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动脉瘤

中风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大脑组织得不到足够血液而缺氧受损,主要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两种,皆需立即送医进行治疗。无论哪一类型,及早辨识症状并在黄金时间内就医,是降低死亡率与后遗症风险的关键。

常识

中风/动脉瘤

脑中风前兆别忽视!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的2023年数据,脑血管疾病(包括中风)是本地前 10 大死因之一,排名第 4,仅次于癌症,占全年死亡人数的 5.6 %。脑中风最可怕的是来得无声无息,即使出现症状或前兆,也容易被误以为只是太疲倦,结果错过了黄金治疗时间。 《Hello 健康》带您了解脑中风的常见前兆,以及哪些症状一旦出现就必须立即就医。 什么是脑中风 脑中风(Stroke)是因脑部血液循环受阻或出血所造成的脑部损伤疾病,主要分为3种类型: 脑缺血(Ischemic stroke):又称“脑梗塞”,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所造成,大约四分之三的新加坡中风病例属于这一类型。 脑出血(Hemorrhagic stroke):则是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引发中风症状。 暂时性脑缺血:则是因脑部血流暂时不足引起,一般会在 24 小时内恢复,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日后仍有较高风险发生脑中风。 脑中风6大前兆  千万别忽略 多数人在出现脑中风前兆时,往往以为只是身体太疲劳,再加上症状出现时间短暂,容易被忽略。事实上,这些警讯非常重要,若忽视可能会错过黄金治疗时间。常见的中风前兆包括: 手脚或脸部突然发麻、无力 视力模糊或出现重影 说话含糊不清 突然昏厥 走路步伐不稳 不明原因的头痛 在新加坡,卫生部与新加坡中风协会也呼吁公众牢记中风辨识口诀 FAST: F:脸歪(Face)— 观察患者脸部是否突然歪斜,笑容或表情是否不对称。 A:手软(Arm)— 请患者把双手平举,观察其中一只手臂是否无力而下垂。 S:大舌头(Speech)— 请患者开口说话,留意讲话是否含糊不清,或语句不完整。 T:记下时间(Time)—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马上记下发作时间,并立即拨打 995 送院,把握黄金治疗时机。 若这些症状持续超过一周,尤其是有家族中风病史的人,更要特别警惕。这些情况并不是单纯的疲劳,而很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脑中风的危险8大因素 中风并非突然发生,如果具备以下危险因素,就需要特别留意: 高血压 糖尿病 抽烟 喝酒 肥胖、缺乏运动 家族病史 饮食过于油腻 不运动 脑中风的治疗方法 脑中风的治疗方式会依照不同的发生类型而有所不同: 脑缺血的治疗:以尽快恢复脑部血流为主,通常会使用血栓溶解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来溶解堵塞血管的血块,这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方式。关键在于必须在确诊为急性缺血性中风后,于发作 3 小时内施打,才能把握“黄金 3 小时”;若超过时间,疗效会明显下降。不过,tPA 也可能带来副作用,大约有 6% 的患者会出现脑出血,进而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脑出血的治疗:主要以控制病情为主,通常会使用药物来稳定血压,并透过补充适量水分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如何预防脑中风?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 大部分的中风其实可以透过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来预防: 掌握“三高”指标:控制血糖、血压与血脂。若本身已有三高问题,就必须定期追踪和回诊,避免增加中风风险。 健康饮食:三餐定时定量,少吃油腻、高糖和过咸的食物,保持饮食均衡,并尽量选择低钠饮食,以降低中风风险。 维持理想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及中风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体重十分重要。 规律运动:透过固定的运动习惯,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并有助于预防中风。 戒烟:无论是自己吸烟还是吸入二手烟,都会显著增加中风的风险,因此远离烟草是预防中风的重要一步。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