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岁婴儿期

新生儿一定让家长手忙脚乱,不管是喂奶、哄睡孩子,都是一门学问,你可以在此分类中了解到 0~1 岁的宝宝照顾方式与发展里程碑,跟着你家里的小宝贝一起快乐成长吧!

常识

0~1 岁婴儿期

产后哺乳会让胸部下垂吗?带您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与乳房变化

不少妈妈在哺乳期间,可能因疏于照护或哺乳技巧不够熟练,而导致乳房出现不适。同时,也有部分妈妈担心,哺乳结束后胸部会出现形状改变,例如下垂或两侧不对称。 那么,母乳喂养究竟会带来哪些好处与可能的不便?胸型是否真的会因此改变?又该如何预防或改善胸部下垂与大小不一的问题?《Hello健康》将在本文为您逐一解析。 哺乳好处多,甚至能有效降低卵巢癌风险!4大益处一次看 怀孕与母乳喂养确实是相当辛苦的过程,但母乳不仅是宝宝最重要的营养来源,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除此之外,母乳喂养也能为妈妈本身带来以下4大好处: 减少产后出血:若宝宝能正确吸吮乳房,会刺激产妇脑下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与恢复,从而降低产后大量出血的风险。 帮助产后身材恢复:孕期储存的脂肪会成为制造乳汁的原料,加上哺乳过程本身需要消耗较多能量,因此哺乳的妈妈通常较容易恢复身材,达到瘦身效果。 降低疾病风险:研究显示,哺乳可降低妈妈日后罹患卵巢癌、乳癌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延缓月经恢复:哺乳能延长产后月经恢复的时间,具有一定的自然避孕效果,但并非百分之百可靠。因此,若产后恢复性生活,仍建议搭配保险套、避孕药等方式以确保避孕安全。 哺乳真的会导致胸部下垂吗?哺乳后乳房构造变化一次了解 一般来说,乳房并没有肌肉,而是由脂肪、乳腺和纤维组织组成,并透过库伯氏韧带(Cooper’s ligaments)将乳房腺体结构与胸膛相连。怀孕期间,这些韧带会被向外拉长,乳房的血流量增加,使胸部变得更加沉重与饱满。 随着母乳分泌,乳房组织的密度也会增加。而在哺乳期结束后,乳房内的脂肪与结缔组织会逐渐发生变化。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胸型的改变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哺乳。影响乳房外观的因素包括: 身体质量指数(BMI) 怀孕次数 怀孕前胸部大小 年龄 是否有抽烟习惯 乳房与胸膛连接的韧带在怀孕时会被拉长,哺乳结束后虽然会逐渐收缩,但可能导致乳房轮廓改变。有些妈妈的胸型会恢复接近原状,但也可能因韧带松弛而出现下垂,或因哺乳习惯不同而导致两侧胸部大小不一。 胸部下垂或大小不均该怎么办? 哺乳时,若一侧乳房哺喂得较频繁,往往会显得比另一侧更大。因此,建议妈妈在哺乳时左右乳房轮流喂奶,以避免胸部大小差异过大。 如今医美技术发达,若想改善哺乳后的胸型变化,例如下垂或大小不均,也可以考虑乳房整形手术来调整。但在决定手术前,务必与专业医生进行详尽咨询,充分了解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与副作用。 成为母亲,本就会经历身体与外观上的变化。许多妈妈在产后或哺乳后,即使身形与胸型有所改变,依然选择接纳与欣赏自己最自然的样貌。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探索更多0~1 岁婴儿期分类

更多 0~1 岁婴儿期 相关文章

宝宝 0~1 岁

新生儿几时开始看得清?0至12个月婴儿视力发展全解析! 9个小贴士助宝宝视力成长

新生儿的视力要到大约6岁左右,才会发育到接近成人的水平。在这之前,孩子的视力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无论是刚出生、满月、2至6个月,或满1岁,每个阶段宝宝的视觉能力都有所不同。 《Hello健康》将根据宝宝的月龄,说明各阶段的视力发展情况、他们能看见的范围,并提醒家长留意孩子的眼睛状态与行为反应,确保宝宝视力健康、正常发育。 0~12个月婴儿视力发展阶段说明 婴儿视力:刚出生时的新生儿 范围:18~25公分 颜色:无法区分颜色 焦点:无法定焦,容易斜视 形体:只能看见模糊影像 婴儿视力:1~2个月大 范围:20~30公分 颜色:只能看见明暗或黑白 焦点:可注视,眼睛会随物体移动,但无法持久。双眼协调尚未一致,容易斜视。 形体:隐约看见光线和简单形象 婴儿视力:3~5个月大 范围:200~350公分 颜色:宝宝对红、蓝、绿等鲜艳的颜色较为敏感,但对灰色或浅色等中间色调仍不容易分辨 焦点:能聚焦也能稳定追焦 形体:能辨识人脸与物体轮廓 婴儿视力:6~8个月大 视力:0.1~0.2 颜色:可辨识的颜色变多 焦点:能长期固视 形体:不只大型物体的轮廓和细节,连小东西例如硬币、玩具都能看见 婴儿视力:9~12个月大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视力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无论是颜色辨识、视野范围或清晰度都有显著提升。此时的成长重点转向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宝宝会开始积极爬行、主动探索周围环境,伸手抓取物品、将物品抛出,并学习判断物体之间的距离。 9方法促进婴儿视力发展 根据美国验光协会(American Optometric Association)资料,以下9个方法有助于促进宝宝视力发展,协助双眼协调、追焦能力及感官刺激,帮助眼睛健康成长: ”婴儿出生至6个月大” 使用夜灯或昏暗灯光:在婴儿房安装柔和夜灯,即使宝宝夜间醒来,也能练习眼睛对光的适应能力。 经常变换婴儿床的位置或睡姿方向:让宝宝接触来自不同方向的光源与视觉刺激,帮助双眼平均发展。 在约20公分内悬挂可移动玩具:例如挂上会晃动的玩具或健力架,刺激宝宝专注与追踪移动物体的能力。 在房内移动时与宝宝说话:照顾者可在房间内边走边轻声与宝宝互动,帮助练习“追焦”能力。 喂奶与换尿布时交替方向:避免长期从同一侧照顾宝宝,让双眼有机会平均使用,促进视觉平衡。 醒来时带宝宝走动并指认物品:例如边抱宝宝边说:“这是灯”、“这是窗帘”,刺激语言与视觉连结。   ”婴儿6~12个月大” 给予宝宝在安全地面上活动的时间: 让宝宝有机会在地上爬行、伸手摸索,有助于提升手眼协调与视觉判断能力。 提供安全、无毒的玩具进行探索:在大人陪伴下,让宝宝自由抓取、丢掷玩具,从动作中训练视觉追踪与距离感。 玩耍时结合语言与指认动作:日常互动或游戏中,可用宝宝的手轻轻指向物品,同时说出名称,例如:“这是球”、“这是书”,加强视觉与语言发展连结。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宝宝 0~1 岁

第32周的宝宝:会模仿情绪 注意拉肚子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宝宝的情绪,喜怒哀乐变得更加明显。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宝宝会学会观察和模仿情绪,甚至可能第一次表达出同情的感受。例如,当听到别人哭泣时,宝宝也会跟着哭。一旦具备感受的能力,宝宝就会以您为榜样,开始学习您的所有行为。将来,您的孩子会承袭您对待人事物的方式。 在第 7 个月的最后一周,宝宝可能会做到以下事项: 从坐着的姿势,转成站起来。 从只会爬,进展到可以坐稳。 学会拍手和挥手说再见。 用手指捡起小东西(所以请记得将危险物品放到宝宝触摸不到的地方)。 探索房子的各个角落。 不断重复发出“爸爸”或“妈妈”的声音。 如何照顾宝宝? 如果宝宝独自睡在婴儿房,而且开始害怕晚上与您分开,您可以在宝宝睡前,多花一些时间陪他,说说床边故事,抱抱宝宝,或者播放一些具有舒缓安定作用的睡前音乐,让宝宝放松。保持规律的睡前习惯或仪式,将有助于宝宝安稳入睡。 到了宝宝的睡觉时间,婴儿房里的所有活动都应该结束。您可以到浴室或起居室,继续处理当天剩下的工作。重要的是,您必须让宝宝知道,婴儿房才是睡觉的好地方,而不是在睡觉前还被追着到处跑。 宝宝的健康须知 这个月,大部分医生不会安排宝宝的健康检查。正面来说,这表示宝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缺点是,这也意味着您无法确实了解宝宝的成长情况。在下个月回诊之前,建议您先准备好想要询问医生的问题。 不过,如果有任何引起您注意,或让您感到担心、想立刻知道答案的事情,您不必等到下次门诊,请立刻打电话给医生。 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一些事项: 1. 拉肚子 如果您发现宝宝排便次数比平常多,而且大便稀稀的,代表宝宝可能拉肚子了。拉肚子时,粪便的颜色可能是黄色、绿色或黑色,闻起来的味道可能比平时更强烈。 宝宝拉肚子的最常见原因,是感冒病毒引起的肠胃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或吃了肠胃无法消化的食物,或对食物过敏。饮食中摄取过多果汁或水果,也会导致宝宝拉肚子。 如果宝宝拉肚子,以下是一些应对的方法: 如果宝宝出现脱水、呕吐、拒绝进食或喝水、大便带血、肚子胀大(肿胀及突出),或持续发烧超过 24 小时等症状,请立即联系医生。另外,如果宝宝尿量减少、尿色深、眼睛凹陷、口干舌燥,哭泣时没有眼泪、精神恍惚或整天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这些都是可能出现中到重度脱水的症状。 为了避免脱水,请让宝宝多喝水,但不要喝果汁或含糖饮料。水、鲜奶和冲泡牛奶是比较好的选择。也可以让宝宝补充电解水、脱水补充液,或葡萄糖电解质液。 尽量让宝宝觉得舒服,并随时保持宝宝屁股干燥,可以使用乳液擦拭。 尝试找出宝宝拉肚子的原因:宝宝是否有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状?宝宝最近是否吃了以前没吃过的新食物?宝宝最近是否有服用抗生素? 此外,经常并彻底清洗您和宝宝的手,可以帮助预防疾病。喂食宝宝的水果和蔬菜,也应该在食用前洗干净。 2. 牙齿问题 万一宝宝新冒出来的乳牙长歪了,您也不需要急着带宝宝去看牙医。第一颗乳牙长歪,并不会影响宝宝的笑容。实际上,乳牙经常会长得歪歪斜斜,尤其是下排门牙,常常呈现 V 字形排列。和下排门牙相比,上排门牙看起来通常更大一些。有些宝宝的下排牙齿,甚至会比上排门牙更早冒出来,这一切都不需要特别担心,乳牙萌发没有一定的顺序。 到了宝宝 2 岁半时,会有足足 20 颗乳牙。虽然这时候乳牙的大小、比例和排列结构看起来还是不太匀称,也不用担心。宝宝的乳牙,并不会直接影响到恒牙的生长,也不会让恒牙排列不整齐。 如果牙齿看起来灰灰暗暗、不够白,可能是出现了牙斑块。有些妈妈会给宝宝喝含铁的液态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这会提高牙齿染色的机率。牙斑块本身不会损害牙齿,而且当停止服用液态补充剂,改用咀嚼锭后,牙斑块通常会消失。在服用补充剂后,用纱布擦拭宝宝的牙齿,或立刻刷牙清洁,也能帮助减少牙齿变色。 即使没有服用液态补充品,如果宝宝经常在睡前喝果汁,也可能会蛀牙。蛀牙也可能是因为牙齿珐琅质受损,或先天性缺陷造成的。请与医生或牙医讨论,以了解宝宝牙齿的实际情况。 新手爸妈小贴士 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一些事项: 咬伤妈妈的乳头 宝宝其实不会在喝母乳时,故意咬伤您的乳头(因为宝宝的舌头会隔在牙齿和乳头之间)。宝宝觉得咬人有趣,可能是因为看到您被咬到时的表情或听到您的叫声。如果宝宝咬了您之后咯咯笑,而您也忍不住笑了,宝宝就会期待您的反应,而继续咬。 因此,不要发出笑声,以免鼓励宝宝继续这个行为。让宝宝知道咬人是不对的,您可以用坚定的语气,直接说:“不行!不可以!”然后立刻将乳头从宝宝嘴里拿出来,并一边说:“这样妈妈会痛!会让妈妈受伤!”如果宝宝不肯松口,还咬着乳头,可以用手指掰开宝宝的嘴巴,拿出乳头。经过一段时间,宝宝会明白您的意思,并放弃这个行为。 您必须制止宝宝养成吸吮或咬乳头的习惯,以避免日后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宝宝很快就会学会,不可以随便乱咬。您也可以提供适当的物品,来帮助宝宝管理这种习惯,例如宝宝牙胶、一小块面包或一小段香蕉。同时,让宝宝知道有些东西是不可以咬的,例如妈妈的乳头、兄弟姐妹的手指、爸爸的肩膀等。 宝宝这些不良行为,可能会导致以下情况: 宝宝的健康受影响 影响宝宝获得乐趣的能力 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 对儿童人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造成宝宝蛀牙 已经第 32 周了,别担心,您并不孤单,我们会持续支持您,迈入第 33 周。


宝宝 0~1 岁

第39周的宝宝:扶着家具走 扁平足正常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在第 39 周,宝宝可能会做到以下事项: 会玩拍手游戏,或挥手说再见。 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听起来像是真实的词汇、短语或句子。 会扶着家具走路。 知道“不”的意思,但不一定会听从。 如何照顾宝宝? 比起您说话的内容,宝宝更能理解您的语气,知道您什么时候开心。所以,您可以多说一些赞美的话,例如:“你把玩具捡起来了,很棒哦!”愈常跟宝宝对话,宝宝就愈能学会如何沟通。 宝宝开始理解“不”的意思,但不一定会听从。例如,您跟宝宝说不能碰某样东西,宝宝可能还是会继续摸。最好谨慎使用“不”这个字,说的时候,可以把宝宝从危险或惹祸的现场移开,并引导宝宝去做其他事情。 宝宝的健康须知 医生会根据宝宝不同的情况,进行不一样的检查。不过,大致上,您可以预期医生会进行以下检查: 如果之前没有接种疫苗,可能会在这次安排接种。如果之前曾经有任何不良反应,请与医生讨论。 可能会检查血红素(Hemoglobin)或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以确认是否有贫血(通常会用针扎宝宝的手指做检测)。 链球菌咽喉炎 英文为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或称 Strep throat(链球菌咽喉炎)。宝宝很少会感染链球菌咽喉炎,但若您身边的人,例如宝宝的兄弟姐妹,感染了链球菌,就需要特别留意。 请检查宝宝的扁桃腺是否肿胀、发红,或布满白色斑点。另一个症状包括持续几天的喉咙痛、体温超过摄氏 38 度、发冷,或宝宝下颚的淋巴腺出现肿胀或疼痛。 若您发现上述症状,或宝宝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请立即致电宝宝的医生。如果宝宝的链球菌检测结果为阳性,医生会开立抗生素治疗。即使宝宝的症状好转,也请务必完成整个疗程,否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扁平足 宝宝有扁平足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因为小婴儿很少走路,脚部肌肉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运动去发展足弓。再者,宝宝脚底的脂肪会填满足弓,所以很难看出来,尤其是在胖嘟嘟的宝宝身上更常见。 另外,当宝宝开始学走路时,会张开双脚来维持平衡,重量会压在足弓上,使得脚底看起来更平坦。 对于大多数小孩来说,扁平足会随着成长慢慢消失。等到生长完全后,通常都会拥有正常的足弓,只有少部分人会是真正的扁平足。 提早开始走路 早期学站或提早学走,并不会造成宝宝的腿变弯,或引起其他身体问题,反而能增强宝宝的肌肉力量。若宝宝打赤脚,也能帮助加强腿部的力量。 新手爸妈小贴士 宝宝害怕陌生人 在最初的几个月,宝宝会明显偏好父母。六个月以下的宝宝,通常对大人都会有正面的反应。不管是认识的人还是陌生人,宝宝都会把他们视为能够照顾和满足自己需求的人。 当宝宝八到九个月大时,就会开始注意到父母是主要照顾者,变得更黏父母,并避开其他想把自己从父母身边带走的人。在这个时期,即使是祖父母,宝宝也可能会拒绝,只要父母抱抱。 一岁过后,宝宝对陌生人的害羞情绪,可能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达到高峰。大约有两成的宝宝,从未经历这个阶段,或是时间太短而不明显。若宝宝表现出对陌生人的焦虑,请不要勉强宝宝,这种情况会自然克服,让宝宝依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回应。 在这个阶段,您应该告诉家人和朋友,宝宝目前的状况,太快接近他会吓到他。建议不要一开始就拥抱或抱起宝宝,可以先从对宝宝微笑、跟他说话、或给他玩具开始,让他安心地坐在您的大腿上。 若把宝宝单独留给保姆时,他仍然焦虑不安,您应该重新评估托育的情况。也许是因为保姆没有给宝宝足够的关注与爱,也可能只是单纯对陌生人感到焦虑。有些宝宝,尤其是亲喂的宝宝,在妈妈离开后,会哭好几个小时,即使保姆、爸爸或祖母抱也无效。在这种情况下,您应该尽量减少与宝宝分离的时间,直到这个阶段过去。若无法,也请尽可能随时待在宝宝身边。 第 40 周的宝宝,会有哪些新发展呢?


宝宝 0~1 岁

第33周的宝宝:注意环境安全 留意是否有语言迟缓征兆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宝宝已经八个月大了,能够支撑自己的体重并独自站立,也能听声辨位,听到您的声音就会转向您,并且开始会寻找掉落的物品。宝宝新增的活动能力,意味着他们正进入随时可能绊倒和跌倒的阶段,这些都是童年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虽然妈妈常常会被吓到,心脏暂停跳动一两拍,但您仍然会开心地看着宝宝探索周围的环境,发掘自己的极限。 在第八个月的第一周,宝宝可能会做到以下事项: 双脚在直立时可以承受一些重量 自己用手抓小饼干吃 用手指抓住小东西,并用拳头的力量捡起来(请将所有危险物品放在宝宝触摸不到的地方) 听声辨位,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 用目光追寻掉落的物品 如何照顾宝宝? 保护宝宝,是妈妈的首要本能,这是非常理所当然的。然而,提供宝宝足够的成长和学习空间,才是养育宝宝的最佳方式,也有助于宝宝学习独立。这并不代表您放任宝宝不管。相反,您可以为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要做到这一点,诀窍就是蹲下来,以宝宝的高度环顾四周,想像有哪些东西或情况可能会对宝宝造成危险,然后找到解决或改善的方法。例如,将易碎物品移到宝宝摸不到的地方,或把危险物品锁在橱柜里。 宝宝的健康须知 近期内,您可能没有预约医生门诊,但如果有任何紧急状况,您不必等到下次门诊时间,可以立刻联系您的医生,谈一谈宝宝的情况。 如果您认为宝宝的发育不太正常,请记下任何让您担忧的迹象,并与医生讨论。您也可以考虑咨询专科医生,或儿童语言与发展方面的专科医生,了解婴幼儿的发展问题。 请相信您作为妈妈的直觉。有时候,发育迟缓并不代表严重问题,有些宝宝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来赶上其他宝宝的发展。 宝宝的需求与发展 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一些事项: 爬行 宝宝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移动,可能会靠着扭动(趴着用肚子推着自己往前)、爬行,或是靠着移动屁股来前进。有时候,也会用一只手撑在身后,一只脚放在身前,推着自己移动。 靠肚子扭动着爬行,是宝宝尝试独立行动的第一种有效方法。一般来说,宝宝会先学会用双手拉住东西,然后学会双膝跪地。接着,宝宝会学会如何通过推动膝盖,来向前或向后移动。 通过各种形式的爬行动作,宝宝的肌肉会变得更强壮,这也会帮助他很快地学会走路。不论使用哪种移动方式,光是看着宝宝想尽办法解决移动问题,都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站立 宝宝现在可能已经可以抓着东西,或扶着家具站起来了。事实上,如果您把宝宝放在沙发旁边,他可能自然就会想办法,抓着沙发让自己站起来,虽然一开始可能会花很长时间,尝试很多次才能成功。 在这个阶段,有些爸爸妈妈会把宝宝放在步行车里,让宝宝可以碰到平常触摸不到的东西,例如热炉子或漂白水瓶子。一旦习惯了步行车的方便,有些宝宝会不愿意再被放在地上玩。 然而,在地上靠自己的力量做各种动作,对宝宝来说非常重要。这会帮助宝宝学会走路。让宝宝有机会尝试爬行,学会扶着东西站起来和移动,这些都是他们学会走路的必要过程。 安全第一 宝宝新增加的活动能力,也意味着他有更多机会,更容易碰撞和跌倒。现阶段,您需要将窗帘、卷帘的拉绳、电线,收好放到宝宝触摸不到的地方;用软垫包住桌子四个尖角;锁住马桶盖;移开可以让宝宝爬上去的树木盆栽;清除洗涤剂,并将药物收好;盖住电源插座;并在楼梯上下安装栅栏,阻挡宝宝往上爬,或避免宝宝滚下来。 发展迟缓 有些宝宝似乎比较晚才学会坐下、爬行、走路或开口说话,这些可能是发展迟缓的迹象。但发育迟缓,未必就等于发展障碍症(Developmental disorder)。大多数宝宝之后很快就会自己追上进度,自然矫正过来。若和其他足月出生的宝宝相比,早产儿的发育状况往往会延后一些。不过,当他们长大成人,身高和体重通常和一般正常成人一样。 虽然宝宝们通常会在差不多的阶段,发展出差不多的技能,但每个宝宝的发展过程,还是会因为自身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每个孩子都不同,都有自己的成长速度。有些宝宝会较早发展出大动作技能,例如比较早学会自己坐着;有些宝宝则很快就掌握更精细的动作技能,例如用手指抓住小东西。 有些宝宝在发展走路能力方面比较慢,但对声音却很敏感,可以快速辨认不同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宝宝要有持续发展心理和生理技能的能力,只要给他们时间。 然而,您应该特别注意宝宝语言学习的进度。宝宝语言发展迟缓,可能是因为缺乏与成人的沟通互动,也可能是听力问题。脊柱裂(Spina Bifida)和自闭症(Autism)等,则是比较少见的原因。 如果您认为宝宝有轻微的延迟,首先,您应该了解正常发展时间表,并留意语言或身体发展迟缓的警讯。接着,最好尽早寻求专家的协助,评估宝宝的发育情况,以及听力和视觉能力。 新手爸妈小贴士 以下是您可能会关心的一些事项: 整理凌乱的家里:如果宝宝到处爬行,并拉掉所有能碰到的东西,造成一片混乱,而您根本来不及收拾,不必太担心,以下提供您一些方法: 宝宝活动范围的安全性:在让宝宝到处爬或探索家里之前,先确保环境是安全的。 限制混乱范围:尽量把混乱限制在家中的一、两个房间或区域里。这可能意味着,限制宝宝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自由活动,或是在厨房、客厅或起居室这些您和宝宝花最多时间的地方。 克制自己:不要一直跟在宝宝后面收拾,这会剥夺宝宝探索的乐趣,也会让他感到沮丧。但同时,您也需要让宝宝知道,随意乱丢、乱拉、乱扯是不对的行为。 教导宝宝养成好习惯:耐心重复教导宝宝保持整洁,这样您就不必一直收拾。建议每次游戏结束前,教宝宝和您一起把一些玩具放回原位,同时鼓励宝宝收拾,重复说明保持整洁的重要性,即使宝宝似乎还听不懂。 抱持平常心,让宝宝自由探索:不要让宝宝觉得表达好奇心是不好的,您可以当老师,引导宝宝的好奇心,而不是当法官订规矩,惩罚或限制他们。 若无法控制混乱,至少不要默许或扩大混乱:输掉一场战役,不代表您输掉全部,不必轻言放弃。您可以学会暂时接受这些混乱,并选择忽略它。为自己保留一个“避风港”,即使暂时无法挽救宝宝带来的小飓风,至少可以在风暴中保留一处安全平静的地方。这可以是您的卧室、书房或客厅。不要让宝宝在这些地方玩耍,这样每天结束时,您至少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舒适空间。 安心玩:随时注意,并处理可能对宝宝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如果宝宝洒了果汁,或打翻了宠物的水碗,请立即擦拭。随时拾起掉落的纸张和杂志,并把玩具从走道移开,尤其是带轮子的玩具,确保走道畅通。 恭喜您!宝宝已经 33 周大了。我们迫不及待,想与您分享宝宝在第 34 周的发展。


宝宝 0~1 岁

第23周的宝宝:患湿疹须知 喂食需协助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宝宝看见和追踪移动中小东西的能力,越来越好。现在,宝宝能够在只看到物体一部分的情况下,就辨认出那是什么东西,例如能认出被压在毯子下的,是他最喜欢的玩具车。这就是未来几个月,开始玩捉迷藏的基础。 您可能还会注意到,如果您把书桌上的积木拿到宝宝面前,他就会伸手去拿,拿到一个以后,很快就会继续抓下一个。 在第 23 周,宝宝可能会做到以下事项: 不需协助,就能自己坐好。 能发现很小的东西,并追踪它的移动。 只看到物体一部分,就能辨认出是什么东西。 当您把积木或其他桌上的东西拿到宝宝旁边时,他会伸手抓住。 如何照顾宝宝? 在第 23 周,宝宝开始能够分辨颜色。看色彩缤纷的图画书,或玩五颜六色的积木,都能帮助宝宝认识颜色。 一起拍拍手吧!多给宝宝一些可以拔插或吸吮的物品,这能帮助宝宝增加对物品及其形状的认识。 宝宝的健康须知 大多数医生在这周不会替宝宝安排健康检查。您可以先准备一些问题,下个月回诊时再向医生请教。若有任何状况让您担心,请直接带宝宝去看医生。 了解生长曲线图 医生会帮宝宝测量身高、体重和头围,并根据之前的纪录,总结宝宝整体的生长情况,同时利用生长曲线百分位图,来比较宝宝与其他同龄孩子的发展情形。如果某些部分没有在标准范围内,可能代表宝宝在健康或营养吸收方面有些状况,但也不一定都是这样。 若宝宝的身高体重没有达到标准,您不需要过度担心。每位宝宝都有自己的生长速度。有些宝宝在这段时间生长得比较慢,但之后会突然抽高或长胖;有些宝宝一开始长得很快,后来速度变慢。生长的速度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基因遗传都有关系,宝宝的健康也会受到环境、个性、活动程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您有任何疑虑,请咨询医生。 拉耳朵 手指、脚趾和耳朵,都是容易引起宝宝好奇的身体部位。这时候,宝宝会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若宝宝拉扯耳朵,但并没有烦躁或发烧,就不需要过度担心。 不过,若宝宝看起来不舒服,或是有发烧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感染,或者正在长牙。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请带宝宝去看医生。 湿疹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患有湿疹的宝宝,皮肤会感到发痒且粗糙。 以下资讯对改善宝宝的湿疹非常重要: 剪指甲:宝宝的指甲越短越好,避免在抓痒时抓伤皮肤。 减少洗澡时间:长时间接触肥皂和水,会让皮肤更干燥。请将洗澡时间控制在 10 到 15 分钟内,并使用温和、较不伤肌肤的肥皂。不要让宝宝泡在肥皂水里,洗完澡后,请帮宝宝擦上保湿产品。 涂抹乳液:抹上大量乳液,让宝宝的皮肤保持湿润,减少刺激感。不过,您不应该使用像凡士林那样的油或厚重乳霜。 调整环境:太热、太冷或太干燥的空气,都会让湿疹更严重。因此,在天气恶劣时,您应该减少宝宝的户外活动,并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穿棉质衣服:流汗会让湿疹更严重,所以不应该让宝宝穿合成纤维或羊毛制的衣服,也不要一次穿太多件。 调整饮食:在医生的指导下,避免让宝宝摄取会刺激皮肤或让湿疹更严重的食物。 新手爸妈小贴士 喂宝宝吃饭时,不可能完全保持干净。您可能会认为,让宝宝坐在您的膝盖上喂饭是最好的方式,但这通常会弄得乱七八糟,而且并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最好是找一张有安全束带的椅子,并且您必须随时注意宝宝的情况。不过,即使有支撑和束带,宝宝还是有可能会摔倒。这个年纪的宝宝,通常还无法自己坐得很好,有时候需要旁人协助。一旦宝宝能坐稳,就可以换成高脚椅了。 第 24 周的宝宝,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宝宝 0~1 岁

第34周的宝宝:小心有毒物 多让宝宝练习移动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宝宝现在正处于探索期,他会尝试摇晃、敲打、撞击、抛掷各种东西,看着它们掉到地上,然后不断重复这些动作,像上瘾一样,不知疲倦。 对一件东西,宝宝可以有无限的想像,发现大人意想不到的使用方式。建议您为宝宝准备一个专属的活动区域,放一些能吸引他的东西,让他可以尽情敲打、摇晃、撞击、抛掷、拉扯或扭动,满足他的探索欲望。 在第八个月的第二周,宝宝可能会做到以下事项: 在双手之间传递东西,把一个积木或其他物品,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通过摇晃、敲打、撞击、抛掷各种东西,看它们反覆弹落,展现他的好奇心,发现新事物。 扶着某样东西或某个人站立。 当您试图拿走他的玩具时,他会坚持反抗。 为了拿到一个放得很远、不在手边的玩具而努力。 学会玩捉迷藏,躲猫猫。 从脸朝下趴着的姿势翻身坐好。 如何照顾宝宝? 宝宝会对具有特定功能的玩具着迷,例如电话或手机。您可以协助宝宝,把电话听筒或手机举到耳朵旁边,并假装正在进行一场对话。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宝宝将会开始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尝试使用某样物品,比如用梳子梳头发、用杯子喝水,或对着玩具电话或手机不停地“讲话”。 宝宝的健康须知 以下是您应该了解的一些事项: 中毒 学习并了解哪些东西是有毒的,并在家中标明或标出有毒性的物品: 检查家中每一样化学产品的标签。 将化妆品、保养品、药品、营养补充品、清洁用品、杀虫剂和其他所有家用产品锁起来,或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 尽可能购买具有儿童防护功能,或标明对儿童安全的瓶盖、药品等,并使用毒性最低的家用产品。 将有危险性的物品或药品,放在原装容器里,避免宝宝有机会把药品和其他东西混在一起。 不要用“糖果”来称呼药品,也不要在宝宝面前吃药,吃药时尽量避开宝宝的视线,特别是已经会模仿的大宝宝。 将家里的植物盆栽移到宝宝触摸不到的地方。 有毒物质指任何对身体健康有害的物品。虽然吞下某些有毒物质,只会导致暂时的胃部不适,但有些可能会严重损伤肺部或肠胃道,少数甚至可能致命。万一宝宝中毒,您可以按照以下做法处理: 若宝宝无法呼吸,请立刻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并拨打 995 叫救护车。 若宝宝失去意识、叫不醒、极度嗜睡、有烧烫伤、严重喉咙疼痛,或出现癫痫发作,请立刻拨打 995。有些中毒症状会延迟出现,即使没有立刻显现,您也可以致电毒物防治咨询中心,寻求专家建议。 尽可能清除宝宝口中残留的任何东西,并保留这些物品作为样本。 在没有得到专业指导前,不要尝试让宝宝把吞下去的东西吐出来,也不要给宝宝灌肠或使用活性碳之类的东西。 当您拨打紧急求救电话时,对方可能会要求您提供以下资讯:宝宝吞下去的物品名称、吞下去的数量、事情发生的时间、宝宝的年龄和体重、目前症状,以及您的手机号码等。 若宝宝衣服上有吐出来的东西,或沾到有毒物质,请将衣服脱下,并用温水冲洗宝宝的皮肤。如果有烧烫伤的痕迹,请持续冲水至少 15 分钟。 不要在烧烫伤或灼伤的伤口上涂抹油、润滑油或其他任何东西,这只会让伤口恶化。 若宝宝的眼睛接触到有毒物质,请尽量帮他冲洗眼睛,从眼角注水,至少冲洗 15 分钟,并想办法让宝宝不停地眨眼。 宝宝还不会爬行 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有些宝宝在六个月大时就开始学会爬行,特别是那些经常趴在地上玩耍的宝宝。大多数宝宝会在七、八个月大,或更晚一些的时候,开始爬行,甚至有少部分宝宝,从未尝试过爬行。 不过,只要宝宝能展现,或做到其他几项被视为发展里程碑的关键技能(例如:坐;能自己坐起来并保持坐姿,这比学会爬行还要重要),就表示宝宝的发展良好,不需要特别担心。 那些选择跳过爬行阶段的宝宝,他们的行动力只是短暂被限制住而已。宝宝最终会学习扶着东西站起来,拉着家具、您的手、大腿或衣角到处移动(例如从椅子、茶几到沙发),最后发展到自己走路。事实上,许多从不爬行的宝宝,甚至比那些爬行熟练的宝宝,更早学会走路。他们只是满足于趴着或躺着,并多花一点时间享受这种状态而已。 即使是爬行,每个宝宝的姿势也不尽相同。有些宝宝坚持用双手双膝爬行,有些宝宝会用肚子贴着地面扭动前进,这也是爬行的准备动作。有些宝宝学会向前、向后或向旁边爬;有些宝宝采取单膝姿势,或用屁股移动;有些则用双手双脚爬。这些都是宝宝在学会直立行走前,可能会经历的阶段。 宝宝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所使用的方法,并不如他们努力学习并达到独立活动的事实重要。有些宝宝之所以不会爬行,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这些宝宝大部分时间被限制在婴儿床、婴儿车、背带或游戏围栏里,因此无法练习用自己的力气撑起身体,或靠双手及膝盖移动。 请确保您的宝宝每天都有机会在地板上活动,但记得先移除危险物品。为了鼓励宝宝向前爬,您可以在前方不远处放上宝宝喜欢的玩具,或他觉得有趣的小东西。寒冷坚硬的地板,或让人感觉不舒服的毛茸茸地毯,都可能阻止宝宝尝试爬行,但您可以用衣服或裤子,包住宝宝裸露的膝盖,让他觉得更舒服,增加活动意愿。 新手爸妈小提醒 教宝宝手语 您可能会想知道,如何使用手语来教导宝宝沟通。实际上,会比手语的宝宝,通常拥有更好的沟通能力。不过,一旦宝宝开始利用手语搭配说话,并能被别人理解,单纯使用手语的好处会逐渐减少,最终消失。选择使用宝宝手语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您和宝宝之间的沟通更顺畅。如果您想教宝宝手语,可以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尽早开始:一旦宝宝在八、九个月大时,展现出积极沟通的兴趣,就可以开始,即使更早开始,也没有任何害处。大多数宝宝会在 10 到 14 个月大之间,学会回应手语。 手语要自然且简单:手语不需要复杂,任何简单的单字或手势都可以。例如张开手臂上下挥动,代表“鸟”;用手在腋下抓来抓去,代表“猴子”;双手合掌,斜放在脸颊边,表示“睡觉”;在肚子上画圈揉搓,表示“肚子饿”;手指弯曲做成举杯状放到嘴边,表示“想喝水”;手指轻轻碰着鼻子,表示“闻到味道”。 教宝宝他们会需要的手语:宝宝发展和学习最重要的指标,是看他们能否表达日常需求,例如饥饿、口渴和疲倦。 手语要一致:不断重复相同的手语,宝宝才能理解其意思,并且更快学会模仿。 说话与手语同时进行:要确保宝宝同时学习手语和说话。 邀请全家人一起参与:生活中有越多人和宝宝使用相同的手语,宝宝会越开心。兄弟姐妹、祖父母、照顾者,以及任何花大量时间陪伴宝宝的人,都应该熟悉最常用的手语。许多宝宝也会发展出自己独创的手语,请配合使用,这些对宝宝来说更有意义。 不要急着逼宝宝使用手语:就像唱歌或其他所有沟通方式一样,手语应该顺着宝宝的节奏,自然发展。比起正规教学,通过经验学习,对宝宝来说是最好的方式。若宝宝对手语不感兴趣,或不愿意使用,请允许宝宝用其他方式沟通。 已经进入第 34 周了,别担心,您并不孤单,我们将继续陪伴和支持您,迎接第 35 周。


宝宝 0~1 岁

第48周的宝宝:踏出第一步 掌握戒奶嘴的时机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若宝宝还没开始走路,这时候可能已经快要准备好踏出第一步了。若宝宝还没准备好,也不用过度担心,有些完全正常的孩子,要到 16 或 17 个月大时,才会开始走路。 在第 48 周,宝宝可能会做到以下事项: 自己站好 走路走得不错 用哭以外的方式表达需求 玩球时能把球滚到您身边 自己用杯子喝水 说的话听起来像是外星语 不需要肢体动作就能理解一个指令 能说三个或更多个除了“妈妈”或“爸爸”以外的词语 如何照顾宝宝? 跟平常一样,请确保宝宝在安全的环境里活动,绝对不要让宝宝独自一人、无人看管。再来,请准备好相机。没有什么比亲眼看到宝宝跨出第一步,更让人振奋。您可以站着或跪在宝宝前面,鼓励宝宝握着您的手走路,或者握住宝宝的双手,让他走向您。 如果宝宝跟大部分的小朋友一样,那么他在迈出第一步时,会先伸出双手、弯曲手肘、脚尖朝外、肚子向前挺,屁股的重心向后,以保持平衡。 宝宝的健康须知 这个月,大部分医生不会安排定期检查,因为这个年纪的宝宝通常不喜欢被医生抱。无论医生多么温柔,对陌生人感到害怕的宝宝,仍然会毫不留情地抗拒。 不过,若您有任何问题,请直接带宝宝去看医生,向医生咨询。 水痘 您应该要了解水痘(Chicken pox)的症状,并注意宝宝身上有没有出现红点,尤其是如果宝宝最近曾经跟长水痘的小孩接触过。接触病毒后的 10 到 21 天,感染症状才会显现。 水痘的症状 您会在宝宝身上发现发痒的红疹,之后会变成透明的水泡,水泡底部是粉红色的,接着会干掉并结痂。水痘通常会从身体和头皮开始,然后扩散到脸、手臂和腿。宝宝可能看起来特别疲倦,伴随着低烧,但通常不会特别想吃东西。。 宝宝得到水痘该怎么办? 若宝宝长水痘,请咨询医生。为了避免感染和留下疤痕,请帮宝宝修剪指甲,防止他抓伤自己,同时也能减少宝宝去抠或抓伤伤口。有些父母会尝试让宝宝戴防抓手套,您也可以帮宝宝冲洗加了小苏打或燕麦片的冷水澡,来缓解搔痒的感觉。 若宝宝的症状比预期严重或出现恶化,请告诉医生。若出现以下症状,也请务必带宝宝去看医生: 大量水泡 水痘长在口腔或眼睛 宝宝发烧好几天 皮肤肿胀、发红或一碰就痛 新手爸妈小贴士 宝宝戒奶嘴 在第 48 周,您可能会担心很多事情,其中一项就是宝宝吸奶嘴。您可能会觉得宝宝喜欢奶嘴很棒,而且奶嘴能让宝宝暂时不一直黏在您身边。但其实,一岁是开始戒奶嘴的好时机。 以下是建议戒奶嘴的两个原因:第一,宝宝使用奶嘴的时间越长,就越难戒掉。第二,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学习说话,经常喋喋不休地发表“长篇大论”,不太可能一直含着奶嘴。 戒奶嘴会经历一段辛苦的过程,但您可以一步一步来,先从减少白天使用的次数开始,接着再慢慢减少晚上使用的时间。您也可以尝试把奶嘴换成玩偶或玩具,来转移宝宝对奶嘴的依赖。


宝宝 0~1 岁

第31个月的宝宝:很爱说“不”这个字 您可以教他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若要为您的宝宝挑一个年度关键字,那一定是“不”这个字。到底说“No”有多大的魔力呢?学龄前的小孩总是说“不”,因为他们还在学习如何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个人的自由意志。有时候,他们心里其实想着“是”,但嘴里却说“不”,尤其在他们生气、激动,或急着想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 您的宝宝可能也发现,如果他够大声、够激动地说“不”,反而更能吸引爸爸妈妈的关注,甚至让爸爸妈妈因此“听话”了。 如何照顾宝宝? 给您的宝宝机会去学习,什么叫做多重选项。教他,“不”的相反是什么?答案是“是”。但除了“是”和“不”,还有一个中间选项,叫做“也许”。鼓励他用平稳的语气来表达,这也是教育孩子学习成熟的第一步。 宝宝的健康须知 除了自闭症(Autism)及其他发展迟缓的问题,您可能也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怪癖感到担忧。若您观察到以下现象,请带孩子去看医生,做进一步评估:: 缺乏沟通交流。如果孩子重复说同样的句子,但不与人对话,或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 缺乏解读脸部表情或其他非语言沟通方式的能力。 缺乏眼神交流。 倾向避免社交上的身体接触。 有局限性的特殊兴趣。 用奇怪的方式玩玩具,例如把食物玩具分类排好,却不是假装烹饪或喂食游戏。 对声音或触觉等感官,过度敏感或过度不敏感。 明显缺乏语言及社交能力。 宝宝的需求与发展 医生在看诊时,可能会进行以下检查,来评估宝宝的健康状况: 量体重 测量心跳和呼吸频率 检查耳朵和眼睛 新手爸妈小贴士 若最近您因为宝宝偏食,而担心他的营养不均衡,您可能会想喂他一些营养品,让自己安心。 您的两岁宝宝,应该是个快乐的小孩。由于这个时期他的记性很好,您可能会想在他上幼儿园前,多做一些准备。但您知道吗,即使是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感受到压力?婴幼儿常见的压力来源,包括被安排了太多已经计划好的活动。虽然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但仍应该让孩子去做他真正想做的事,多提供一些可以帮助他发展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活动,对他的心智成长会更有益处。 Hello Health Group 并不提供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宝宝 0~1 岁

第30周的宝宝:爱玩躲猫猫 留意贫血症状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您可能会跟宝宝说:“手机不是玩具”、“摇铃不要乱丢”、“不要拉别人的头发”等等。但这个阶段的宝宝,会拒绝您的指示,来挑战您的权威。不过他并不是故意不听话,可能只是因为好奇。 在第 30 周,宝宝可能会做到以下事项: 不需协助就能自己坐好。 当您拉宝宝起来时,他会出现反抗的动作。 如果把他的玩具拿走,他会哭闹。 会想办法去拿他拿不到的玩具。 会寻找掉落的物品。 会用手指拿起物体,并握在手中,因此您必须把危险物品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会把脸转向声音的方向。 会咿咿呀呀,发出母音与子音结合的声音,例如嘎、吧、妈、答。 喜欢玩躲猫猫。 如何照顾宝宝? 宝宝还无法记住您所说的每一句话,因此,让宝宝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最好的方式就是对他说“不可以”。 简单的躲猫猫游戏,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宝宝喜欢您一下出现、一下又消失的游戏,这样能加强宝宝对周遭人事物的认识。 宝宝的健康须知 大多数医生在这个月不会替宝宝安排健康检查。您可以先把遇到的问题记下来,下次回诊时询问医生。若有任何问题无法等到下次回诊,请直接带宝宝去看医生。 您还应该知道以下事项: 贫血 氧气,并带走组织中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贫血会让人感到非常疲倦,身体功能也无法正常运作。 贫血可能由营养不良、基因缺陷、药物、感染或慢性病引起。婴儿最常见的贫血,是因为饮食中铁质不足、无法从食物中吸收铁质,或持续出血(例如肠道出血)导致。有些类型的贫血是遗传性的,例如异常的血红蛋白会造成镰刀型贫血症(Sickle-cell disease,简称 SCD)。 虽然早产儿从出生以来就常常会有贫血,正常宝宝也应该补充铁质。在头六个月,婴儿体内的铁浓度会快速下降,需要额外补充。当您带宝宝定期回诊时,医生有时会在宝宝 9 到 13 个月大时,检查血红素量,确认是否有贫血的情况。 贫血的症状包括疲倦、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嘴唇和皮肤苍白等。若严重,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脏病(Heart disease)、身体或精神问题,导致孩子永久性损伤、增加孩子对环境的敏感度,甚至可能造成中毒。 若抽血检查发现宝宝体内铁含量太低,医生可能会建议您替宝宝调整饮食,或补充铁剂。请务必依照医生指示,因为若补充过量的铁,对宝宝来说非常危险。 您可以透过补充铁质,来预防或治疗宝宝贫血,以下是您需要做的事: 确认宝宝是否为贫血的高风险群。造成贫血的因素包括早产、出生时体重过轻、亲喂妈妈饮食中缺铁,或配方奶中铁质不足。请咨询医生,了解如何替宝宝调整饮食,或补充铁质。 亲喂宝宝愈久愈好,因为母乳中有一种宝宝容易吸收的特殊铁质。 一岁以前不要让宝宝喝牛奶。牛奶的铁质含量低,而且长时间饮用,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造成轻微损伤。 提供宝宝含铁的谷粉。从第八个月开始,您可以让宝宝尝试富含铁质的食物,例如豆类、菠菜、蛋黄、瘦肉、鸡肉和鱼肉。 让宝宝摄取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以促进铁质吸收,包括甜椒、木瓜、哈密瓜、花椰菜、草莓和橘子。 给宝宝吃点心 很多妈妈不希望宝宝在正餐之间吃甜食,但实际上,适量的点心对营养补充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小朋友来说。因此,要选择健康的点心。 点心时间,宝宝有机会拿一片面包或饼干,自己放进嘴里。您会发现,宝宝才不管食物大小适不适合,都会一股脑地往嘴里塞,吃东西的方式还很笨拙,所以您需要教宝宝怎么吃。 宝宝的胃很小,很容易就饱了,但也很快就会饿。很难从上一顿正餐一直维持到下一顿都不饿。给宝宝准备点心来满足营养需求,是必要的。 点心时间也能让宝宝休息。就像我们大人一样,宝宝也需要休息。如果您不给宝宝断奶阶段的食物,宝宝会一直以为他还需要喝奶。点心可以减少频繁亲喂的需求,并帮助宝宝顺利断母奶。 然而,点心也有缺点。让宝宝吃点心前,应该了解以下事项: 固定时间吃点心:吃点心的时间若太接近正餐,会让宝宝因为肚子太饱而不吃饭。尽量在两餐之间给宝宝吃点心,但如果经常吃点心,宝宝可能会习惯嘴里一直有东西,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种习惯可能会延续到儿童期甚至青春期。嘴里经常有食物也容易造成蛀牙,即使是再健康的面包,在口腔中经过唾液作用,也会转变成糖分。早上、中午,或晚餐到睡前之间,给宝宝吃一次点心,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延后吃饭会让宝宝太饿,也可以先让宝宝吃点心。 要有合理的理由才吃点心:虽然有很多吃点心的理由,但真正合理的状况其实很少。避免让宝宝在疲倦或不舒服时吃点心,也要避免把点心当作奖励。您可以口头赞美宝宝,或替宝宝拍拍手。 注意吃点心的地点:宝宝对点心会跟正餐一样感兴趣,确保宝宝在安全的地方吃点心非常重要。不要让宝宝仰躺、到处爬,或边走边吃,因为这样很容易呛到。宝宝吃点心时,要遵守吃饭的规则,最好在餐桌旁教导吃饭的原则,让宝宝坐着吃,最好是坐在椅子上。 新手爸妈小贴士 宝宝跟您在一起时举止不一样 事实上,大多数宝宝或学步期的小孩,甚至是年纪更大的孩子,对保姆的态度和对您的态度,都会不一样。这代表宝宝跟您在一起时,感到更安全、更舒适。您可以这样想:您是很棒的父母,宝宝相信您会无条件爱着他,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不需要害怕会失去您的爱。 您回家的时间点,可能刚好碰到宝宝下午不舒服或难带的时候。疲累、肚子饿,会让原本快乐的宝宝变得躁动不安。工作一整天,您可能筋疲力尽,回家后面对宝宝的状况,若无法全心全意照顾宝宝,可能会加重您的压力,情绪也会影响宝宝,最后爆发一场危机。 若您不太关心宝宝,宝宝的“不良行为”可能是为了吸引您的关注,或者只是因为肚子饿了。若您希望回家时,宝宝的问题不再那么棘手,您可以尝试以下建议: 不要在宝宝又饿又累的时候回家:请照顾者在您回家的前一个小时喂宝宝,或让宝宝短暂小睡一会儿,也能避免宝宝发脾气。不过要确保宝宝不要睡太久,不然会影响作息,宝宝不会自己在适当的时间醒来。 回家前先放松一下:进屋子前,先做一些放松练习,而不是想着还有哪些事情没做完。试着减轻焦虑,想一些开心的事,让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在家请放轻松:不要一回家,才放下公事包就赶着煮晚餐、收邮件或摺衣服。花 15 分钟和宝宝一起放松,给宝宝绝对的关注。若宝宝不喜欢太大的变化,您可以请照顾者晚点离开,让宝宝逐渐适应即将发生的事,等宝宝放松后,再请照顾者离开。 让宝宝参与你正在做的事:当您和宝宝都感觉比较舒适时,就可以开始处理家务。换衣服时,可以把宝宝放在床上或地上,让您能看着宝宝;收邮件时可以抱着宝宝;做饭时,可以让宝宝坐在高脚椅上玩玩具,一边洗菜一边跟宝宝说话。 不要带着个人情绪处理事情:大部分职业父母在家时,会感到郁郁寡欢。请试着保持开心的情绪,陪伴宝宝。


宝宝 0~1 岁

第29个月的宝宝:学习去分享 口臭有原因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两个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会出现抢玩具的情况其实很常见,因为他们正在学习保护自己的东西、建立“这是我的”这种所有权的概念,而分享并不是天生就会的行为,而是需要通过后天慢慢引导和学习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也常常表现出重复性的行为,您的宝宝可能会每天都想吃一样的食物、坚持穿同一件衣服,或是一定要照固定的顺序完成日常动作,其实这是他在试着了解这个世界是怎么运作的,透过重复和一致性,他可以建立起生活的规律,也会因此感到比较安心和有安全感。 与此同时,宝宝也正慢慢发展出一种叫“空间表征”(spatial representation)或“象征思维”(symbolic thinking)的能力,意思是他开始可以在脑中“看见”事物,也就是用想象力去连结和记忆不同的经验,像是他能回想起泰迪熊的样子、记得去奶奶家的路上看到的风景,或者昨天吃过的食物,所有这些生活经验都会帮他在脑中建立新的连接,让他的思考能力越来越丰富。 如何照顾宝宝? 避免宝宝和其他小孩在游戏中的争执,您可以做以下这些事: 示范如何分享,并且多用“分享”这个字眼,例如说:“你愿意分享我的饼干吗?”。 用把物品移开,或让孩子去做别的事来转移注意力,来暂停纷争,比如说:“玩具车要休息一下了,你们要不要去玩吹泡泡呢?”。 当您看到孩子分享的行为时,请特别指出并给予赞赏。 把小朋友最喜欢的玩具藏起来,因为正在玩耍的宝宝,不会想看到别人玩他最想要的那个玩具。 选择即使宝宝独自一人也能玩的游戏,比如捏黏土或画画。 当他分享东西给其他孩子时,奖励他,正面积极的鼓励永远是最好的导师。 通过重复回顾事物的问句,来加强孩子的记忆,例如:“嗯……兔宝宝说完晚安后,接下来要做什么呢?”或者协助他回想细节:“你今天吃的冰淇淋是香草还是巧克力口味?”每天睡前和他一起回顾整理这一天发生的事:“然后你做了什么呢?跟我说说吧!”。 宝宝的健康须知 小朋友吸吮拇指是因为这样让他感到放松和舒服。您的宝宝可能在肚子里还没出生的时候,或者刚出生当婴儿时,就已经开始吸拇指了。所以当他觉得累了、害怕、无聊,或者身体不舒服,甚至在适应幼儿园或新的保母时,他都会用吸拇指来安抚自己。半夜醒来的时候,他也可能会吸拇指,帮助自己再次安心入睡。 宝宝的需求与发展 带您的宝宝去看牙医,做例行检查,确认牙齿是否干净和健康。如果宝宝还是有口臭,建议您再带他去看儿科医生,做更详细的检查。 新手爸妈小贴士 小孩和成人都可能有口臭的问题,常见原因如下: 口腔干燥:如果您的孩子习惯用口呼吸,口腔会比较干燥,细菌就更容易滋生。 异物:豌豆、种子或其他可能被孩子放进鼻孔里的微小异物,也可能导致口臭,尤其是婴幼儿最容易把异物塞进口鼻。 卫生不佳:通常食物残渣会让细菌滋生在牙齿、牙龈、舌头及喉咙后方的扁桃腺表面,这些都会造成口臭,特别是当食物在口腔停留太久而腐坏时。 吃了味道强烈的食物:如果您的孩子很喜欢吃大蒜、洋葱等味道浓烈的食物,那也可能导致他的呼吸有暂时性的异味。 吃了味道强烈的食物:如果您的孩子很喜欢吃大蒜、洋葱等味道浓烈的食物,那也可能导致他的呼吸有暂时性的异味。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