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失智症情绪失控怎么办?暴躁、不睡觉等8种行为一次看懂,教您7个照护贴士,轻松应对不慌乱!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4%,就被视为进入“高龄社会”。

失智症情绪失控怎么办?暴躁、不睡觉等8种行为一次看懂,教您7个照护贴士,轻松应对不慌乱!

以新加坡为例,我国在2020年代初就已迈入高龄社会,且人口老化趋势日益明显。根据新加坡政府的估算,到了2026年,65岁及以上的年长人口将占总人口超过21%,届时我国将成为联合国定义的“超高龄社会”(super-aged society)。

如果这个趋势持续发展,到2036年,这个比例可能超过28%,使新加坡进一步进入所谓的“极高龄社会”(ultra-aged society),意味着每四位本地居民中就有一位是65岁或以上的长者。

随着人口逐渐老化,与年长者相关的健康问题也逐年增加,其中失智症(Dementia)便是常见的一种。患有失智症的人,常会在情绪和行为上出现明显变化,不只让患者本身感到困扰与不安,照顾他们的家人或护理人员也会面临相当大的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细心,才能妥善照顾日常生活。

虽然照顾失智症患者并不容易,但如果我们能多了解失智症的特性与需求,并以合适的方式给予协助与支持,照护过程会变得更顺利,照顾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失智者8大行为变化

1. 拒绝帮助

有些失智者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协助,或者只愿意让特定的人帮忙,这通常是因为他们对他人缺乏信任,或是因为认知混乱所造成的反应。遇到这种情况时,您可以先表达善意与耐心,温和地告诉长者:“你信任的人很快就会回来,在这之前我可以先帮你解决眼前的问题。”

另外,若失智者出现较强的自主行为,坚持自己要做某件事时,您可以尝试分散注意力或提供替代的任务,例如给他一个简单的指令,再同时做另一件事情,让他感觉是在一起完成任务,既能维持尊严,也有助于缓解不安情绪。

2. 爱藏东西

有些失智者会把物品藏起来,当作自己的“收藏品”。其实这种行为通常不影响安全,也无伤大雅,不需要特别去纠正或责备,除非他们藏的东西太多、行为变得极端,或是可能造成危险。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带来的混乱,平时可以把不常用的衣柜、抽屉或储物空间上锁,这样可以避免失智者不断寻找新的地方藏东西,也方便照护者管理。

3. 不断重复提问或重复做同一件事情

失智者有时候会不断重复提问,或反复做同一件事。如果这些行为没有危险性,也能让他们感到安心或有安全感,其实可以让他们继续进行,不需要强行制止。

但如果出现不当或具风险的行为,这时候可以温和地引导他们转移注意力,安排一些安全、没有伤害性又有意义的活动,例如折衣服、整理物品,或陪他们一起做简单的事情,让他们维持一定的参与感与成就感。

4. 晚上不睡觉

有些失智者会出现睡眠作息混乱的情况,比如晚上睡不着、白天却一直打瞌睡,到了晚上反而变得很清醒。

这时候可以尝试利用自然光或灯光,帮他们建立白天与晚上的时间感,例如白天打开窗帘让阳光照进来,晚上则关灯、营造安静的环境,帮助他们在该睡觉的时间更容易入眠。

另外,也可以在白天安排一些简单的活动或轻度运动,像是散步、做手部运动,帮助他们晚上更容易入睡。同时记得尽量减少睡前的噪音与强光,例如关掉电视、拉上窗帘,也会让他们睡得更安稳。

5. 脾气暴躁

有些失智者因为控制冲动的能力变差,有时会开始讲一些难听的话或粗话。遇到这种情况,照顾者不需要和他们正面冲突,可以尝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例如:

  • 换个话题,带他们聊一些轻松或感兴趣的事
  • 打开他们喜欢的电视节目或音乐,让他们分心,慢慢停下来

重点是要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正面回应或责怪,才能避免让情绪进一步升级。

照顾失智者很棘手?认识失智症8大行为变化,7招轻松照护不慌张!

6. 到处游晃

不少失智者会出现来回走动或四处徘徊的行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到无聊、焦虑、口渴或肚子饿,也有可能是脑部混乱导致的方向感错乱,才会一直走来走去。

照护者应密切留意他们的动向,不要让他们单独行动或独处太久。为了安全起见,可以为失智者配戴爱心识别手链、布标或定位追踪装置,以防走失。

此外,若发现他们经常在某些特定时间段开始徘徊,可以事先安排一些简单、有趣、安全的活动,转移注意力,也能帮助他们情绪更稳定。

7. 大小便失禁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失智者的膀胱和肠道控制力变差,或者他们忘了自己需要上厕所、不记得厕所在哪里,甚至不清楚该怎么使用马桶所导致的。

面对这种状况,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做法来协助他们:

  • 让失智者住在靠近厕所的房间,方便他们随时使用
  • 定时带他们上厕所,建立固定如厕习惯
  • 选择好穿脱的衣物,减少他们在如厕时的困难
  • 视情况使用成人尿片或替代用品,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与清洁负担

最重要的是保持尊重与体谅,让他们感到安心与被照顾。

8. 行为粗暴

有时候失智者会出现口语或肢体上的攻击行为,例如尖叫、捏人、拉头发、咬人等。其实这可能是他们在表达需求或情绪的一种方式,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清楚地说出来。

面对这种情况,照护者要避免大声斥责或直接反应,可以先让自己冷静一下,试着理解他们背后的情绪或不安,再鼓励他们慢慢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因为他们在做某件事时感到挫败或困难,也可以把任务拆成更多简单的小步骤,一步一步协助他们完成,这样能减少情绪波动,也让他们有成就感。

失智者常见的4种情绪变化

1. 容易生气

失智者在陌生的环境中常会感到不安或有压力,尤其当他们需要处理一些对他们来说有难度的事情,却发现自己做不到时,往往会感到挫败和沮丧。

当家人或照护者试图帮忙时,失智者有时会变得生气、害怕,甚至觉得尴尬,这些负面情绪累积下来,容易让他们表现出愤怒或防备。

这时候,建议可以把任务分成更多简单的小步骤,让他们一步一步自己来完成。过程中不要急着介入,给他们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可以减少冲突,让他们觉得自己依然有能力、有价值。

2. 忧郁

失智者有时会因为觉得自己逐渐脱离社会或跟不上周围的变化,而产生忧郁或孤独感。他们可能会出现类似忧郁症的症状,像是情绪起伏大、焦虑、胡思乱想,甚至出现妄想。

面对这样的情况,建议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协助,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心理支持或药物治疗。同时,家人或照护者也可以多安排轻松的社交活动,鼓励他们参与、与人互动,帮助他们保持心情愉快,也提升自信与活力。

照顾失智者很棘手?认识失智症8大行为变化,7招轻松照护不慌张!

3. 焦虑和依赖

当失智者来到新的环境或遇到不熟悉的人时,常会感到不安和焦虑。有些人在焦虑时会出现睡不好、坐立不安,甚至会黏着熟悉的人或地方,不愿离开。

这个时候,照护者可以用温和的方式安抚他们的情绪,例如告诉他们:“我在这里陪你”、“您是很重要的人”,这样能给他们安全感和信任感。

另外,也可以尝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安排一些轻松、有兴趣的活动,让他们暂时忘记烦恼的事情,情绪也会慢慢稳定下来。

4. 情绪多变

失智者有时候会因为行动能力退化而感到沮丧,也可能是因为害怕、困惑、疲累,或是觉得冷、饿、无聊,从而出现情绪起伏。

要应对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个性与偏好:
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事情能让他们平静下来,又在哪些情况下容易情绪激动。掌握这些讯息之后,您就能更好地预防情绪问题的发生。

即使真的出现情绪爆发,也会比较知道该如何安抚和陪伴,让他们尽快恢复稳定与安全感。

照护者心情要调适,别给自己太多压力

照顾失智者确实不容易。照护者往往需要面对患者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各种变化,也必须花很多时间和心力陪伴。有时候,您可能会感到生气、疲惫,甚至发现自己的生活和时间越来越被压缩。

当患者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时,您可能会觉得很挫败、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甚至会感到不想再继续照顾、对患者没耐性,之后又会因为这些念头而感到内疚和自责。

其实,这些情绪都是很正常的反应。请记得:您也是人,只有一个自己,要处理很多事,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得完美。只要您尽了力,就是对患者最好的照顾了。

也请时常提醒自己:“我已经做得很好了。”,对失智者来说,有您在身边愿意照顾与陪伴,就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7招轻松照护不慌张!

照顾失智症患者确实不简单,不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为了帮助照护者减轻负担、提升照护品质,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照顾建议:

  1. 在和失智症患者沟通时,建议使用简单的字眼和短句。说话的速度要慢一点,语气清楚柔和,不要对患者大声或带情绪地说话。如果对方第一次没听懂,可以耐心再解释一次;若还是无法理解,不需要急着重复,可以先暂停一下,过一段时间再重新说明,这样能避免他们产生焦虑或混乱。
  2. 和失智症患者沟通时,要专注在他们的感受,而不是纠正他们对错。说话时请使用温和、有支持性的语气,让他们感受到安全与被尊重。有时候,一个轻轻的牵手、温暖的拥抱,或一句真诚的称赞,都能有效安抚情绪,让他们感到安心和被接纳。
  3. 让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避免吃精制糖,需多吃蔬菜。
  4. 患失智症患者还是可以外出活动和享受生活的。请多带他们到外面走走、晒晒太阳、看看风景,不但有助于舒缓情绪,也能维持社交能力和身心健康。
  5. 照顾者在照顾失智症患者的同时,也要记得照顾自己的健康。每天最好安排一点时间运动一下,不论是散步、拉伸还是做轻松的体操,都有助于舒缓压力、保持体力和情绪稳定。
  6. 失智症患者虽然可能忘记事情的细节,但他们往往会保留对当下情绪的记忆。也就是说,即使他们忘了发生什么事,却仍然会记得那种开心、难过或紧张的感觉。因此,照顾者的言语、语气和行为举止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要尽量保持温和、正面、有耐心的态度,避免责备或制造紧张气氛,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安心、情绪也更稳定。
  7. 设定好每日的例行事务、行程,这有助于减少患者脑中的错乱和挫折感。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20 Things to Remember If You Love Someone with Dementia(Alzheimers.net)https://www.alzheimers.net/2-11-15-loving-someone-with-dementia/ Accessed May 29, 2022

Caring for a person with dementia(Alzheimers.org)https://www.alzheimers.org.uk/get-support/help-dementia-care/caring-for-person-dementia Accessed May 29, 2022

Behavior, Mood & Emotional Challenges with Dementia and Strategies for Coping(Dementia Care Central)https://www.dementiacarecentral.com/caregiverinfo/coping/emotions/ Accessed May 29, 2022

Caregiver’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Dementia Behaviors(Caregiver.org)https://www.caregiver.org/caregivers-guide-understanding-dementia-behaviors Accessed May 29, 2022

Caregiving – Alzheimer’s & Dementia(Alzheimer’s Association)https://www.alz.org/help-support/caregiving Accessed May 29, 2022

现行版本

2025/07/17

文: Adam Wu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失智症“自我检测”量表:老年痴呆症前兆、阿兹海默症测试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带您认识5种常见失智类型、成因与症状分期


由 賴建翰醫師 审核,身心科,博士身心醫學診所。由 Adam Wu 撰写。更新于 2025/07/17。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