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小萱,最近经历了一场重感冒。虽然感冒症状已缓解,但她仍感身体不适,经常头晕、恶心,整个人摇摇晃晃,难以站稳。
担心病情,小萱赶紧到医院检查。医生通过耳朵、听力及身体检查后,诊断为感冒引起的“前庭神经炎”。
那么,前庭神经炎到底是什么?它和感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导致眩晕和恶心?《Hello健康》这次为您详细解答!
晕眩的原因:前庭系统异常!
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前庭系统位于内耳的耳蜗上方,由三个环形半规管和一个椭圆囊组成。
半规管内含淋巴液和感受器,负责维持人体的平衡感;椭圆囊内含耳石和毛细胞,感知重力变化和直线加速度。
简单来说,当前庭系统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失去平衡和方向感,导致眩晕、摇晃,甚至出现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感冒后容易眩晕?小心是前庭神经炎
前庭神经炎,顾名思义,就是前庭系统的炎症。它常在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发生,由病毒扩散引起。前庭神经炎高发于气候变化剧烈的晚秋和初春季节的国家,尽管新加坡没有明显四季变化,但气温变化、空气质量波动及季节性病毒流行仍可能引发此病。
前庭神经炎的症状和其他前庭疾病相似,包括:
- 眩晕,感觉自己或周围景物旋转
- 失去平衡感,难以站稳或行走
- 恶心、呕吐
- 无法正常站立或行走
虽然症状相似,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前庭神经炎引起的眩晕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且发作时即使平躺也难以缓解。
而其他前庭疾病的眩晕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仅十几分钟,且平躺休息后症状会明显改善。
此外,前庭神经炎痊愈后,患者可能会经历数周至数月的轻微晕眩后遗症,表现为轻度眩晕、平衡感减弱和行走困难,这是因为前庭神经系统曾受损所致。
前庭神经炎多久会好?治疗方式与饮食重点一次看
前庭神经炎通常持续3天至1周以上,具体时间取决于发炎程度。治疗主要以缓解眩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为主,依靠患者自身免疫系统逐步恢复,炎症自然消退。
若病情轻微,医生可能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给予抗眩晕药物,并配合止吐剂使用。若症状严重,患者无法站立、行走或正常进食,频繁呕吐并出现脱水情况,则需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或营养注射,以补充体力。
对于急性且严重的前庭神经炎,临床上也尝试使用类固醇或抗病毒药物治疗,但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决定。
病患可多摄取富含维生素B3和B12的食物,助于加快康复速度。以下食物包括:
- 维生素B3(菸硷酸):豆类、花生、啤酒酵母、全麦制品、瘦肉、肝脏
- 维生素B12:文蛤、牡蛎、蛋黄、鲑鱼、鲔鱼、乳酪、牛奶、牛肉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