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什么是早产儿?怀孕几周算早产?常见后遗症一次看

在新加坡,早产同样是需要高度关注的公共健康议题。根据新加坡卫生部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的数据,约有7%至9%的新生儿属于早产。早产也是新生儿死亡最常见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父母必须提高警觉,并对早产儿有正确的认识。

什么是早产儿?怀孕几周算早产?常见后遗症一次看

《Hello健康》将为您说明早产儿的定义、如何计算矫正年龄,并介绍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与后遗症,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与照护早产宝宝。

早产儿定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

  • 在孕期20周至37周之前生产,属于早产。
  • 若在20周前生产,由于胎儿存活率极低,一般被视为流产。
  • 满37周生产则称为足月生产。

早产儿可依照孕周不同,分为以下阶段:

  • 未满28周:极早期早产儿
  • 28~32周:早期早产儿
  • 32~34周:中期早产儿
  • 34~36周:晚期早产儿

由此可见,即使宝宝在36周出生,仍然属于早产儿,只是相较于更早出生的婴儿,胎儿成熟度已较高。

除了依照孕周分类外,早产儿也可根据出生体重来区分:

  • 出生体重<2500克:低体重早产儿
  • 出生体重<1500克:极低体重早产儿

基本上,出生体重愈低、孕周愈早,早产儿的健康风险就愈高。根据医学研究,超过一半的极低体重早产儿(<1,500 公克)需要依靠呼吸器维持呼吸,并可能面临 呼吸窘迫、坏死性肠胃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新加坡新生儿科医生也指出:

  • 22周前出生的早产儿存活率极低。
  • 满23周后存活率才会逐渐提升。
  • 满28周后新生儿的死亡率会显著下降。
  • 对于23至26周出生的早产儿来说,每成功延长怀孕1天,存活率大约可提高3%。

早产儿后遗症有哪些?几周算早产?一篇搞懂早产儿定义、体重、矫正年龄

早产儿需要计算矫正年龄

由于早产儿在母体内的时间不足,身体机能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2岁前,评估他们的身高、体重、头围 等生长指标,以及认知发展、添加副食品的时机,都应采用“矫正年龄”来衡量。

当宝宝满2至3岁后,即可改用实际年龄作为评估依据。

矫正年龄的算法很简单:

  • 矫正年龄 = 实际年龄 − 提早出生的周数

举例:

  • 如果预产期是9月1日,宝宝却在7月1日出生,就等于早产2个月。
  • 到12月1日时,宝宝的实际年龄是5个月,但矫正年龄为3个月,因此在评估生长指标时,应以3个月大来看待。

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与后遗症

早产儿出生后,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呼吸困难,因为胎儿的肺部通常要到34至36周才会发育成熟。除此之外,大脑、心脏、肠胃、眼睛等器官由于尚未完全发育,也可能引发相关疾病。以下为主要并发症的说明:

  • 呼吸窘迫与慢性肺疾病:由于肺部尚未发育成熟,早产儿容易出现呼吸窘迫。若情况严重,可能进一步演变为慢性肺部疾病。
  • 呼吸暂停:因脑部呼吸中枢尚未完全成熟,导致呼吸暂停。随着婴儿成长,这种情况通常会逐渐改善。
  • 开放性动脉导管(PDA):足月婴儿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会自然关闭;若未关闭,会让过多血液流向肺部,进而导致脑部、肠胃道或肾脏缺血。
  • 脑部出血:因脑血管发育不全而引起。轻度出血影响不大,但若为重度出血,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 脑室旁白质软化症(PVL):由脑部血流异常造成缺氧,导致大脑白质损伤。这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能影响婴儿的智力与肢体活动能力。
  • 肠胃功能不良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因消化功能不佳,常需以胃管喂食;严重时可能出现坏死性肠炎,属于高风险并发症。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因视网膜尚未完全发育,可能出现出血与瘢痕化,严重时影响视力。愈早产、体重愈轻,风险愈高。
  • 听力障碍:除了发育不成熟,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感染,或使用某些药物,也可能造成听力受损。
  • 疝气:极早期早产儿较常见,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腹股沟疝气,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早产儿常见的合并症(台湾中医大附设医院)https://www.cmuh.cmu.edu.tw/HealthEdus/Detail?no=5619 Accessed September 21, 2022

早产儿居家照护锦囊(台湾卫福部国民健康署)https://mammy.hpa.gov.tw/Home/NewsKBContent?id=787&type=01 Accessed September 21, 2022

保健卫教 -孕期卫教(台湾宏其妇幼医院)https://www.hungchihospital.org.tw/health_detail200.htm Accessed September 21, 2022

响应“世界早产儿日”,预防早产莫轻忽! 每11个新生儿就有1个是早产儿(台湾卫福部国民健康署)https://www.mohw.gov.tw/fp-2633-10331-1.html Accessed September 21, 2022

早产儿居家照顾手册(台湾卫福部国民健康署)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626 Accessed September 21, 2022

现行版本

2025/09/09

文: 張凱安 Kyle Chang

资料查核: Hello 健康

Jeff Ong 更新

事实查核由 Hello 健康 完成。由 張凱安 Kyle Chang 撰写。更新于 2025/09/09。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