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采行这个方法。盐分摄取过多可能适得其反,导致血压过度上升,引发其他健康问题。若欲增加盐分摄取量,请务必先和医师讨论,并且斟酌食用份量。 少量饮食:若你餐后血糖下降,则医生可能会建议你采取低醣的少量饮食。 补充维生素:贫血、缺乏维生素B12 都有可能使姿势性低血压更严重,所以低血压患者也可以适当补充铁质与维生素,或许有助于改善症状。 摄取充足水分:体内水分充足可以预防低血压。若你需要久站,或者从事任何可能引发低血压之活动,建议你在事前先补充足够的水分。 避免饮酒:酒精可能加剧姿势性低血压之症状,所以请减少或戒除饮酒。 生活习惯 保持运动习惯:有氧与重训兼顾有助于改善姿势性低血压,但请避免在极度炎热、潮湿的天气或环境中运动。 洗澡水温不过热:较高的水温会让血管扩张,提高低血压的发生机会。 避免弯腰动作:如果你欲捡拾地上的物品,请以屈膝蹲下代替弯腰,以减少低血压之风险。 穿着弹性袜:弹性袜可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姿势性低血压。 你可以在白天时穿着,不过记得睡前或躺下时须脱下。 缓慢起身:从躺姿转成坐姿时,试着放慢起身的速度,就能减少姿势性低血压所引起的晕眩感。此外,建议你起床时先别急着起身,可以先坐在床边1分钟平复血压。 垫高枕头:睡觉时稍微提高枕头的高度,有助于对抗地心引力。 站立时多活动双脚:如果你站立时突然出现低血压症状,可以试试看双脚交叉、用力挤压,或者单脚抬放到窗台或椅子上,并且尽可能向前倾,这样的动作有助于促进血液从双脚回流至心脏。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常见问题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