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周的宝宝:注意宝宝营养需求 防蛀牙别喝果汁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在第 26 周,您的宝宝可能已经能做到以下几项发展指标: 可以用腿支撑身体站直。 能够自行坐着,不需协助。 会转头寻找声音来源。 会发出喷口水或“呸呸”的逗趣声音。 如何照顾宝宝? 宝宝可能会偏好用某只手,之后才换用另一只手。现阶段,宝宝还未能清楚分辨哪只手更灵活,通常要到两至三岁才会明朗。家长不宜刻意干预宝宝的惯用手,因为这项能力多在出生前已确定。若强迫宝宝使用非惯用手,可能会导致手眼协调不足、动作不灵活,甚至影响日后写字。 若您想教宝宝学习手语,现在正是好时机。教宝宝表达的工具,可以减少他们的不安与挫折感。可先从常用词汇入手,例如“书”是双手合起再打开,“肚子饿”是双手放在肚子上。 宝宝很喜欢模仿,尤其是声音和语言。您也可以反过来,让宝宝主导游戏规则,由您模仿宝宝的声音,增进亲子互动。 宝宝的健康须知 根据宝宝的状况,医师会进行体格检查,并使用不同的诊断工具和程序。 体格检查包括再次评估之前的问题。 检查宝宝长牙的情况。 评估宝宝的发展状况。医生可能会透过您的观察和记录了解宝宝的表现,或进行一系列评估,例如宝宝坐着时控制头部的能力、视力、听力、抓取和握持小物件、翻身、腿部承重能力等。医生也会通过与宝宝的互动,听宝宝发出的声音来了解其发展情况。 宝宝的需求与发展 维生素与营养补充品 亲喂宝宝及每日摄取少于 960 毫升牛奶的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 D。虽然皮肤曝晒阳光时会制造维生素 D,但仍建议尽量减少宝宝在阳光下的时间。宝宝的皮肤非常娇嫩且敏感,暴露在阳光下的每一刻都会增加皮肤癌(Skin cancer)及皱纹的风险。防晒霜虽能保护宝宝免受阳光伤害,但也会减少身体制造维生素 D 的能力。 至于其他维生素,医生通常不会特别建议额外补充,建议先从逐步调整宝宝的饮食着手。不过有些例外情况,例如早产宝宝体重偏低、肠胃功能不佳、母乳或配方奶摄取量较少,或因慢性疾病影响进食和吸收能力,这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 关于剂量,请务必向医生确认正确的用法和用量。切勿自行给予宝宝成人剂量的维生素,即使自行减少剂量也不安全。只有在医生开处方时,才可使用维生素补充剂。过量的药物或维生素可能会影响营养素吸收,甚至带来危险。 排便习惯的改变 对亲喂的爸妈来说,宝宝最初排出的便便通常是柔软、黏稠且没有刺激性气味,之后慢慢转变成黑色、较浓稠且有异味的便便,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讶。不过,请放心,这都是正常现象。虽然在断奶前,喝母乳的宝宝排便会比瓶喂宝宝来的软,但随着宝宝开始吃辅食,便便的质地和气味会逐渐接近成人的状态。 预防牙齿疾病 为预防宝宝牙齿问题,请遵守以下建议: 即使宝宝还没长牙,或已经开始喜欢甜味,也绝对不要给他喝含糖饮料。含糖饮料包括蓝莓汁、混合果汁、稀释果汁加水等。 宝宝长牙期间,睡前或午睡前不要让宝宝喝配方奶、母乳或果汁。如果需要在睡觉时给宝宝喝点东西,请提供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不会损害牙齿。 不要让宝宝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边爬边吸奶嘴或奶瓶。长时间吮吸会损害牙齿。吸奶瓶应视为正餐或点心的一部分,只能在特定地方进行(如抱着宝宝、婴儿餐椅、高脚椅或其他椅子上)。。 宝宝长牙后,晚上喂奶后一定要帮宝宝刷牙,避免蛀牙产生。 宝宝满一岁后,尽量停止使用奶瓶。 新手爸妈小提醒 亲喂的宝宝拒绝瓶喂 你可以试试以下小技巧,帮助宝宝习惯奶瓶: 只在宝宝肚子饿的时候喂奶 肚子饱的时候不要喂奶 假装忽略宝宝,让他自己适应 喂奶前先陪宝宝玩,分散注意力 尽量减少亲喂的次数 轻拍宝宝入睡,帮助他放松 了解何时该退让,顺应宝宝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