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Measles)是一种广为人知的疾病。新加坡自推行麻疹疫苗以来,病例数已大幅下降,但近年来在部分地区仍出现零星上升的情况。感染麻疹后,除了会出现红疹及类似感冒的症状,还可能伴随高烧。
那么,麻疹与大家常听到的德国麻疹到底有什么不同?会引发哪些症状?哪些群体又需要格外留意?就让《Hello健康》带你们一起来认识这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麻疹”。
麻疹与德国麻疹有什么不同?
对麻疹不熟悉的人,可能会不清楚麻疹与德国麻疹(Rubella)的差别。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病原体:麻疹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引起,而德国麻疹则是由德国麻疹病毒(Rubella virus)引起。(推荐阅读:荨麻疹5原因!荨麻疹症状、饮食、治疗、止痒紧急处理一次看懂)
在传染途径方面,麻疹与德国麻疹都属于呼吸道病毒感染,传染性极强。它们可透过口鼻飞沫,或直接接触感染者而传播,例如暴露在患者咳嗽或打喷嚏后的空气中。此类病毒也能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增加传播风险。
此外,德国麻疹病毒还可能经由胎盘进行垂直传播。若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胎儿可能罹患先天性德国麻疹症候群(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

喉咙痛、全身红疹!麻疹常见症状一次了解
感染麻疹病毒后,通常需要约10至14天的潜伏期,在此期间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之后患者会逐渐出现:
- 咳嗽
- 发烧
- 流鼻水
- 喉咙痛
- 肌肉酸痛
- 眼睛发炎(如结膜炎)
- 口腔内出现白斑(如柯氏斑点,Koplik’s spot)
接着在3至5天内,皮肤会出现红疹,持续约7天。红疹通常从脸部开始,再扩散到四肢,并伴随高烧(体温可达40–41°C)。
麻疹的高风险群体
麻疹是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4 年全球约有 11 万人死于麻疹,其中大多数为 5 岁以下儿童。
所有未接种过疫苗的人,都可能感染麻疹。以下族群风险更高:
- 幼儿(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
- 未接种麻疹疫苗者
- 经常接触外国旅客或有出国纪录的人
- 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者
- 免疫力较弱者(例如长期病患)
麻疹的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麻疹,症状一般会在 2 至 3 周内自然消退。不过,患者仍可能出现并发症,包括:
- 耳道细菌感染
- 支气管炎(Bronchitis)
- 喉炎(Laryngitis)或哮吼(Croup)
- 肺炎(Pneumonia)
- 脑炎(Encephalitis),有时甚至会在麻疹康复后才发生
需特别注意的是,孕妇若感染麻疹,可能会导致早产、婴儿体重过轻,甚至增加母体死亡风险。

疫苗可以有效的乙方麻疹
麻疹、腮腺炎及德国麻疹混合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简称 MMR)是目前预防麻疹的主要三合一疫苗。接种 MMR 疫苗可有效预防麻疹、德国麻疹及腮腺炎(Mumps)。
在新加坡,婴儿可在12个月大时接种第一剂 MMR 疫苗,并在15至18个月之间接种第二剂。部分国家则安排在入小学前完成第二剂。
从未接种过的成人也可以选择自费接种;若过去已感染过麻疹,体内通常会具备免疫力。
若出现疑似麻疹初期症状,应尽快就医,并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减少传播风险。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