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什么是苹果病?传染性红斑的症状、潜伏期及治疗方式

近期日本出现俗称“苹果病” 的 传染性红斑(Parvovirus B19 infection)疫情,部分地区的病例数创下 25 年来新高。

什么是苹果病?传染性红斑的症状、潜伏期及治疗方式

那么,究竟什么是苹果病?它的症状有哪些?潜伏期有多长?若近期前往日本旅游是否安全?我们又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苹果病是什么?

苹果病(日文称 リンゴ病,医学名称为传染性红斑症 Erythema infectiosum)是由B19微小病毒(Parvovirus B19)引起的疾病。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好发于幼童与学龄期儿童。

1. 儿童症状

  • 初期症状类似感冒,例如头痛、流鼻水、发烧。
  • 在发病1至2周后,脸颊会出现明显红斑,使面颊看起来像红苹果。

2. 成人情况

  • 成人同样可能感染。
  • 多数成人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微,不易察觉。

苹果病症状有哪些?

苹果病初期症状

苹果病的初期症状通常会持续约1至2周,常见表现包括:

  • 流鼻水
  • 头痛
  • 发烧
  • 疲倦或全身不适

苹果病红斑与并发症

红斑表现

  • 脸颊常出现鲜红色斑疹,时间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在初期伴随感冒症状时就会出现,有些则在发病后期才明显。
  • 数天后,皮疹可能扩散至躯干和四肢。此时的红疹通常呈现斑丘疹,与面颊的红斑不同。
  • 四肢的红疹边缘常呈现蕾丝状或网状花纹,是苹果病的典型特征。

并发症(少见)

  • 大部分患者症状轻微并可自行康复,但在免疫力较弱、患有贫血或血液疾病的人群中,苹果病可能引发贫血加重或其他并发症。
  • 怀孕妇女感染后,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影响胎儿健康。

大多数苹果病患者症状轻微,并可自行康复。但在少数情况下,苹果病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 关节相关:部分患者(尤其是成人)可能出现关节痛或关节炎
  • 血液系统:贫血、血小板减少紫斑症
  • 神经系统:神经障碍、末梢神经炎、神经痛性肌萎缩症
  • 大脑相关:急性脑炎、髓膜炎、新生儿髓膜炎
  • 心脏相关:急性心肌炎心律不整

苹果病的高风险群体

以下3类群体感染苹果病后,风险较高:

  • 孕妇:若在妊娠初期感染,可能导致胎儿贫血,增加流产或胎儿畸形的风险。
  • 慢性贫血患者:病毒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加重,严重时可能引发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 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HIV感染者或其他免疫功能不全者,因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病毒,可能发展为慢性感染,并导致慢性贫血。。

上述高风险群体近期应避免前往苹果病疫情严重的地区(如日本部分地区)。

苹果病的传染途径与传染力

传染途径

苹果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见方式包括:

  • 吸入患者在打喷嚏、咳嗽或讲话时产生的飞沫
  • 手接触到被飞沫污染的物品,再经由眼、口或鼻进入体内

传染力

  • 苹果病的传染力相对不强,一般属于良性疾病
  • 疫情通常呈现周期性流行,例如日本约每隔数十年才出现一次大规模流行
  • 在新加坡,多以零星个案形式出现

苹果病潜伏期与病程

  • 潜伏期:感染苹果病后,约4至20天 会出现红斑,平均约在12至18天之间。
  • 病程:若患者出现红斑,皮疹通常会在数天至一周内逐渐缓解。若没有出现红疹、仅有发烧等症状,病程一般约7至10天。

苹果病的治疗方式

目前苹果病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也没有预防疫苗。

  • 轻症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身体的免疫系统会自行清除病毒。
  • 症状较明显或严重者:医生可能会提供支持性疗法,并根据症状开具适当药物(如退烧药或止痛药),以减轻不适。

苹果病的预防方法

苹果病的预防方式与流感相似。若近期计划前往疫情较严重的地区(如日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佩戴口罩,尤其在人多和密闭的室内环境中
  • 勤洗手,保持良好手部卫生
  • 避免用手接触眼睛、口鼻,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Slapped cheek syndrome. http://www.nhs.uk/conditions/slapped-cheek-syndrome/Pages/Introduction.aspx. Accessed July 10, 2017

Slapped cheek syndrome: Picture, symptom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ttp://www.webmd.boots.com/children/guide/slapped-cheek-syndrome. Accessed July 10, 2017

传染性红斑症(台湾马偕医院)https://wwwv.tsgh.ndmctsgh.edu.tw/unit/10007/12417 Accessed Dec 12, 2024

传染性红斑症(台湾卫福部疾管署)https://www.cdc.gov.tw/File/Get/kGV7UQZQZVDw6jL9XfOAHQ Accessed Dec 12, 2024

现行版本

2025/09/09

文: W.R. Su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您是否也犯过这些错?5种常见的教育地雷

青春期孩子情绪失控?教您10个方法与叛逆期孩子好好沟通


由 賴建翰醫師 审核,身心科,博士身心醫學診所。由 W.R. Su 撰写。更新于 2025/09/09。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