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痛恐怕是外耳炎!耳朵发炎会自己好吗?症状怎么舒缓?
天气炎热时,许多人喜欢游泳戏水,但有些人玩水之后,耳朵会变得不太舒服,只要按压就会痛,那就可能是罹患“外耳炎”。外耳炎又称“游泳耳",但其实不只是玩水,还有其他原因也会造成外耳炎,究竟罹患外耳炎原因为何?症状有哪些?又该如何治疗?让《Hello健康》带您详细了解! 外耳炎是什么? 耳炎(External otitis)是指外耳道到耳廓之间的发炎反应;外耳炎又称为游泳耳(Swimmer’s ear),在新加坡多见于湿热天气,尤其夏季或常游泳的人群中,游泳池水中所含有的绿脓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容易进入外耳道,引起发炎。 左、右边单侧耳朵痛?外耳炎7大症状 下列为7种常见的外耳炎症状: 耳痛(尤其是按压耳朵时,感受最为明显) 耳道内搔痒 耳朵渗出脓液 耳朵有塞住的感觉 外耳道红肿 暂时性听力障碍 发烧 外耳道发炎5大原因 一般人最可能因以下5种原因而感染外耳炎: 与受污染的水接触:如洗头发、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活动,耳朵接触到不卫生的水域环境,就容易促使外耳道受致病菌感染。 耳朵出现外伤:如耳朵抓伤、过度使用棉花棒等工具清洁耳道,都可能使外耳道皮肤受损,减低外耳道对致病菌的防御能力,引发外耳炎。 长期使用耳闭塞设备未清洁:若长期使用助听器、耳机或耳塞等耳闭塞设备,不仅容易刺激外耳道,造成耳道表皮刮伤,再加上没有定期清洁耳闭塞设备,就有可能沾附致病菌,导致其侵入外耳道内,产生发炎反应。 患有过敏性或接触性皮肤炎:平时若因接触某些种类化妆品或耳环,因而患有过敏性或接触性皮肤炎,即有可能引发外耳炎。 罹患其他皮肤疾病:如干癣或异位性皮肤炎等皮肤疾病也容易导致外耳炎 外耳道发炎会自己好吗?何时该就医? 轻度外耳炎可能会自行痊愈,但若持续数天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快到耳鼻喉科求诊,避免症状恶化、损害听力。 外耳炎导致耳朵痛该怎么舒缓?诊断治疗说明 医生会先透过基本理学检查,包括推耳珠或拉耳壳,确认患者是否会感到疼痛,并观察外耳道有无红肿,再搭配耳镜检查,透过观察耳垢颜色,评估病患是否合并中耳炎或耳膜穿孔等状况;多数患有外耳炎者,耳屎颜色经常会呈现黄、褐、白或灰色。 医生经由上述方法诊断为外耳炎时,可能会为病患进行下列2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彻底清洁耳道:耳镜除了能够诊断是否为外耳炎,医哼也会藉此替患者确实清除耳道内的耳垢、脱落的皮肤及化脓物质,以促进伤口愈合。 药物治疗:若为症状轻微的外耳炎,可使用弱酸性的耳滴剂,抑制致病菌生长;如果是较为严重的外耳炎,则需使用含有妥布霉素、健大霉素等抗生素的耳滴剂,进行杀菌。另外,医生可能会再开立类固醇药膏,以缓解患部发炎、肿胀或搔痒的不适症状,并搭配口服止痛药,来帮助病患减轻疼痛感。 外耳炎如何预防?3个简单方法学起来! 平时不仅需要避免污水流进耳道内,并维持耳朵干燥,还需要注意以下3点,才可有效预防外耳炎: 由于耳垢在多数情况下,皆会透过耳道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排出外耳道,所以不建议特别使用掏耳棒或其它硬物挖耳朵,以免伤及耳道,引发外耳炎。 平时应保持外耳道干爽,若曾患有外耳炎者,在游泳、沐浴或洗头时,应使用防水耳塞,以避免污水进入耳内造成2次感染。 佩戴助听器者应于使用后,以干净的软布、面纸或擦拭布,将其擦拭干净,并定期2至3个月把助听器送回助听器公司保养;使用耳机后,则应定期消毒或更换,以避免长期使用造成外耳道细菌孳生,引发外耳炎。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