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大肠杆菌感染:症状、感染来源与预防重点

新闻中时常可见饮料店或小吃摊因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超标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然而,在许多健康资讯中,大肠杆菌又被称为肠道“好菌”,能帮助人体吸收营养与合成维生素。

大肠杆菌感染:症状、感染来源与预防重点

那么,大肠杆菌究竟是“有益菌”还是“致病菌”?为什么它既能维持肠道健康,又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或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Hello健康》将带您深入了解大肠杆菌的种类与功能、何种情况会导致感染与中毒以及如何预防大肠杆菌污染与感染。

什么是大肠杆菌(E. coli)?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简称 E. coli)是人类肠道中最常见的共生菌之一。它的形状呈短杆状、两端钝圆,繁殖速度快,广泛存在于人体及温血动物的消化系统中。

在正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对人体是无害且有益的,主要功能包括:

  • 帮助合成维生素:例如维生素K与维生素B₁₂,有助于维持身体代谢与血液健康。
  • 支持肠道免疫功能:大肠杆菌能刺激肠道免疫系统,帮助维持防御机制。
  • 抑制有害菌繁殖:通过与其他细菌竞争养分与附着空间,大肠杆菌能阻止“坏菌”定殖在肠壁上。

当人体免疫系统受损或防御力低下时,例如:

  • 新生儿、老年人
  • 癌症患者接受化疗后
  • 长期服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药物的人

原本定居于肠道的大肠杆菌,可能会穿透肠壁、进入血液,导致感染性发炎、败血症(Sepsis),甚至在婴幼儿中引发脑膜炎(Meningitis)。

大肠杆菌是好菌或坏菌?超标会怎样?大肠杆菌常见疑问、感染症状一次看

大肠杆菌感染的来源、原因与症状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普遍存在于人类与动物的肠道中。当食物或水源受到人类或动物粪便污染后,若被食用或饮用,便可能造成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

常见感染来源包括:

  • 饮用未经煮沸或受污染的水
  • 食用未完全煮熟的肉类或海鲜
  • 接触被污染的蔬菜、水果或生食
  • 进食前未洗手、或食物处理过程卫生不当

主要感染类型与症状包括:

  1. 旅行者腹泻(Traveler’s Diarrhea):是最常见的大肠杆菌感染症状之一。通常发生在旅客前往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食用了受污染的食物或饮品后出现腹泻、腹痛、恶心等症状。
  2. 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EHEC):这是一种高风险感染,由特定致病菌株(如 O157:H7 型)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腹痛、腹泻(有时带血)、发烧与呕吐若严重时可导致肠道出血、血便,甚至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与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流行地区与风险环境

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症常见于欧美国家。这是因为当地部分地区习惯:

  • 直接饮用自来水
  • 食用生菜沙拉、未高温处理的食材
  • 偏好“天然、有机、少农药”的饮食方式

这些饮食与生活习惯在未彻底清洗或烹煮食材的情况下,容易让细菌随食物进入人体,增加感染风险。

大肠杆菌感染症状:女性更易患泌尿道感染

女性因泌尿道开口位置接近肛门与阴道口,更容易受到来自肠道的大肠杆菌(E. coli)感染。当细菌从肛门区域上行进入尿道与膀胱时,便会引起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这种类型的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也就是由人体自身的细菌所造成的自我感染。常见于:

  • 约10岁左右的女童(特别是如厕习惯不良者)
  • 20至40岁的成年女性(尤其是性活动频繁或免疫力较低者)

女性若出现以下症状,应尽快就医检查:

  • 频尿、急尿
  • 排尿时刺痛或灼热感
  • 尿液混浊或带血
  • 下腹胀痛或酸胀不适

大肠杆菌是好菌或坏菌?超标会怎样?大肠杆菌常见疑问、感染症状一次看

大肠杆菌超标意味着什么?

食品中存在多种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的细菌。若要针对每一种致病菌进行检测,不仅耗时、耗力,也不符合常规监管流程。因此,新加坡食品局(Singapore Food Agency, SFA)及多数卫生机构会重点抽验以下2类“卫生指标菌(Hygiene Indicator Bacteria“:

  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2.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其中包括沙门氏菌(Salmonella)、志贺菌(Shigella)及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这两项检测项目被称为食品卫生与安全的代表性指标,可反映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与销售过程中的卫生状况。若检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或肠杆菌科超出标准值,就代表食品在处理或保存过程中可能存在:交叉污染(如生食与熟食混用器具)、卫生条件不佳(例如清洁或储存温度不当)或员工手部或环境污染。

当新闻报道“饮料或食物被验出大肠杆菌超标”时,并不代表消费者一定会食物中毒,但这已是一个严重的警讯,说明产品或环境存在潜在污染风险。消费者应选择可信赖的餐饮店与品牌、避免购买来源不明或保存不当的食品及确保生熟食分开处理,并彻底加热再食用。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大肠杆菌是敌,是友?(台湾好心肝基金会)https://www.liver.org.tw/journalView.php?cat=29&sid=435&page=4 Accessed November 21, 2022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及疾病(台湾长庚医讯)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1505037#.Y3rf6f5BxPY Accessed November 21, 2022

病原性大肠杆菌(台湾卫福部食药署)https://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1944 Accessed November 21, 2022

卫生指标菌「肠杆菌科」如何检测?(SGS)https://msn.sgs.com/Knowledge/FOOD/6010 Accessed November 21, 2022

食品中微生物检验:卫生指标菌介绍及认识食品中的病原菌(SGS)https://msn.sgs.com/Knowledge/FOOD/4686 Accessed November 21, 2022

现行版本

2025/10/14

文: 張凱安 Kyle Chang

资料查核: Hello 健康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什么是食物中毒?症状、原因与治疗方式全解析


事实查核由 Hello 健康 完成。由 張凱安 Kyle Chang 撰写。更新于 2025/10/14。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